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2017年第4期上半月(總第693期)主要目錄

真文學好作品
視 點
廣東文學的一手好牌
記 錄∣時代鏡像
小世界/海男
虛 構∣敘事中國 廣東青年作家中篇小說特輯
鯨落/曾楚橋
回家/陳衛華
魚在岸/阿微木依蘿
最后一道光/吳向東
臺風吹過砂瀝街/段作文
發 現∣洞幽燭遠
刺客尼古拉耶夫身上的四張牌/王族
推 手∣90后推90后(本欄與《文藝報》聯辦)
最后一夜/丁顏(女)
囚徒困境/丁奇高(男)
手 稿
我們曾經小說過(外一篇)/汪政
漢 詩
長詩
長沙/雷武鈴
短制
草原歌者/鄭靖山
女人和她的馬(組詩)/遠心 評/樵夫
民間詩刊檔案(與《嶺南師范學院學報》聯辦)
《趕路詩刊》/任意好 張建新 等
“典型”立場論——趕路精神與當前漢語詩歌
尊嚴之我見/任意好
品 讀
封二/黃燈 吳佳駿 封三 /李銜夏 陳紙
社 長:楊 克
副社長:鄭小瓊
副總編:王十月
郵政代號:46—37
主辦單位:廣東省作家協會
定 價:10.00元
地 址:廣州市天河龍口西路552號廣東文學藝術中心七樓
郵政編碼:510635
電 話:(020)38486216 傳 真:(020)38486389
廣東文學的一手好牌
本期刊發了五部廣東青年作家的中篇小說。
作為一本面向全國心懷世界的中國文學期刊,我們在選稿時,并沒有對廣東作家偏愛和照顧的意思。做這樣一個小輯,也不是出于策劃,實則是從自然來稿中選出的佳作。事實上,翻開每期中國文學期刊,從“國刊”到省刊,廣東青年作家基本處于“霸刊”狀態。曾幾何時,廣東被稱為文化沙漠,以至于“跨長江過黃河”成為廣東作家的口號。給人留下了廣東文學積弱的印象。
如果現在還認為廣東文學在全國文學生態中處于弱勢,一定是對當下文學現場缺少基本了解。我們盤點廣東青年作家隊伍,從實力強勁的廣東青年作家中選出了54位。他們的作品持續發表在各大文學期刊,獲得過除了茅盾文學獎之外幾乎所有中國文學的重要獎項。許多作家已經形成了自己鮮明的文學風格,甚至在國際上產生了較大影響。
54位青年作家,我們稱之為“廣東文學的一手好牌”。
需要說明的是,這一手好牌,不包括鄧一光、楊爭光、張欣、鮑十等生于50、60年代的作家,僅限1970年之后出生的青年作家。他們是:
小說家盛可以、魏微、盛瓊、王威廉、蔡東、王哲珠、徯晗、曾楚橋、陳再見、舊海棠、皮佳佳、陳崇正、馬拉、阿微木依羅、彤子、盛慧、吳純、寒郁、段作文、林淵液、秦錦屏、葉清河、李銜夏,90后小說家周朝軍、黎子、馬億。
散文家黃燈、塞壬、丁燕、周齊林、洪湖浪。
詩人黃禮孩、凌越、鄭小瓊、謝湘南、唐不遇、烏鳥鳥、杜綠綠、馮娜、羽微微、莫小閑、呂布布、黃金明、夢亦非、藍紫、沈魚。
文學評論家謝有順、胡傳吉、申霞艷、李德南、柳冬嫵、徐威、唐詩人、史習斌。
這份名單還可列出列多,限于54之數,許多優秀青年作家未能列入,實有遺珠之憾。好在有志向的作家當不至于計較。祝福他們。
來源:盧輝新浪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