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岳漢主編《2019中國年度作品·散文詩》出版發行
(一)本書四大特色
(1)收羅廣泛,眾星云集,琳瑯滿目。
入選230余人,超同類選本一倍。
(2)首推“年度十佳散文詩作品”及“卷首詩”,開卷即見賞心悅目,過目難忘,可資借鑒的年度精品。
(3)設置[附錄],本年度全國散文詩界重大活動、評獎、出版信息一目了然。
(4)唯質是取,堅守散文詩的“詩性”品質,讀之令人頓覺詩意盎然。
(二)《2019中國年度作品·散文詩》目錄
【編者的話】
鄒岳漢/20年堅守:見證新世紀中國散文詩的輝煌
卷 首
黃 鉞/ 犁
第一輯 年度十佳
(本輯作品選自《星星·散文詩》《天山時報·散文詩》
《散文詩》《鐘山》《詩潮》《草堂詩刊》)
張 燁/愛與燈(三章)
王金明/絲路筆記(組章)
夢 陽/黃河故道,秋風吹徹(組章)
章德益/動物園物語(組章)
周慶榮/潛推理(外二章)
扎西才讓/桑多鎮的男人們(組章)
吳昕孺/窗 外(組章)
任俊國/角 度(三章)
蘇建平/蘇軾的懷鄉日記(組章)
亞 男/與荷書
第二輯 我們散文詩群新作(16家)
周慶榮/黎明的心(外二章)
靈 焚/明日的憂傷(外三章)
黃恩鵬/醬 香
亞 楠/浙江散記(組章)
愛斐兒/龍庭湖上元夜觀燈(組章)
語 傘/音樂廳(組章)
唐朝暉/我背對河水,面朝夢中的丹薩梯
李松璋/壓在天空下的手記(組章)
藍格子/蘆葦及其它(組章)
司 念/禪定卓爾山(組章)
李 需/松州古城,歷史的回音(三章)
陳勁松/惟有風雨蒼茫如幕(組章)
盧 靜/鉆木取火(組章)
任劍鋒/從家鄉到故鄉(組章)
三色堇/向上的祝福(組章)
麥 子/時間枯萎,葵花不謝(組章)
第三輯 荷塘·香雪(愛情詩8家)
劉素珍/躺成一口荷塘等你到來(組章)
張 萌/打開月色(外一章)
王 起/哦,香雪
李佑啟/青花瓷——兼贈CYH
楊 通/熱愛糾結我一生的曖昧(選章)
如 風/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別重逢(外一章)
阿 垅/九十九眼泉(外一章)
阿洛夫基/布谷三聲(外一章)
第四輯 生肖·彼岸花(11家)
劉慧娟/四月詩箋(組章)
薛 菲/母親,抑或生肖書(組章)
草馨兒/在武當山看星星(外一章)
轉 角/彼岸花
蝶小妖/紫藤斑斕(選章)
雨 霖/從前自己的模樣(組章)
陳茂慧/敲鐘,敲鐘
武 稚/那個人,一步一步走遠(外二章)
染 香/地平線(選章)
谷 莉/禮 物(外一章)
程綠葉/抓一把大地的黃
第五輯 蝶·場景(8家)
松林灣/蝴 蝶:無人喚醒的沉陷
李曙白/場景與角色(組章)
夢天嵐/湖水中的陶罐
黃成玉/ 窗(外二章)
胡 昕/我們不宜離家太久(組章)
左 右/月河上的月亮(外一章)
龐 娟/隱喻:一滴月光(外二章)
凌偉良/寂 靜(外二章)
第六輯 彎刀·藤蔓(12家)
姜文彬/月光下的藤蔓(外一章)
梁北雁/圓月·彎刀(二章)
蘇啟平/山路遐思(組章)
司 舜/拔節的響聲四處流淌(外二章)
李星濤/孤獨的磨礪(組章)
王東江/一頭牛(外一章)
曉 林/引 領(組章)
閆春竹/恍 惚(組章)
黃 金/八道梁子(組章)
王信國/湘地行吟(二章)
小 米/致枕頭文(外一章)
蔣志武/種植者(外一章)
第七輯 村莊·鄉情(14家)
馬東旭/姐姐,我搖動所有的經筒
戴永成/新年致母親(組章)
劉貴高/厚 土(組章)
游 軍/你的村莊(外二章)
孫善文/父親的菜籃子(外二章)
張道發/在東崗村看麥(組章)
曾 輝/鄉村見聞(外二章)
陳宏賓/麥子,麥子(組章)
蔡興樂/屋瓦是最樸素的陶片(外一章)
向天笑/老家的道路(外一章)
蔣戈天/帶著蛙鳴上路(外一章)
山 珍/鄉愁,在一杯梅山紅里升騰
劉金祥/故 鄉(組章)
鄧建華/皮影黃
第八輯 秀美山川(14家)
郭 輝/阿崗昆之夜(外一章)
龐 白/蓮花山放肆地笑(為二章)
張曉林/這一刻(外二章)
邱雨秋/走進桃花谷的人(外二章)
魯本勝/即墨故城遺址隨想(組章)
柳文龍/山 居(外一章)
鮮 圣/濕地書(組章)
徐澄泉/梁家山·路(組章)
青 槐/馬嶺散章(三章)
夏 夢/生命中的醉美河山(外一章)
鐸 木/湘黔古道上的尋覓(組章)
陳 頡/澧水,澧水(組章)
雪 漪/情系宜興(組章)
喬書彥/呈 現(二章)
第九輯 海•湖•江河(14家)
張少恩/我的愛與大海有相同的血液(二章)
劉俊科/海的光(外一章)
何敬君/面向橫門灣(組章)
毅 劍/行走的故道(外一章)
常增文/黃河之舞(外一章)
楊劍文/河的另一種意象(外一章)
雨傾城/誰都無法描述一條美麗的河流(外一章)
林登豪/黃河拐彎大禹渡(外二章)
鄧 杰/資江的迷茫(組章)
沉 沙/我的瓦爾登湖(外一章)
陳 詞/醒在船上(選章)
邵孝文/洞庭·蓼花洲印象(二章)
蘇 忠/南澳的失憶(外一章)
莫 獨/ 一湖長橋(二章)
第十輯 高原·西部(11家)
