《作品》2016年第10期上半月(總第685期)主要目錄作者:

小說
精選頭條
美人如草(中篇小說)/楊襲
中篇佳構
孔雀/商夏周
散文
90后作家散文小輯
刺/程川
雙生/路魆
隱痛的肉身/徐曉
母親的房子/王東旭
背離是另一種抵達/杜永利
生靈記/張元
世間的踟躕/王悶悶
90后推薦90后
聶小倩(短篇小說) /王邪(女)
鑄鼎(短篇小說)/林為攀(男)
同文館
高貴的野蠻人(散文)/方麗娜(奧地利)
跨界
貓國春秋(散文)/范白
手稿
既“監獄”,何必“天鵝絨”(散文)/林賢治
漢詩
外國人寫中文詩小輯
徐貞敏的詩/徐貞敏 /Jami Proctor-Xu (美國)
梅丹理的詩/梅丹理/Denis Mair (美國)
石江山的詩/石江山/Jonathan Stalling (美國)
維馬丁的詩/維馬丁/Winter Martin(奧地利)
石峻山的詩/石峻山/Josh Stenberg (加拿大)
莫沫的詩/莫沫/Isolda Morillo (秘魯)
朱西的詩/朱西/Giuseppa Tamburello(意大利)
佐藤海山的詩/佐藤海山(日本)
民間詩刊檔案 (與《嶺南師范學院學報》聯辦)
《原則》/韓高琦 李郁蔥 等
畫廊
封二/劉章書法
封三/征訂
社 長:楊 克
副社長:歐陽露
郵政代號:46—37
主辦單位:廣東省作家協會
定 價:8.00元
地 址:廣州市天河龍口西路552號廣東文學藝術中心七樓
郵政編碼:510635
電 話:(020)38486216
傳 真:(020)38486389
視點
愛、情,文學不絕的母題,本期兩部中篇都關乎愛與情。
先說楊襲《美人如草》。
楊襲是70后重要的作家。她的小說特質尚未得到清晰認知,這源于楊襲即非經典的現實主義寫作者,亦非“先鋒小說”余韻的庚續者,此二者,在中國都有著忠實的讀者與研究者。楊襲小說是典型的印象主義。印象派繪畫主張用色彩表現自然界瞬間的光影印象,而印象主義文學則注重捕捉人物內心情感的瞬間變化——菲茨杰拉德《了不起的蓋茨比》當屬印象主義文學的杰作——從這個向度考察楊襲小說,不難發現楊襲小說具有鮮明的印象主義特質:作家喜歡將故事打碎,用詩意搖曳的語言,紛繁復雜的意象,將記憶碎片與過去、現在、未來不同的時空交互替換、頻繁變動、并揉和在一起,作家如同用復眼在觀察生活,從而使得單純的事物有了多重敘事的角度,小說因而具有了如萬花筒般豐富復雜的藝術效果。
如果說《美人如草》寫的是上世紀80年代小鎮青年的愛情,單純、熾熱、灼心而哀傷,作家準確捕捉到了那一時代的氣質,那么在商夏周筆下,《孔雀》中的愛與情,則屬于當下,作家將我們從懷舊拉回殘酷的現實,讓我們體驗愛、情、欲在這時代生存壓力下的驚心動魄。因此,當《美人如草》中的李楠楠喊出“我的女神,你等著我吧”時,商夏周在小說的結尾處冷靜地宣判——
愛在生活中消逝,現實永垂不朽。
借由此,兩位小說家翻開時空書頁,文學的力量由此彰顯。
編者將這兩篇小說組合在一起刊發的用心也正在于此。
本期有兩個重要的策劃:
90后作者散文小輯。
外國人寫中文詩小輯。
當我們談論90后的文學時,太多人總是想當然地指出90后的寫作浮華、淺薄、稚嫩,事實上,這組90后散文可以為他們正名,他們處理的依然是關于父輩、母愛、成長、苦難的主題,90后和他們的父輩兄輩并無二樣。只不過,他們在文學上更早熟;只不過,他們用了他們這代人的敘事方式來表達他們的困境與糾結。
來自美國、奧地利、加拿大、秘魯、意大利、日本的詩人用漢語原創的中文詩,讀來既親切又陌生。我們相信,這樣的策劃,將帶給讀者前所未有的閱讀體驗。屬于詩的。屬于文學的。屬于思想的。
文學永垂不朽。
[轉載]《作品》2016年第10期上半月(總第685期)主要目錄
《文藝報》將推出新欄目,發表90后小說和其他作品,欄目名稱(暫定“新天•90后”,因這個版上正好有沈鵬先生題寫的刊頭“新天”),注明“本欄目由文藝報社與作品雜志社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