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文學》2018年第九期目錄

卷首語
在近期一個全國性文學創作會上,有位領導寄語,希望作家們寫出讓人愛聽的好故事,寫出讓人記得住的人物。發言精短且坦誠,贏得在場熱烈反響。
一名作家、一部作品,提煉生活,塑造人物,并非新話題,可以說是文學基本常識。古典名著在這方面相當成功,隨便點幾個形象,如賈寶玉林黛玉王熙鳳,如諸葛亮張飛關羽,如宋江武松李逵,如唐僧孫悟空豬八戒,肯定誰都能指證出自哪部小說,同時講述許多曲折情節。
視點移到現代文學作品上來,范例也不少。魯迅筆下的阿Q閏土孔乙己,茅盾推出的老通寶林老板吳蓀甫,以至《林海雪原》的楊子榮、《青春之歌》的林道靜、《創業史》的梁生寶、《平凡的世界》的孫少安等等,都曾經讓一代代讀者記住,甚至陪伴了一生,改變了命運。有位老前輩當年檔案的政審表,“參加革命動機”欄內,他填寫道:我讀巴金的小說《家》,痛恨萬惡舊社會,要打倒吃人的封建禮教。“文學是人學”,體現在這革命老人身上,是很有足夠說服力度的。
文學界的這位領導今天重提這個“說法”,其涵義和意義,針對當前一些后起作家的寫作現狀,中肯而深刻。有位文學獎項獲得者,在網上公開發飆:“我不怕人讀不懂我的作品。”就其言剖析,不是你嫌棄讀者欣賞水平低,就是你存心不讓人讀懂。那么,你書寫的價值取向何在呢?據統計,全國每年出版各類小說近萬部(集),究竟幾多故事讓人愛聽,幾多人物讓人記住?當促人考量反思。
泉州本土作家存在此現象與否,上述信息或許給你參照與啟迪。習近平總書記最近在全國宣傳工作會上提出:“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推動中華優秀文化傳統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作家作者朋友,是不是有同樣職責與義務的擔當?
小說天地
4 誰是警察 /李為民
19 三人行(長篇節選) /(香港)邱婷婷
36 小小說四題 /曾世超
39 虹鱒魚(外二篇) /林美蘭
散文薈萃
42 又見《舒婷與“朦朧詩”》 /施曉宇
44 詩情茶韻話金谷 /李偉才
47 南山•花事(外一篇) /洪省治
50 打望 /鄭妙玲
52 我的哥和姐 /周國球
57 “望都閣”暢想 /洪文輝
58 只要能讀書,我就嫁給你 /黃建團
62 遠方(外一篇) /林中鶴
詩歌在線
65 風在拂袖(組詩) /盤妙彬
66 走在海的嘴唇上(組詩) /蔡長興
67 我以籃子的沉默(組詩) /蔣拱偉
68 河流(外一首) /曉 川
69 去遠方(外二首) /肖立勇
70 海底古森林(外一首) /王霄鵬
70 千年瓷火(外一首) /萬代輝
文學評論
72 書評是一座美麗的橋梁——讀李輝編《書評面面觀》 /張家鴻
74 和應時代節拍的形象、情懷——李建民散文詩在新時期的凸顯 /翠 翠
77 詩在語言的迷宮內自由生長——趙俊詩歌論 /尤 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