張九齡/行走高原(外二章)
成 路/七日,或次仁羅布(選章)
王忠友/甘南散章(組章)
陳旭明/凈海:賽里木湖
談雅麗/白龍河的流水(外二章)
牧 風/歐拉秀瑪(外一章)
張敏華/寧夏詩篇(組章)
霍楠楠/印象甘南(組章)
楊瑞福/大西北(二章)
倪長錄/寫在駱駝城遺址
陳 斌/陰山下(外一章)
第十一輯 途經的水·時光(10家)
清 水/途經的水(組章)
陳海容/雨滴的重量(外一章)
曹 雷/倒影:飛過水面的一只鳥(外一章)
李俊功/時光本來就沒有流動(外一章)
李 萍/疼或不疼的時光
曼 暢/樹,或誘惑者(外二章)
伍榮祥/尋物證(組章)
楊 東/黃昏的云圖(組章)
金指尖/都江堰•外河的石頭(組章)
張生祥/你聽,這喧嘩的水聲(外一章)
第十二輯 沉思·虛構(11家)
郝子奇/那些沒成熟的蘋果(外一章)
宋烈毅/享受沉思(外一章)
談 耘/心 燈(外一章)
劉定中/最美的心 (外一章)
程洪飛/虛構的蘋果(外一章)
魏洪紅子/墻體內的濤聲(外一章)
文 榕/我知道月亮在那兒 (外一章)
秀 實/〝K〞系列:遊樂園(組章)
夏 寒/生命的跡象(二章)
白紅雪/狗尾續貂
梅一梵/金·銀(二章)
第十三輯 焚琴·寒鴉(東方情韻9家)
風 荷/青夏時分(外一章)
耿永紅/焚琴記(選章)
霜扣兒/涅磐·逝水
田字格/泛舟記(外一章)
馬亭華/大風歌(外一章)
心 亦/詩境中的寒鴉圖(選章)
許澤夫/在包公故里(二章)
周小平/ 管仲的思想星空(選章)
曾 冬/唐詩素描(二章)
第十四輯 動物王國(7家)
陸曉旭/ 狼王·獅王·虎王(三章)
鄭萬明/藏地之鷹(外一章)
包玉平/雪 豹(外一章)
云 子/籠中之鳥(組章)
張雪松/樹樁上的鳥(外二章)
趙大海/俯視螞蟻(組章)
張 平/十二月:向日葵地的馬匹(外一章)
第十五輯 季節如歌(11家)
楊啟剛/九月在漿果的蜜汁中醒來(外一章)
郭 毅/ 秋風起
楊建虎/秋,從天而降(外一章)
任隨平/深秋的敘述(組章)
海 葉/冬日即景(外二章)
劍 峰/清明與懷念(組章)
潘志遠/白露,一個女子的真身(外一章)
陳 俊/冬日帖:新年或冷暖(組章)
符純榮/立 冬(外一章)
劉凌軍/柳樹發芽了(外二章)
王 平/臘月辭典(三章)
第十六輯 飛雪迎春(9家)
劉向民/春天停不下來(外二章)
王 劍/春天的到來,有個過程(外一章)
小 睫/早春,意念中的村莊(外一章)
陳惠芳/不負春光(組章)
陳廣德/飛雪迎春(外一章)
蘇 揚/春天的萌象(外一章)
鴻 穎/春雨在下(外二章)
可 風/北方的春天(外二章)
黎 權/和春天一起返城(外一章)
第十七輯 雪落中國(13家)
鴿 子/雪 花(外一章)
方文竹/雪 天(外一章)
蕭 敏/雪落中國(組章)
賈文華/雪之初
劉 瓊/一場雪,在天山深處等我(組章)
顏 兒/紙上雪(外一章)
李 凌/雪 地 (外一章)
青 玄/雪 跡(組章)
牛合群/煮 雪(外一章)
崔明秋/雪亦飄零(組章)
石桂霞/雪落無聲(外一章)
李東華/在一場雪里呼吸(外一章)
包文平/雪原·血狐(二章)
第十八輯 散文詩名家年度新作(18家)
耿林莽近作(三章)
王爾碑/長眉羅漢(外二章)
徐成淼/枯葉蝶
劉 虔/ 南方。紅丘陵土地上的奇葩(外一章)
葉 夢/雨 弦
王幅明/九曲回腸開封城(外一章)
蔡 旭/一些唐朝的人(二章)
陳志澤/深刻的小花(外二章)
皇 泯/嗅 覺(組章)
韓嘉川/海的隱喻(外二章)
簫 風/茅臺渡口(外一章)
欒承舟/寧津蟋蟀(組章)
趙宏興/多角度的合肥(外一章)
倪俊宇/黎寨情韻(組章)
王猛仁/看 海(組章)
曉 弦/楠溪江絮語(外二章)
姚 園/大自然的引領(外二章)
崔國發/老戲臺(外一章)
第十九輯 跨詩體寫作名家 (16家)
謝克強/新 芽(外二章)
雪 迪/春 天(外一章)
劉 川/宅之男(組章)
安 琪/記錄與創造(組章)
張慶嶺/靈魂的訴說(組章)
莊偉杰/空房子
宮白云/大沙田之詩(選章)
張 毅/消失的船隊(外一章)
王 琪/酒中曲 (二章)
高 偉/祭 海(組章)
夢天嵐/湖水中的陶罐(外一章)
聶 沛/秋天正光芒四射(外一章)
唐 朝/遙望賀蘭山
趙目珍/廈門行(組章)
敬 篤/原野與天堂(外二章)
董喜陽/大黑山抒情(外二章)
第二十輯 第二屆“谷雨杯”全國
散文詩大賽獲獎作品選(4家)
封期任/谷雨茶敘(一等獎·選三)
王 麗/谷雨,禪茶一味(二等獎·選二)
汪維倫/茶 境(優秀獎·選一)
馮愛飛/谷雨茶(優秀獎·選一)
第二十一輯 年度長篇拔萃(4家)
李曉園/大運河,沒有句號的史詩(節選)
姚 輝/高原之聲(節選)
天 涯/萬物是你(節選)
【附錄】2018-2019年度散文詩集出版及評獎訊息
(以上總計22個欄目、作者231人)
(三)卷首詩
