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說選刊》2019年第12期目錄
卷 首 語
朔風吹老梅花片,詩豪與風雪爭先。
歲末年關(guān),“文學遼軍”呼嘯而來,在文壇刮起一股強勁的東北風。
以沈陽“鐵西三劍客”雙雪濤、班宇、鄭執(zhí)為代表的80后作家集結(jié)出山,遼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其背后強勁的推力來自遼寧省作家協(xié)會,他們突出地域特色的“文學地理”創(chuàng)作,重點聚集現(xiàn)實工業(yè)題材,著力打造以沈陽“鐵西三劍客”為代表的80后作家隊伍。
新豐美酒斗十千,遼軍游俠多少年。相逢意氣與君嘆,系馬高樓艷粉邊。沈陽鐵西是東北工業(yè)的濃縮與象征,孕育了獨具東北特質(zhì)的工業(yè)文化。20世紀90年代東北經(jīng)濟的轉(zhuǎn)型,給這群共和國長子的孫子們留下了不可磨滅的童年記憶。如今,騷年已長大成人,他們仗劍走天涯,颯沓如流星,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以文學的方式,繼承了鐵西的文化遺產(chǎn),在冬天里開出鋼鐵的文學之花。
鐵西之于他們,就是馬爾克斯的馬孔多、福克納的杰弗遜小鎮(zhèn)、莫言的高密東北鄉(xiāng)。他們的敘事寒光閃閃,飽含童年的憂郁和創(chuàng)傷,回望故鄉(xiāng)時冷峻熱烈,對底層人物充滿悲憫與寬懷。于是就有本期雙雪濤的《火星》出手成夢,班宇的《于洪》一握成拳,鄭執(zhí)的《仙癥》坐看云起,劍蕩八荒,把一個精神病人的真瘋與佯狂、對愛意的執(zhí)著尋找寫得痛徹心扉。“然而北方人民的對于生的堅強,對于死的掙扎,卻往往已經(jīng)力透紙背”——魯迅先生1935年給蕭紅《生死場》作序時提出的論斷,放在今天的“鐵西三劍客”身上仍然十分恰切。
本期,我們同時推出遼寧著名作家、全國少數(shù)民族文學創(chuàng)作“駿馬獎”得主周建新的力作《紅燈籠》,筆力雄勁,深情款款,以“紅燈籠”的喻象,照見幽暗的人生,把一個沒有文化的鄉(xiāng)村婦女薛七婆塑造成提燈女神形象,守護文明的燈盞代代相傳。山東作家牛余和的《絕命舞蹈》,以京劇的搖曳之姿,嫵媚之態(tài),舞出一段剛烈濃情,書寫抗日戰(zhàn)爭中的民族大義與愛國情懷。年輕女作家文珍與周潔茹就是文學的精靈,仙氣飄飄,兩枚小妖,成長隱痛如刺猬,歧路縱橫同鄉(xiāng)會。讀她們的作品,感覺真是老天爺在賞飯吃。一個人在文學上的才氣是天生的。
編完這期,已是草木凋零、蟄蟲休眠的立冬節(jié)氣。然而,《一潭清水》,一瓣《心香》,張煒和葉文玲又帶著我們一起回到了20世紀80年代那個早春,朗月當空,春風拂面,潭水清澈,瓜園清新,生命美好,情愛濃烈。亦如即將到來的2020年。
2020年,祝朋友們新年快樂!
2019年12期目錄
中篇小說
紅燈籠 周建新
選自《民族文學》2019年第12期
創(chuàng)作談 偶然與必然 周建新
藍色四葉草 熊湘鄂
選自《芳草》(雙月刊)2019年第5期
上海反光 陳倉
選自《長江文藝》2019年第11期
鐵西三劍客小輯
火星 雙雪濤
選自《花城》(雙月刊)2019年第4期
于洪 班宇
選自《芒種》2019年第11期
仙癥 鄭執(zhí)
選自《騰訊·大家》2018年7月25日
評論 做祛邪除惡的俠士 賀紹俊
我和我的祖國
易地記 沈洋
選自《邊疆文學》2019年第10期
碼頭 紅日
選自《民族文學》2019年第11期
史料·我與《小說選刊》
《小說選刊》有力量 戴希
新中國文學70年·經(jīng)典回望
一潭清水 張煒
選自《人民文學》1984年第7期
心香 葉文玲
選自《當代》(雙月刊)1980年第2期
評論 生命的情和愛 生活的情和愛 孟繁華
短篇小說
絕命舞蹈 牛余和
選自《山東文學》2019年第11期
創(chuàng)作談 尋找屬于自己的感覺 牛余和
刺猬,刺猬 文珍
選自《天涯》(雙月刊)2019年第6期
同鄉(xiāng)會 周潔茹
選自《作家》2019年第11期
浮世三疊 龔剛
選自《澳門作家文集2019》
大人物 王銘嬋
選自《青年文學》2019年第10期
微小說
白龍寺 揭方曉
釣魚 鐘雄
施先生 張曉林
對門的男人 王舉芳
深圳是否相信眼淚 廉世廣
電梯13樓 馬犇
眼淚 李方
東方美人 燕茈
蒙古馬 申平
加個微信吧 藍月
誰寄來的快遞 陳秀榮
丁磨爪 謝俊芬
篇名書法 張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