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 方 | 我讀巴別爾——閱讀《騎兵軍》的筆記
格 非 | 另一個地方,另一種狀態——羅伯特·穆齊爾《沒有個性的人》(上)
文學史新視野(主持人 王彬彬)
孟繁華 | 善是難的,難的才是美的——當下小說創作狀況的一個方面
婁燕京 | 在個人與語言之間——論“九十年代詩歌”的“敘事性”問題
新作快評(主持人 王 堯)
郭冰茹 | 歷史追述中的身份探尋——讀《滅籍記》
行 超 | 小說家的“中年”——讀張楚小說集《中年婦女戀愛史》
青年批評家論壇·青年寫作的現狀與前景(四)
徐 聰 | 對于現實的迷思——李宏偉論
周愛勇 | 從“湘西世界”到“巫儺三部曲”:論肖江虹鄉土文化小說的承創
作家作品論
張學昕 | 閻連科的“夢游詩學”
王雙龍 | 飛翔的一種或幾種姿勢
王東東 | 雪崩何處:《無名指》中的知識分子問題
王春林 | 彝人“現代史”——論馮良長篇小說《西南邊》
李新亮 | 畢飛宇的現實主義及其敘事策略
魯雪莉 | 行吟之歌——王侃詩論
汪曉慧 | 論姜玉琴小說中的女性敘事
思潮與現象
吳周文 | 五四散文傳統的當代傳承
李 森 | 論原初寫作
譚逸辰 | 遠去的風景:再讀“第六代”

來源:揚子江評論 微信公眾號
作者:揚子江評論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5ODU2ODIxOA==&mid=2651760463&idx=1&sn=66aa5b2b7b22545d02f4ad4802992c9f&chksm=8b75963abc021f2c8e686ff59df987d31261a96b0fa064b3b854b42fe6a84b96beb21bc60db6&mpshare=1&scene=1&srcid=&pass_ticket=9xuQrUQT4cL08HsxYHZCNyfn8QOd4iZOpNYmGaoWdpLnU4gwDiIBmGsC6b9dRjkj#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