---------------------------------------------------------------------------------------------------------編者按:犁,古老農業文明的一個標志性名詞,曾讓多少詩人吟誦?而黃鉞僅“噓,它正在熟睡正在入夢正在回家的途中”這么一句,就把我們給牢牢抓住了,詩人有別于前人的審美角度和駕馭文字的才情自然顯露。這犁,是古代的也是現代的,是物質的也是精神的,是物象的也是意象的,是平凡的也是神奇的……噓,請繼續讀讀《愛與燈》及其以下作品,你定會領略到撲面而來的不同風采哦。(鄒岳漢)
---------------------------------------------------------------------------------------------------------
■[廣東]黃 鉞/犁
-----------------------------------
犁成了打開大地和挺進春天的一部分
------------------------------------
噓,它正在熟睡正在入夢正在回家的途中,請不要打擾不要詢問不要請它到廢品站一趟。路途無疑遙遠也許是宋也許是唐也許是漢也許更在千山之外。噓,尖銳是它的個性鋒利是它的愿望耐磨是它的品德堅硬是它的原則沉默是它的氣質沉重是它的格調生銹卻是它的本能。十年前父親一病不起它就在我家的墻角默默蹲下,父親悄悄躲到山上它卻傻傻一等十年。噓,它早已不值錢早已不認識我早已忘記了使命喪失了血性身材走形意識昏沉,老屋在一場大雨中豪飲了兩天三夜后它也一醉不起癱軟如泥。噓,在前世它也許是刀也許是劍也許是箭沾過血帶過淚作過惡,但這輩子它已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成了犁成了打開大地和挺進春天的一部分。
原諒它吧。
(選自《散文詩》2019年下半月版第2期)
(四)編者的話
鄒岳漢/20年堅守:見證新世紀中國散文詩的輝煌
(1)
一晃又是20年。
也許是注定的緣分吧。2000年我剛從創辦、主編了15年的《散文詩》雜志社退休,接下來就主編中國第一部散文詩年度選《2000中國年度最佳散文詩》,到今年剛好20年。
這也是進入21世紀之后的頭20年。
這也是中國散文詩走向大繁榮的20年。
這20年間,我主編的這部散文詩年度選的書名和出版社雖然有一些變化,但這一項工作從來沒有間斷過,到今年這一本《2019中國年度作品·散文詩》出版,剛好出齊20本,約550萬字。對于浩瀚的歷史長河來說,這不過是一沙一沫而已;而對于剛剛走過百年的中國散文詩,尤其是對于我們短暫的個體人生來說,也算是一段不可忽略的重要經歷了。
記得是在2001年3月22日,我接到當時任漓江出版社副總編輯的龐儉克先生第二次打來的電話,明確提出讓我為他們出版社主編每年出版一冊的《中國年度最佳散文詩》(它是當時漓江出版社“年選系列”25本中的一本,包括中短篇小說、散文、詩歌、兒童文學等多個年度選本)。
2001年8月,《2000中國年度最佳散文詩》正式出版發行。這是中國散文詩史上第一部,也是第一次與小說、詩歌、散文等文學體裁的年度選同時出版的散文詩年度選本。
散文詩年度選的誕生,反映出20世紀末、21世紀初新舊交替之際,中國每年發表散文詩作品的數量和質量,都已經達到可以承載一部散文詩年度選的程度,同時也反映出經過《散文詩》等專門的散文詩書刊多年來的市場培育,讀者對于“散文詩”這一文體需求的迅速增長。
《2000中國年度最佳散文詩》印數3000冊,還帶有試探市場反映的因素;但到第二本《2001中國年度最佳散文詩》印數就達到8000冊,增加一倍以上;《2002中國年度最佳散文詩》印數達一萬冊,年中脫銷,出版社還曾加印了一次。這種令人振奮的態勢一直延續到2010年前后,不僅給散文詩界帶來一股清新蓬勃向上的氣息,也帶動了出版界,興起了爭相出版“散文詩年度選”的熱潮。
從2015年開始,隨著出版社相關人員的調整,我主編的這部散文詩年度選轉到北京的現代出版社出版,到今年已經出版了5卷。
這20年里,我從一個年度選主編的視角,見證了中國散文詩進入21世紀以來的發展和繁榮。比如,剛剛著手編輯散文詩年度選的時候,稿件主要來源僅有老牌的《散文詩》(月刊);其他稿件則需要睜大眼睛到零零星星發表點散文詩作品的某些報刊上去尋找,稿源雖有,但還比較單一。
2003年,《散文詩世界》通過出版社恢復出版雙月刊,尤其是該刊于2006年下半年獲準公開發行,2007年改為月刊之后,開始徹底改變了自1992年《散文詩》獲準公開發行以來10余年間“全國獨有一家散文詩刊”的局面。
與此同時,《散文詩》2004年起增加“校園文學”下半月刊,由全年出版12冊擴展到全年出版24冊。
21世紀的頭10年,在發表散文詩原創作品方面,逐步形成了《散文詩》與《散文詩世界》兩個刊物“雙雄并立”的大格局。
2007年起出版的《伊犁晚報·散文詩專頁》(月刊,到2018年底停刊歷經12年出版140余期),又為散文詩年度選的主編者提供了專業的、更為廣闊的稿源。
進入21世紀第二個10年,散文詩發表園地擴展的勢頭沒有停頓下來。
