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品》2019年第12期目錄
推 手| 本刊新作者專輯
民謠歌手(短篇小說)/哲空空
西風瘦馬(短篇小說)/陳茂智
半生(短篇小說)/和風
我爸(短篇小說)/周尋
博洛尼亞工友電梯(短篇小說)/曉雅
雷峰塔(短篇小說)/吳祖麗
春日(短篇小說)/王天麗
破虛記(短篇小說)/邵云飛
眉落的天空(短篇小說)/葉如槿
老槍(短篇小說)/彭定旺
悄然落在幽微的山上(短篇小說)/李陳飛洋
風啊,水啊,一頂橋(短篇小說)/李瑤音
廣州的背影(散文)/徐頌翔
甲午筆記·冰雪流光(散文)/張玉
專 欄
暴風雨·三個家:讀萊辛札記(隨筆)/楊無銳
遠去的房客(隨筆)/詹谷豐
手 稿
初婚(小說節選)/吳克敬
漢 詩
她們的詩:宋曉杰 楊碧薇 李小洛 孫冬 施施然 梅爾 安琪 林莉 艾諾依 孫思 李之平 吳燕青 鄧如如 唐益紅
評 刊
現實深似海,文學思無疆
——《作品》2018至2019年小說一窺(評論)/阿探
高處的勞作,低處的命運——評彤子非虛構《生活在高處》
(評論)/洪艷 熊煥穎 蕭肖 張維菊 陳劍蘭 蔡贊生 呂乃華
薦 書
封二/《作品》2020年征訂啟事
封三/付秀瑩《他鄉》 程青《湖邊》
社長總編:楊 克
副社長:鄭小瓊
副總編:王十月
郵政代號:46—37
主辦單位:廣東省作家協會
訂 閱:15.00元
零 售:20.00元
地 址:廣州市天河龍口西路552號廣東文學藝術中心七樓
郵政編碼:510635
電 話:(020)38486216
精彩試讀
民謠歌手(短篇小說)
哲空空
有一次,我們湊在一起,聊起毛姆的《月亮與六便士》,唏噓不已,感慨良多。
那個以高更為原型的畫家斯特里克蘭德,為了追求藝術,拋妻棄子,完成絕世名作后,孤零零地死在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島。
對于這個可憐的家伙,我們又能說些什么呢?
只能說他的老婆不夠漂亮。
西風瘦馬(短篇小說)
陳茂智
上官明打電話催我要錢的時候,我正在西邊大嶺趕馬。因沒有經驗,又貪便宜,買來的兩匹馬都是矮腳馬。
這次騎馬上西邊大嶺的是一對情侶,很顯然是露水夫妻。這對男女騎到馬上,幾乎同時說,你這馬不會真的是馬吧?我說怎么不是,看這馬尾巴,看這鬃毛,看這張馬臉……女人從馬背上跳下來,說,騎這樣的馬我不如騎牛,不如走路,如果把騎馬的照片傳上朋友圈,別人會看笑話,會很丟人的!
