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風賞》中國當代女詩人山水詩選目錄

001舒 婷 神女峰
003傅天琳 科羅拉多大峽谷
005李 琦 山頂之風
006潘紅莉 藍色秋天
007童 蔚 這偌大的空曠、靜寂
008曉 音 英雄山
009白 蘭 五彩灘上看落日
010娜 夜 確認
012海 男 噓,要輕聲細語
013林 雪 防波堤上
014榮 榮 湟源明清街聽花兒
015綠袖子 不可說
016三色堇 秦嶺以南
017李輕松 隱居地
018孫 思 水簾洞
020李 南 天涯的風醉人
021冉 冉 草原上的水洼
023瀟 瀟 抱緊江南
025川 美 早春,去七星濕地
027關 雎 世界是一出皮影戲
028/衣米一 烏蘭布統的秋天
029梧桐雨夢 漲與退
030胡 澄 西湖:刺繡和染坊
031草人兒 阿爾山•遠方的森林
032池凌云 我喝過塘河的水
033愛斐兒 霧嵐中我認出了楠溪江
034沙 戈 甘南的星星
035路 也 太湖
037胡茗茗 大濕地
038陳小素 在石膏山喝茶
039顏艾琳 天問之章
041吉祥女巫 蝴蝶
042周廣學 水聲在深山的寂靜里……
044宋曉杰 父親的草原
046杜 瑋 蔚藍之上
047杜 涯 風過林
048琳 子 科爾沁之夜
049唐 晴 胭脂峽
050阿 華 仟仵印像
051阿 毛 鼓浪嶼與小孤山
052李見心 雨中觀湟川瀑布
054安 琪 登黃鶴樓,愧對王之渙
056寒 煙 日月山埡口的風
058王妍丁 茶馬古道
060暖 玉 文海際遇
061幽 燕 向晚,大山深處的表情
062馬 蘭 泰山云海
063七月的海 雪山寺
064林 榮 我甚至沒敢觸摸狼牙山的一塊石頭
065梅 爾 大風洞
066顏梅玖 風中
067風 荷 水鏡子
068立 杰 觀瀑
070如 風 別處
071東 涯 正棋山觀棋
072宮白云 鴨綠江
073黃玲君 鵲華秋色圖
075林馥娜 小精靈
077艾傈木諾 蘋果
078柴 棚 雪峰日出
080路 亞 在虞山
082魯 櫓 鹽官觀潮
084施施然 想和你在愛琴海觀日落
085娜仁琪琪格 遠山裝著巨大的神秘
086宇 向 遠
088萬小雪 白雪河西
089張映姝 包古圖,有鹿的地方
091張牧宇 一面湖水
092阿 雅 青弋江
093李林芳 百里峽
094金鈴子 一只九曲河的大鳥
095葉菊茹 王家河記
096花 語 雙河,我安于這樣的灰寂
098李小洛 緩慢之城
100高 娃 藍色之愛
101布木布泰 奔跑的白樺林
102南 子 需要
103橫行胭脂 桃花潭之夜
104蔭麗娟 紅崖頂
105鄧朝暉 夜宿竹林
107祝雪俠 錢塘江的夜晚
108史云彥 在木公寨
109舒丹丹 與海浪鷗鳥共度一個下午
110龍 青 桃花•青丘
112翩然落梅 石峁
113梅依然 嶄新的世界
115林 莉 峽谷
116談雅麗 溆水,一生難以完成的流淌
118西 月 穿過河水的草原
120趙春秀 軍馬場草原的露水
121翁美玲 在銅鈴山
123紅 娃 牧春
124安海茵 草原星空
126寧穎芳 深秋,途徑明月峽
127微雨含煙 秦淮河
128小 西 春光慢
129黃 芳 在黃姚
131白 月 一面湖水
132藍 紫 山林之晨
133田 暖 天蒙山之霧
134霜扣兒 在桃花潭邊寫詩
136夭 夭 天目山的黃昏
137冷盈袖 在空谷
138林 虹 我們只愛當下的彼此
139云冉冉 八仙石
140夏 花 汨羅江
141轉 角 靜虛之水
142臧海英 在海邊
143愛 青 包古圖
144吉 爾 樓蘭
145羽微微 蟲鳴島
146燈 燈 石頭
147秋 水 瀘沽湖•女神彎
148語 傘 歸隱楠溪
149李雪芬 露珠
150青藍格格 月亮湖
152南南千雪 讀山記
154微 紫 在山野里
155青小衣 夜過南湖
156唐小米 虎山
157紅 土 山野里的一年蓬
158宗小白 在南山
159楓 子 人是一根會思考的蘆葦
160張巧慧 三江源
161白芳芳 盛夏山中某個下午,情緒很低落
162舒牧音 空巢
163武強華 山海經
164白小云 群山
165桑 子 傍晚的洱海