2009年底至2013年,北京“我們散文詩群”推出包含分行新詩和散文詩原創作品的《大詩歌》,連續5年出版5冊,另出版以原創作品為主的《我們·散文詩叢》五輯42冊。
還有以發表原創散文詩作品為主的《中國當代散文詩》(2005-2018,共9冊)以及《散文詩作家》(2009-2013,共出版5冊)。
2012年1月,《文學報·散文詩研究》專刊創辦,歷經5年;隨后《湖州晚報·南太湖散文詩月刊》創辦延續至今。
2013年1月,老牌詩刊《星星詩刊》下旬版《星星·散文詩》橫空出世,至2019年底已連續出版7年。
與此同時,以發表分行新詩為主的《詩潮》《詩刊》《上海詩人》《揚子江詩刊》《中國詩人》《中國詩歌》《綠風》;綜合性文學刊物《青年文學》《山東文學》《伊犁河》《青島文學》《福建鄉土》;《海南農墾報》《北海日報》《宣城日報》《湛江科技報》副刊以及民刊《淮風》《大沽河》《大河詩刊》《小拇指》《藍鯨詩刊》《大巴山詩刊》等先后設立了散文詩專欄或副刊。
這期間還出現過一批專門的散文詩民刊,其中出版多期且頗有影響的有《散文詩人》(廣東)、《散文詩天地》(福建)、《青年散文詩》(廣東)、《索橋散文詩》(湖南)、《中國散文詩刊》(內蒙古)、《源》(新疆)、《中原散文詩》(河南)、《江西散文詩》等。
此外,香港地區有2001年初創辦的《香港散文詩季刊》,至今將近有20年的歷史;隨后有同時發表分行新詩與散文詩新作的《圓桌詩刊》《橄欖葉詩刊》以及在美國出版的華文《常青藤詩刊》等。
還有許多與散文詩相關的報刊待今后專文列舉。
所有這些,都為原創散文詩作品提供了廣闊的發表園地。
我主編的這一套散文詩年度選本,既是進入新世紀20年來散文詩創作繁榮的產物,也是散文詩創作走向繁榮的見證者、參與者、推動者。
這20年也見證了散文詩創作隊伍的新老交替。至今筆耕不倦的耿林莽先生,以及這期間相繼辭世的前輩散文詩人郭風、許淇、李耕等,都在本人主編的年度選里留下了他們具有探索精神的晚年佳作;這20年也見證了新一代散文詩人的成長,比如每年進入本書“年度十佳作品”的作者,其中百分之九十是中青年。2009年以后醞釀、興起的“我們散文詩群”以及稍后出現的“南太湖散文詩現象”等等,也在本書里有著一定程度的展現。
這20年里,也先后見證了2007年“紀念中國散文詩90年”和2017年“紀念中國散文詩100年”的盛況。
(2)
20年間我主編的這套散文詩年度選,相對于其他出版社相繼推出的同類型的年度散文詩選而言,它的影響力長期居于前列。這源于它逐漸形成了如下幾個特色:
(1)收羅廣泛,眾星云集,琳瑯滿目。
如本年度編入了230余人的作品,作者數量之多,超過一般同類選本的一倍以上。全書分設“年度十佳”“我們散文詩群”“荷塘·香雪”“彎刀·藤蔓”“鄉村·鄉情”“秀美山河”“高原·西部”“東方情韻”“季節的歌”“動物王國”“名家新作”等20余個欄目。
對于公開發行的知名報刊予以重點關注,比如2015年度首欄推出了“名刊、專刊作品薈萃”;同時對于地方報刊或是民刊上的優秀之作也力求不遺漏。比如分別編入《2017中國年度作品·散文詩》和《2018中國年度作品·散文詩》首欄“年度十佳作品”的《長安,長安》《與姐姐書》《繭船》等就是選自一般讀者很難見到的地方文學刊物《宜賓文學》、《山東文學》(下半月版)和《大沽河》。
(2)唯質是取,優中選優,創造性地推出“年度十佳作品”。
20年間,編者始終如一地把入選作品的質量放在首位。
從2011年度開始,進一步把原來分散在各個欄目里的拔尖作品歸攏一起,每年推出“年度十佳作品”。
開卷就能見到賞心悅目的精品,受到讀者歡迎。可編者要遴選出“年度十佳作品”則頗有難度。就讀者而言,“眾口難調”,對同一作品,處于不同審美層次的讀者會有不同的感受與評價;對于作者來說,誰都難免有“文章自己的好”的偏向。這樣,承受來自讀者與作者兩方面壓力的編者,不僅要有識(有獨立的審美判斷)、有膽(有不怕引來爭議的自信),還要有在精力和時間上不計得失的巨大付出。而若能為讀者提供精品,并能為中國散文詩發展的歷史留下一些有代表性的文本,又感覺是一種彌足珍貴的回饋和幸運。
今年的這本散文詩年度選,又在原有基礎上增加了“卷首詩”,在開卷位置隆重推出一個如“皇冠上的珍珠”式的短章;也希望借此引導散文詩寫作回歸“短小精悍”的常態。我們并不排斥確實寫得好的長篇散文詩作品,但近年一些散文詩有越寫越長且陷入空泛的趨勢,有必要提起注意。
(3)獨具匠心設置“附錄”:簡明地羅列本年度全國散文詩界的重大活動、評獎、出版信息;讀者從中可以大略知曉全國散文詩界的現狀;多年的積累也許能為當代散文詩的發展描繪一條比較清晰的軌跡。
(4)堅守散文詩的“詩性”品質,則是貫穿這20冊年度散文詩選本的底色與靈魂。從1985年底創辦《散文詩》起,我就把散文詩作為新詩的一個品種看待。我曾于1987年12月在《散文詩·全國首屆會龍散文詩大賽獲獎作品專輯·序》里寫道:“世界屬于青年,詩屬于青年。這屆空前的大獎賽屬于青年;當然也屬于那些年華凋逝而詩心旺烈如火的詩國青年。”在我眼里,散文詩就是用散文形式寫的一種新詩(分行新詩和不分行的散文詩同屬廣義新詩的范疇);所謂散文詩人就是詩人。