半生(短篇小說)
和風
“半生,你還沒睡?”師傅經過廂房時,探進頭來輕聲地說。他看著師傅微微愣怔,良久才知道師傅在喊自己,趕緊行單手禮,說:“師傅,允弟子再誦經三遍。”“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師傅抖動著寬大的僧袍,折身徐徐往大雄寶殿而去,修長的身子被斜射的月光映襯著,顯得挺拔。
半生還不習慣師傅喊他“半生”,腦子里仍是俗名。夜里的廂房靜悄枯寂,驚驚惶惶的鼠蜷伏在房梁上叫聲唧唧,像給自己伺機逃奔壯膽。半生用指尖挑出浸在香油中的燈芯,一輪搖曳的光驅走了昏暗,他窸窸窣窣地翻閱紙張泛黃卻脆薄的經書。半生誦的是《心經》。師傅說,你內心煩躁,誦《心經》能靜心,去雜念。他知道師傅是為他好,但要他不去想那件事,很難。他下意識地摸摸失去左胳膊的衣袖,悲痛和凄涼像雨后的溪水洇漫在心底。
春日(短篇小說)
王天麗
滿懷心事的阿泰睡到后半夜被那只叫巴圖兒的狗鬧醒了。起初他還以為是該死的狼進了羊圈,羊兒不安地騷動著,大羊叫小羊也叫。他背上獵槍,拎了叉子,提著馬燈進羊圈,昏暗之中卻看見“紫耳朵”生了一只小羊,羊水流了一地,大羊屁股后還掛著濕漉漉的胎衣,“紫耳朵”一下下地舔著小羊兒,小羊蹬著四條細腿站起來又跌下去。它長得和媽媽一樣,一對紫色的大耳朵,寶石一樣明亮的眼睛。阿泰激動得有些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他的心像初戀一樣亂跳了一陣,他責怪自己粗心,竟然沒有注意到“紫耳朵”要做母親了。他連忙將“紫耳朵”母女搬進了自己住的屋子里,加旺爐火,端水加料,歡天喜地照料它們。
這是個好兆頭,春天里誕下的第一只小羊會帶來一年的好運。阿泰想,天一亮,必須先把這個好消息告訴自己心愛的阿娜。
老槍(短篇小說)
彭定旺
那小平的瞳孔大得出奇,眼白很多,黑白分明里,炫動著一絲晶瑩。他習慣兩眼直視前方,給人一種既視若無物,又神情專注的感覺。他穿過走廊,拐進客廳,聽到衛生間傳來急速的水流聲。躡手躡腳往前走,正要拉開大門,身后“咔嚓”一聲,衛生間的門打開了,“嘩嘩”的水聲里夾雜著一個細柔而嚴厲的聲音:“那老師——”
他剎住腳步,挺直身板,下意識地拉了拉警服的下擺,轉過身,推一下眼鏡,滿眼溫馴,臉上綻出花似的笑來,他說:“劉老師,天快黑了,我想出去溜達一下。”
劉老師個子高大,像個北方女人,身上卻洋溢著南方女人的柔和氣息;雖然已顯龍鐘老態,聲音和姿勢仍保留著經過專業訓練后的風韻,臉上始終帶著溫柔而高貴的微笑。
風啊,水啊,一頂橋(短篇小說)
李瑤音
白底長卷從屋頂垂直而下,猶如一匹瀑布,石頭砌起的文化墻,留下了木心的囈語……
“風啊~水啊~一頂橋~這是木心的詩嗎?他要表達什么?”女人問。
“這是木心臨終的遺言!”男人答。
“橋,奈何橋?”女人又問。
“藝術家的事,勿大講得清爽。”男人像是本地人,陪著一口京腔的女人觀展。
女人好像還有滿腹疑問,男人卻在不時看表。女人只好把指指點點的手收回,帶著些許惆悵隨男人離去。
附:征稿啟事
《作品》雜志社與廣州市文藝批評家協會,擬于2020年合作,在《作品》雜志開設《網生代@大學生文學作品巡展》專欄,面向全國在校大學生(專科、本科、碩士、博士在讀)征集原創首發文學作品。來稿務必以中文簡體形式投遞,小說6000至10000字為宜,散文限8000字內,詩歌限100行內。
投稿方式1:高校導師推薦。決定采用后,由導師撰寫千字左右推薦語。
投稿方式2:學生直接投稿,決定采用后,學生請所在學校導師撰寫推薦語。
投稿方式建議首選導師推薦,導師推薦稿件優先審核。稿件一經采用,即付千字500至1000元稿酬。并進行年度評獎。
來稿請聯系:《作品》雜志社周朝軍編輯 ,投稿郵箱971901154@qq.com。
郵件標題格式示例:“網生代+北京大學張三+9000字小說”。
備 注:征稿面向全國在讀大學生,稿件繁多,另請務必仔細閱讀以上內容后投稿。
《作品》雜志社
廣州市文藝批評家協會
2019年10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