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2016年第6期簡介

2016年,全國各地對新詩百年的紀念活動很多,朗誦會、研討會、詩集發布、專著出版……新詩百年,是中國文學界的一件大事。本期“作家立場”欄目的頭條,就刊發了于堅對于新詩百年以來深入思考,在《新詩的發生》一文中,于堅認為:新詩的發生不是詩歌內部的事件,而是一種文明的進程。新詩是文言文改良的結果,是漢語改造的急先鋒。文字的簡化、口語化改變了漢語的速度。這是來自詩人的對百年新詩的回顧,值得關注。在《詩歌要保持一種狠勁兒》這篇訪談中,詩人歐陽江河表達了對當下詩歌與社會現狀的的認識,有著犀利的角度與見解?!白骷伊觥敝械摹班l村觀察筆記”小輯,則刊發了黃燈、提云積、王新華、楊豪、徐少林等學者、作家的文章,對鄉村當前面臨的種種困境、新現象等進行了全方位觀察、思考,有痛感、有深思,很有警醒意義。
“小說”欄目,凸顯了個人日常生活與時代難以割舍的關系。李延青的《看電視》通過少年的視角,講述了1970年代一段陰差陽錯的愛情故事,歷史對個體的影響,是無所不在的。王威廉的《無據之夜》以一個對前途憂慮的年輕人,在瞬間迸發的“激情”里,跟蹤著一個初識的學妹,卻目睹了她投河的慘劇——個人茫然無措的隱痛與時代困境互相交織,書寫了貌似“無據”,卻仍有跡可循的時代之憂。李晁的《冬天之死》講述了一個女人和二婚丈夫被消磨掉生活激情,可內心仍舊保有對文學、對理想的向往,現實和理想的摩擦在加劇。樊健軍《請保持沉默》講的是幾個年輕人在小鎮上晃悠的青春史,可以看到一代人相似的經歷,也是一個時代真實的“野史”。
本期“藝術”欄目,魯明軍的《觸摸,俯視與生活的重塑》以藝術家閆冰的藝術作品為研究對象,以藝術家個體所感受到的城市變化、鄉村頹敗的角度來解讀藝術創作與現實生活的關系。李娜的《曲劇<卷席筒>:小倉娃是個少年》談到了傳統戲曲的現代改編問題,值得關注。
“研究與批評”欄目的《“網絡部落詞典”專欄:網絡文學》,則對網絡文學中的“行話”對文學生態的多元化現象進行了集中解讀。汪偉的《延安樣式:革命視覺象征的構建與傳播》,以魯藝師生的木刻、年畫為視覺樣式,尤其是以古元的木刻作品為線索,重點闡釋了木刻創作藝術中的延安樣式如何融入了特定歷史時期“延安視角”等革命理念。
《天涯》2016年第6期目錄
作家立場
004 于堅 新詩的發生
011 歐陽江河 顧超 詩歌要保持一種狠勁兒
“鄉村觀察筆記”小輯
020 黃 燈 一戶農家的歷史底片
030 提云積 一起違法占地糾紛的背后
036 王新華 大詞里的村莊
041 徐少林 城鄉快速發展帶來的煩心事
047 楊 豪 田園將蕪
小說
053 李延青 看電視
062 王威廉 無據之夜
071 李 晁 冬天之死
079 崔曉琳 老陳的暮年
085 樊健軍 請保持沉默
094 李 銘 北京的藕
散文
100 嚴敬 我認識的狗
107 柳宗宣 在中年重新開啟旅行
114 劉荒田 一封不寄的信
119 人鄰 冬天的菜市場
123 楊邪 那兒
126 王克楠 空房子
129 澆潔 父親的病
133 金克巴 田野采摘雜錄
民間語文
137 楊繼常 打工日記(2003—2004)
148 王宏任 生產隊記憶(2016)
155 王選 民間影像一個即將消亡的村莊(2016)
159 劉南陔 我親歷的大饑荒(2013)
藝術
163 魯明軍 觸摸、俯視與生活的重塑
171 李娜 曲劇《卷席筒》:小倉娃是個少年
研究與批評
176 吉云飛 李強 高寒凝 “網絡部落詞典”專欄:網絡文學
191 汪偉 延安樣式:革命視覺象征的構建與傳播
201 環球筆記7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