謝冕稱之為“是一位創作、評論和學術研究同時并舉的全面發展的新學者”的羅小鳳博士,在她發表于《詩探索》2010年第5期的《邊緣之邊緣的“突圍”——新世紀十年來散文詩發展態勢探察與反思》一文中,對于當時市場上流行的兩種“散文詩年度選”列出表格仔細對比,對本人主編的散文詩年度選堅持散文詩作品的“詩性品質”予以較高而切實的評價。
從中國散文詩的詩體建設而言,我創辦《散文詩》并主編15年,主編 “年度散文詩”20年,總共不間斷的35年,就為做好一件事:為純凈和提升散文詩的“詩性品質”而努力。因此,我主編的這20本“散文詩年度選”里面的作品,雖然有個性和水準上的差異,總體上是詩意充盈的。
(3)
本書雖然力求全面,但由于篇幅和能力所限,也不可避免地會帶來某些遺漏和遺憾。好在本書每年都會有三分之一左右的新面孔出現,這將會對過往的不足和失誤帶來彌補的可能。2020年度將繼續征稿。凡當年在全國各報刊上發表(或出版)的散文詩作品均可應征。作品電子版請用Word文件作為附件發至:1204285699@qq.com。注意在Word文件圖標下方寫明“作者姓名-2020年度選”(例:“王玉柱-2020年度選”)。另:不論新老作者,稿件篇末均需注明發表于何刊、何報、何期,以及作者詳細通訊地址、郵編、手機號、電子郵箱、個人簡介。自留底稿,不復不退。如有新出版的個人散文詩作品集請寄1-2冊至:湖南省益陽市赫山區桃花侖長坡路38號市文聯鄒岳漢收,并在書的扉頁寫明作者通訊地址、手機號。其書名、作者姓名和出版社、出版時間將作為新書出版信息列入年度選的“附錄”。
截稿日期:2020年10月15日。
(4)
感謝20年來讀者對本人編輯工作的關心、鼓勵;感謝20年來出版界,尤其是散文詩界的朋友們對我工作的理解、包容和支持!
熱衷于散文詩創作和理論研究且頗有實績的莊莊和游軍兩位,參與了本年度部分稿件的初選,希望今后有更多的年輕人能夠參與比較寂寞、繁雜而頗有意義的散文詩編輯工作。
2020,1,3于益陽
(五)附錄:2018—2019年度散文詩集出版及評獎信息
(一)年度重大事件、重要活動
◎2019年1月14日,《星星》詩刊在貴州茅臺鎮舉辦【全國散文詩人筆會】《星星》詩刊主編龔學敏、副主編李自國、干海兵以及周慶榮、姚輝、簫風、王幅明、劉川、卜寸丹、黃恩鵬等作家、散文詩人出席。其間舉行了散文詩優秀作品朗誦會。
◎2019年5月10-12日,【第四屆揚子江年度青年詩人獎·散文詩獎】頒獎儀式在蘇州昆山野馬渡文體中心舉行。江蘇省作協主席范小青,江蘇省作協黨組書記、副主席汪興國,江蘇省作協黨組成員、《鐘山》主編賈夢瑋等領導以及羅振亞、周慶榮、胡弦、李琦、宋琳、路也、亞楠、何平、谷禾、卜寸丹、李寂蕩、老鐵、陳人杰、劉年等來自全國的60名專家出席本次活動。本屆參評作者為1983年1月1日后出生的詩人,參評作品為2018年度在《揚子江詩刊》上發表的作品。
【第四屆揚子江年度青年詩人獎·散文詩獎】獲獎名單:徐源、朱旭東、張琳
◎2019年5月22日,香港散文詩學會會長【夏馬因病逝世】享年85歲。夏馬1997年開始擔任香港散文詩學會首屆會長直至逝世。任職期間創辦、主編《香港散文詩》季刊共出版50余期。同時領導組織編輯出版《香港散文詩叢書》《世界華文散文詩作家辭典》等,為香港乃至整個華文散文詩的繁榮發展作出重要貢獻。
◎2019年5月23-24日由河南省散文詩學會主辦、周口谷雨文化傳播公司、北京新思國學語文周口細得中心承辦的【第二屆“谷雨杯”全國散文詩大獎賽】在周口市頒獎會【主持人】王猛仁、王雨。
【一等獎】封期任《谷雨茶敘》【二等獎】李需、霜扣兒、王麗;【三等獎】風荷、林隱君、楊劍文、陳勁松、王琪、龐娟、欒承舟、耿永紅、小睫、王永純;另優秀獎50名。【本屆評委】王幅明、鄒岳漢、愛婓兒、王猛仁、邵超、李俊功、王雨。
獲獎作者封期任、李需、霜扣兒、王麗、風荷、陳勁松、龐娟、耿永紅、小睫、王永純、張萌、賈麗、黃曉夢和本地散文詩人霍楠楠、韓冰、張香以及頒獎嘉賓王幅明、鄒岳漢、馮杰、高旭旺、范恪劼、李俊功、林瓊等出席并參觀老子故里、羲皇故里等名勝。
◎2019年7月28日至30日,《散文詩》Baudelaire青年藝術家會客廳線下活動在湖南益陽啟動。此次活動22位省內優秀青年藝術家、10位特邀學者和120余位市內藝術家代表參加。
◎2019年8月12日,在評委會主持下公布
【第十二屆(2018年度)中國散文詩·天馬獎】獲獎名單:[山東]韓嘉川[湖南]葉夢[山東]陳茂慧[上海]劉慧娟[北京]司念[湖南]蘇啟平[廣西]龐白
【本屆評委】周慶榮、亞楠、鄒岳漢、卜寸丹、語傘[評委會主任]鄒岳漢