167肖 寒 叢泉湖
168唐 月 夢臨雙河爾山
169許燕影 穿越柴達木盆地
170吳素貞 秋意莫干山
171李成恩 睡眠山水
172布非步 失重
173敬丹櫻 云巖寺
174陸燕姜 烏鎮月光曲
175那 薩 青海湖看日落
176顏 兒 我從山中來
177熊 曼 局部
178巫小茶 大海的藍奔流在我紅色的血液里
180林 珊 在山頂
181周 簌 雪后訪蓮花山
182馮 娜 尋鶴
183劉 廈 衡水湖
184芥子豆 下山
185黍不語 平行
186楊碧薇 大羅山觀云
188莊 凌 雨中大明湖
189袁嘉敏 樹洞
190緞輕輕 寒山深處
191今 今 緩慢一種
192吳燕青 石頭的記憶
194呂 達 大自然的美意
195周園園 印象畬山湖
196張 琳 一個人觀壺口瀑布
197龐 娟 月和山的禪意
198康 雪 曠野
199周文婷 幻山水
200玉 珍 夾石坳上
201李詠梅 一只似曾相識的羊
202蘇笑嫣 血色山河
203幽 源 笑
204馬文秀 眸子中,映出了日月圣山
205安羯娜 覺悟者
206向 茗 礁石
207黎 婷 瀑布
208顏 彥 兄弟姊妹
209李成紅 歸隱
210卓 爾 高山天池
211余 真 山中記
封面•封二•封三•封底美術作品 娜仁琪琪格
卷首
詩與自然
娜仁琪琪格/文
終于來到了這里,2019年的初始,在萬物孕育、萌動、洶涌、奔騰的春季,在季節的輪回里,萬物復蘇、河川消融、百花之神各司其職次第綻放,而后匯聚成芬芳、明艷、風涌、激情澎湃的海洋,匯聚成天地共鳴的樂章,我們也來到了這里,以詩神賜予我們的榮光站在歲月初始的光芒中與萬物同在,唱響天地共榮的篇章。
美好的一年,再次帶來了無限的希望與喜悅。
《詩歌風賞》2019年第一卷以“中國當代女詩人自然山水詩選”開啟這一年的篇章。這是一次對大自然的禮敬;對山河的禮敬;對生于斯長于斯大地的禮敬;對太陽、月亮、朝夕涌動的海洋,每一株植物上的露珠、細小的絨毛的禮敬。是的,是對自然萬物致以的崇敬與感恩,對每一次呼吸的感恩。
我一直認為,詩人就是行走在天地之間的使者,就是在神與人之間不斷搭建橋梁的那個人,他們有著人神共有的特質,以敏感、超驗、精微,甚至是幽冥的感知力來體察、感受一切,洞悉而后傳遞著彼此的信息。
我無法認同,一個不相信萬物有靈,不對大自然、天地萬物抱有敬畏之心的人,會是一位好詩人。縱使他寫著分行的文字、做著與詩歌相關的工作,也不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詩人。只有真正地打通了與自然萬物的關聯,有著敏銳的感知力、洞察力、有物我同體的強大的感應力,又能以幽微的氣息準確地表達出來的人,才可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詩人。所以說,每個詩人一定是通靈者,每個通靈者必然是在天地萬物間獲得了強大的信息與能量。只有存在著這些必然的關聯,才可能很好地去擔負、行使一個詩人的職責。
那么,一個詩人定然會寫下自然山水之詩,因為詩人的職責就是代萬物言說。從古到今,從西方到東方,都是如此。在時光匯聚的河流中,那些站在歲月光芒中的詩人,甚至包括所有的藝術家,哪一位不是借助著自然山河、宇宙萬物的偉力成全了自己,而后又光照了千秋萬代?
每個人都是自然中人,我曾在一篇文章中寫道:“是的,有什么美能大過自然的美?有什么豐富能大過自然的豐富?有什么想象力能超越于大自然的偉力?所以,我臣服于自然,敬仰自然,我拜大自然為上師。是的,我是渺小的,微不足道的,之于海洋,我只是一滴水;之于草原,我只是一株草;之于沙漠,我只是一粒沙;之于塵世,我終究會化為一粒粉塵。”
我們每個人都是大自然的孩子,都寄身在她的襁褓之中,永不可脫離。而作為詩人,深得自然之神的寵愛與眷顧,我們就是她的歌者,我們用詩歌表達萬物有靈與平等的存在,也是用詩歌表達人類永恒的眷念與情懷。
《詩歌風賞》匯聚中國當代優秀女詩人的才思,以“中國當代女詩人自然山水詩選”致敬自然山河、宇宙萬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