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文學》2019年第三期目錄

卷首語
“陽春二三月,草與水同色。攀條摘香花,言是歡氣息。”值此春暖大地,花開枝頭,“三八婦女節”來臨之際,《泉州文學》推出女作者專號,向女同胞們致敬!
每年一期女作者專號,是《泉州文學》延續多年的傳統。在泉州,在福建,乃至在全國,有一支龐大的女作家隊伍,她們為繁榮文學撐起了“半邊天”。我們堅持出女作者專號,不僅僅是為了展示區域女作者文學創作的現狀與成果,也是為了一次小小的“集結”。在春天集結,從春天出發,走向詩意和遠方。
本期專號有分量的作品不少。小說方面,張漫青的《隔墻有餌》設置了一個“謎局”:妻子、情人,情、愛,生、死,甚至正常與非正常,有邊界又無邊界,人都是“局中人”,真是“隔墻有餌”,誘惑無處不在。文中像“氣得滿臉是汗”“藍色是最好吃的一種顏色”這樣的句子,隨處可見。郭鷹的《父親的葬禮》以寫實的筆墨描繪了一幅世俗葬禮畫卷,冷酷、絕情,卻又不失溫暖、溫情。“啃老”已是社會現象,方式各有千秋。虔謙的《忍俊不禁》,就發出了“當公公離開之后”這樣的詢問。值得一提的還有王煒煒的金融小說《刺桐花兒紅》,寫得大氣流暢。當“官場”小說成為“類型”,金融小說呢?能不能也成為“類型”?未來可期。散文方面,朵拉的《回到惠安》與呂亦涵的《加勒,加勒》好有一比,一個情深有見識,一個輕盈有感悟。而《東歐春盟》,筆觸探詢域外;《情思蟳埔的花園》,筆觸深入故土。人文歷史,知識性、趣味性很好地結合在一起。
當今,由于女性意識的特別和女性經驗的獨到,確保情感真實是一種能力。本期詩歌中,由女性對時間觀念的真實體驗切入現代人的生存處境,是宮白云的取向;近年來,張玉芬、葉燕蘭、蔡雪芳等女詩人的出現成為泉州詩壇的亮點,希望讀者和我們一起關注她們的成長。
目 錄
女作者作品專號
小說天地
4 隔墻有餌 /張漫青
12 父親的葬禮 /郭 鷹
22 喋喋不休 /張晴雯
24 忍俊不禁 /[美國]虔 謙
29 連環計 /新 綠
慶祝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
32 刺桐花兒紅 /王煒煒
散文薈萃
41 回到惠安 /[馬來西亞]朵 拉
43 有風來兮 /綠 萍
46 東歐春盟 /栗 冰
51 古城二題 /林婧影
53 情思蟳蜅的花圍 /林煒琴
58 不是因為愛情 /吳小蘭
微散文
60 加勒,加勒 /呂亦涵
61 誰能濯清心的塵垢
——長篇小說《蘇生》后記 /[中國香港]邱婷婷
63 白發來襲 /魏艷琳
64 去村鎮學南音 /王月嬌
65 菩提樹下看泉州 /鄭清燕
66 街巷悠悠 /吳秀清
詩歌在線
68 時間鏡像(組詩) /宮白云
69 時光往復,破綻溫柔(組詩) /葉燕蘭
71 許多石頭把痛憋在心里(外三首) /蔡雪芳
72 春夜,誤入深處(外一首) /徐小泓
73 在泉州(外二首) /飛 雪
74 包餃子(外三首) /陳雪花
75 住院記(組詩) /蘭 心
76 立春詞(外二首) /梅苑飛雪
散文詩苑
77 新疆履痕 /張泉花
文學評論
78 和一場雪有關的事
——讀尹學蕓《望海樓》 /胡 嵐
本期插圖:林風眠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