“中國散文詩天馬獎”是我國首個按年度評選且持續時間最長的散文詩作品大獎。該獎由散文詩學會新疆分會和伊犁晚報社共同舉辦。《伊犁晚報·天馬散文詩專頁》(月刊)自2007年創辦至2018年底歷經整12年,共出版140余期,同時舉辦了每年一屆的“中國散文詩·天馬獎”評選、頒獎、研討活動。由于《伊犁晚報》2018年底停刊,此為該獎項最后一次評選,也給這個立足西部、面向全國、為當代散文詩發展做出重要貢獻的獎項畫上圓滿句號。
【附:2007-2018歷屆“中國散文詩·天馬獎”獲獎總名單】(77名)
【首屆·2007年度】獲獎者5名:
[黑龍江]楊金玉[新疆]李凌[北京]靈焚[山東]欒承舟[北京]沉沙
【第二屆·2008年度】獲獎者10名:
[北京]黃恩鵬[新疆]堆雪[湖南]海葉[海南]倪俊宇[新疆]松齡
[安徽]周宗雄[廣東]黃金明[美國]姚園[四川]楊東[河南]曼暢
【第三屆·2009年度】獲獎者10名:
[北京]周慶榮[新疆]王族[吉林]郭野曦[香港]文榕[四川]李茂鳴
[青海]陳義蘇[重慶]唐力[山東]謝明洲[廣東]李松璋[廣東]鄭小瓊
【第四屆·2010年度】獲獎者10名:
[福建]林登豪[北京]愛斐兒[山東]張慶嶺[安徽]崔國發[四川]鮮圣
[浙江]沈珈如[重慶]金鈴子[福建]張道發[新疆]史松建[新疆]蔣小寒
【第五屆·2011年度】獲獎者5名:
[安徽]趙宏興[甘肅]花盛[北京]劉虔[上海]語傘[遼寧]劉川
【第六屆·2012年度】獲獎者5名:
[湖南]陳旭明[甘肅]任隨平[陜西]南小燕[新疆]彌唱[山東]清荷鈴子
【第七屆·2013年度】獲獎者5名:
[陜西]三色堇[四川]亞男[山西]盧靜[江蘇]周根紅[河南]李俊功
【第八屆·2014年度】獲獎者5名:
[河南]馬東旭[陜西]王琪[黑龍江]轉角[山東]陳亮[新疆]王信國
【第九屆·2015年度】獲獎者5名:
[重慶]楊犁民[山西]李需[湖北]謝克強[浙江]張敏華[新疆]支祿
【第十屆·2016年度】獲獎者5名:
[山東]英倫[新疆]青玄[安徽]許澤夫[遼寧]宋曉杰[黑龍江]冷雪
【第十一屆·2017年度】獲獎者5名:
[四川]干海兵[北京]藍格子[浙江]曉弦[河南]王猛仁[江西]黃小軍
【第十二屆·2018年度】獲獎者7名:
[山東]韓嘉川[湖南]葉夢[山東]陳茂慧[上海]劉慧娟
[北京]司念[湖南]蘇啟平[廣西]龐白
◎2019年9月29日《散文詩世界》與松潘縣人民政府聯辦的“最美鄉村·情系松潘”征文在四川省阿壩州松潘縣舉行頒獎會。中外散文詩學會副主席兼秘書長、《散文詩世界》主編宓月、副主席虞錦貴、當地政府領導以及獲獎者出席會議。獲獎名單:
【金獎】劉慧娟《陽光下的松潘大地》
【銀獎】阿貝爾、羅國雄、亞楠
【銅獎】冷吟、程東斌、馮艷華、聶沛、朝顏
【優秀獎】蘇欣然、徐東顏、王志彥、董喜陽等
◎2019年9月,著名散文詩人王猛仁獲《山東詩人》雜志社頒發的【第四屆(2018)《山東詩人》年度詩人獎】。
◎2019年10月10—13日,由散文詩雜志社、石嘴山市文聯主辦的【生態石嘴山 放歌新時代·第19屆全國散文詩筆會暨第10屆中國·散文詩大獎頒獎會】在寧夏石嘴山市召開。來自全國眾多省份的詩人代表章聞哲(女)蒲素平、田凌云(女)、易翔、許言木(侗族)、唐朝、沙飛、霜扣兒(女)、布木布泰(女,蒙古族)、孫詩堯(女,滿族)、王向威、白鴿(女,回族)、馬飚、田字格(女)、辰水、蘇卯卯、周鵬程、韓玉光、蘇啟平、康湘民、馬碩(回族)【大獎評委】周慶榮、馮明德、王幅明、蔡旭、亞楠以及石嘴山市領導、文藝界人士出席。其間舉行“新時代散文詩的發展與美學建設研討會”和系列采風活動。
【第10屆中國·散文詩大獎】獲獎者:葉夢、亞男
【中國·散文詩貢獻獎】獲獎者:簫風
◎2019年10月28-30日,由河南省散文詩學會、鶴壁市文聯主辦的【河南省散文詩學會第九屆年會】在鶴壁市西頂小鎮舉行。河南省散文詩學會會長王幅明、副會長王猛仁、李俊功、馮向東、張建國、郝子奇、葛道吉、徐慧根以及學會理事60余人參加。同時頒發【河南省散文詩學會首屆優秀成果獎】獲獎者:馬東旭、霍楠楠、范恪劼、孟令波、龐娟、張娜。
◎2019年11月23日,著名詩人、作家、學者、文字學家【流沙河在成都因病去世】享年88歲。他早年創作的散文詩組章《草木篇》導致他陷入一段坎坷經歷,也使其在中國現代散文詩發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流沙河1931年出生于四川金堂,本名余勛坦。主要作品有《流沙河詩集》《故園別》《游蹤》《臺灣詩人十二家》《隔海談詩》《臺灣中年詩人十二家》《流沙河詩話》《鋸齒嚙痕錄》《莊子現代版》《流沙河隨筆》《Y先生語錄》《流沙河短文》《流沙河近作》等。
◎2019年11月30日,【《散文詩世界》雜志社安徽編輯部成立暨全國散文詩作家走進“愛情隧道”采風座談會】在安徽肥東縣舉行。《散文詩世界》主編宓月、中國散文詩研究中心主任簫風、安徽省作協副主席洪放、《詩歌月刊》主編李云以及韋金山、郭翠華、王琪、唐朝、許高彬、許澤夫、夏寒、李俊功、蔡興樂等40余人出席。宓月向許澤夫頒發了“散文詩世界安徽編輯部主編證書”。
◎2019年12月7日,青島市文聯和青島出版集團聯合策劃出品
【《中國散文詩一百年大系》在青島市舉行首發式暨座談會】
該書由耿林莽領銜名譽主編,魏勝吉任編委會主任,王澤群任主編,韓嘉川、欒承舟任副主編。全書8個分冊:《風雨花路》(欒紀曾主編)、《遠古旅痕》(欒承舟主編)、《河山錦繡》(王亞平主編)、《都市情懷》(韓嘉川主編)、《鄉村民謠》(何敬君主編)、《摯愛情愫》(高偉主編)、《云錦人生》(霜扣兒主編)、《閑情逸趣》(雨傾城主編)。選入自1917年以來至今100年間近2000位作者的優秀散文詩作品。其涵蓋面之廣、篇幅之巨、入選作品之精萃諸方面都抵達了一個新的高度。參加座談會的還有孫書文、紀宇、王幅明、鄒岳漢、馮明德、黃恩鵬、李松璋、孫基林、王志清、陳勁松、香奴,以及青島市有關方面負責人徐冰、薛慶增、楊成舜、章芳、郭勝森、張曉林等。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高洪波、著名散文詩人耿林莽發來賀信,對本書的出版給予高度評價。發布會、座談會分別由青島市作協主席高建剛、顧問韓嘉川主持。
◎2019年12月30日,由中外散文詩學會主辦、中外散文詩學會上海分會承辦、上海山東商會小蘭亭文化藝術中心協辦的【中外散文詩學會上海分會年會暨《在城市的樓群中》新書發布會】在上海召開。中外散文詩學會上海分會副主席語傘主持會議;主席劉慧娟作工作報告;副主席王崇黨、秘書長清水,《在城市的樓群》主編趙遠遠和作者徐俊國、陳倉、任俊國、西厙、陸群、朵而、古銅、王迎高、楊瑞福、林溪等30余人出席會議。上海市作家協會黨組書記、副主席王偉,中外散文詩學會執行主席趙振元、副主席兼秘書長宓月、副主席桂興華和中國散文詩研究中心主任簫風等出席指導。
(二)散文詩刊、散文詩選集、理論集
◎2019年1月卜寸丹任《散文詩》執行主編,年底任總編輯,策劃2020年將在刊物開本(由大40開改為正21開)、欄目設置、傳播發行方式(融合讀、聽、視覺形象等多重媒體)等方面實行全面改版。
2019年9月25日,散文詩雜志社與上海證大喜馬拉雅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舉行音頻戰略合作簽約儀式,在《散文詩》雜志的音頻開發及傳播方式等方面展開全方位合作。此次簽約在國內傳統媒體期刊界尚是首創。2020年的《散文詩》將會是一本可視聽、可交流的融媒體新雜志,帶來閱讀方式與格局的徹底改變。
◎2018年10月,宓月全面接任《散文詩世界》主編并在欄目設置上實行大規模改版(欄目設置散文詩、詩歌、散文等多個板塊)。2019年底醞釀2020年作進一步的調整、改進。
◎2019年,由簫風主編的《湖州晚報·南太湖散文詩月刊》出版12期。
◎2019年1月,鄒岳漢應《天山時報》總編輯程煜邀聘(經原《伊犁晚報》總編輯亞楠引薦)主持對開大報《天山時報·散文詩月刊》第一期出版,每期占對開1版,全年出版13期。
◎2019年2月,由王慶任總編輯、馮明德任主編的《新時代散文詩》由貴州文化音像出版社出版。18開本,內頁126面。全部銅版紙彩印。刊載耿林莽訪談,以及耿林莽、耿翔、包玉平、韓嘉川、郭輝、倪峻宇等40余人的散文詩作品,打造包括文字、音頻、視頻、影像的融媒體,插頁以趙濺球水墨畫為主體。
◎《新世紀烏江作家文學研究》冉茂福主編,中國文聯,2019,1
其中編入“喻子涵研究”“冉茂福研究”“趙凱研究”“陳順研究”“侯立權研究”等有關散文詩人的專輯,以及喻子涵、黃永健、陳曉莉、劉慧娟、陳勁松等人有關散文詩的評論。
◎《貴州散文詩十家》(徐成淼、黃健勇、劉毅、喻子涵、秦連渝、趙俊濤、王鵬翔、周雁翔、李東華、牧之)苑坪玉、常彬主編,四川民族,2018,9版,2019,3第1次印刷。
◎《中外散文詩精品解讀》陳志澤著,作家出版社2018,12
書中含自魯迅起至當代的中國散文詩精品28篇、外國散文詩精品24篇,附錄“陳志澤與他的散文詩”14篇。其中大部分篇章曾經在《散文詩世界》的“佳作賞析”專欄刊載。
◎《詩是一場艷遇》馬亭華著,中國青年出版社2018年12月第1版。這是黑馬從事詩歌(包括散文詩)寫作生涯16年來的首部詩學隨筆。本書分為10章,376小節。詩人以獨特的領悟力和洞察力,提出了“詩是一場艷遇”“詩歌煉金術”“詩是一種修行”“詩的心學”等頗有價值的詩學論斷,具有較高的辨識度和原創力。
◎《百年女性散文詩選》王幅明主編,河南文藝,2019,1入選176位女性散文詩人。
◎《2018中國年度散文詩》王劍冰主編,漓江,2018,12
◎《2018中國年度作品·散文詩》鄒岳漢主編,現代,2019,1
◎《2018年中國散文詩精選》王劍冰主編,長江文藝,2019,1
◎《2018中國散文詩精選》王幅明、陳惠瓊主編,花城2019,1
◎《2018散文詩選粹》愛斐兒主編,北岳,2019,1
◎《中國年度優秀散文詩2018卷》楊志學、馮明德、郝子奇主編,新華,2019,4
◎《2018中國年度最佳散文詩選》龔學敏、周慶榮主編,成都時代,2019,4
◎《世界散文詩:在思想的隱喻里展開或釋放》黃恩鵬著,在《散文詩》上半月版2019年第5-9期連載。該文從經典文本創作的精神向度等7個方面“構建了一個流動、安全、有效的散文詩理論生態場域,凡8.7萬余字”。
◎【香港散文詩訊】2019年《中國流派詩刊》的“散文詩粹”專頁共發四期,收錄兩岸三地暨海外華人的散文詩作品計26篇(2019.1流派總第10期收錄漫漁﹑方向榮﹑禾素﹑劉正偉﹑雪迪﹑文榕﹑張世明七位;總第11期“散文詩粹·臺灣專號”收錄向明﹑張寶云﹑王厚森﹑董恕明﹑紀小樣﹑紀少陵六位;總第12期收錄土鵬翔﹑秀實﹑阮雪芳﹑向明﹑王建林﹑姚時晴﹑念念七位;總第13期收錄左右﹑鳳萍﹑陳雪梅﹑韓延曉﹑龐玉﹑洛芙六位)。(“香港散文詩創造社”秀實供稿)
(三)個人散文詩作品集(本年度及補遺)
◎《靜穆的焚燒》陳俊著,珠海,2005,9
◎《悲情城市》郝子奇著,河南文藝,2012,10
◎《夢中的紅嘴鳥》周本貴著,安徽工業大學,2017,7
◎《狂草》古銅著,河南文藝,2017,10
◎《遠去的人》蔣默著,四川民族,2017,11
◎《每一粒沙都有一個地址》姜文彬著,四川文藝,2018,5
◎《行吟與冰雕》陳俊著,團結出版社,2018,6
◎《劉虔的文學世界·邵陽文庫之一》16開精裝,光明日報,2018,7,1
選入作者至2013年底全部散文詩作品分四輯169題,另詩論34篇。
◎《唯有山川可以告訴》龐白著,漓江,2018,11
◎《穿過森林的河流》蔣默著,長江,2018,12
◎《高原上》封期任著,四川民族,2018,12
◎《詩醉西樓》夢南飛著,陽光,2018,12
◎《行走的樹》孫善文著,中國文聯,2019,1
◎《走近離遠》凌偉良著,上海文藝,2019,1
◎《朝來雨 晚來風》岳德彬著,四川民族,2019,3
◎《一個人的奧義書》蘇建平著,四川民族,2019,3
◎《溫柔的部分》張道發著,天馬,2019,5
◎《那些小事情》張稼文著,云南人民,2019,8
◎《內心圖像》王雅軍著,上海文藝,2019,8
◎《大地春色》(散文詩·攝影集)成春著,四川美術,2019,8
◎《萬物是你》(含230章純愛散文詩集)天涯著,寧波2019,10
◎《遠方的家園》任俊國著,成都時代,2019,10
◎《水云間》(21世紀散文詩叢第6輯)陳于曉著,河南大學,2019,12
◎《思想者的心靈之舞》岳徳彬著,團結,2019,10
【以下林登豪主編《福建散文詩八家》叢書8冊】
◎《太陽·花朵·魚》劉錦華著,團結,2018,10
◎《奔跑的巖石》陳海容著,團結,2018,10
◎《風就要掉下來》吳素明著,團結,2018,10
◎《在一首詩里彈響你》唐淑婷著,團結,2018,10
◎《快意為禪》蘇忠著,團結,2018,10
◎《花非花》李雪梅著,團結,2018,10
◎《一滴水的光輝》潘成佳著,團結,2018,10
◎《折疊:都市與山水》林登豪著,團結,2018,10
【以下蔡旭近著散文詩集四種】
◎《蔡旭寓言散文詩選》中國大地,2018,12
◎《動物與人的世界》蔡旭著,四川民族,2018,12
◎《保持微笑》蔡旭著,中國文化,2019,5
◎《爺爺在嬰國》蔡旭著,四川民族,2019,7
【以下曾冬以散文詩形式意譯古典詩詞的著作出版信息四則】
◎《唐詩素描》(發行百萬冊增值紀念版)曾冬著,湖南文藝2019,7
(入選當當文學24小時新書榜第2名,一周新書榜第5名)
◎《宋詞素描》(發行百萬冊增值紀念版)曾冬著,湖南文藝2019,9
◎《唐詩寫意》曾冬、張詩群著,長江文藝,2019,10
◎《宋詞寫意》曾冬、張詩群著,長江文藝,2019,10
(以上文均字均以正式出版物為準)
(六)寄語:一點希望
《2019中國年度作品·散文詩》日前已由北京現代出版社出版,實體和網上書店均有購。在今年疫情持續時間比較長的情況下,出版社和我們一起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克服種種困難,才使本書得以出版。作者樣書稍后將由出版社快件寄出。但出版社也面臨發行滯后的嚴峻局勢;為此,給長期以來關愛本書的廣大作者和讀者寄予一點希望:在自愿和有能力的情況下,及時地轉發以上出版信息,并踴躍購買、向朋友推薦、寄送本書,務使經過作者、編者和出版者共同努力取得的重要成果最大限度地發揮它應有的作用,并給予這個凝聚著我們共同心血的散文詩年度選本以光明而充滿希望的未來。(注意:有的網店購兩冊以上可免郵資。如網購,請不要忘了留下您切實而寶貴的評價哦。)
【附】主編簡介
鄒岳漢,中國作協會員,文學創作一級。1985年底創辦中國首家《散文詩》期刊任主編15年創建知名品牌;2000年起主編中國首部散文詩年度選至今已連續出版20卷,創建又一知名文化品牌。與王宗仁合編《新中國60年文學大系•60年散文詩精選》并撰寫該書前言。著有散文詩集《啟明星》《青春樹下》詩集《遠去的帆》及史論《中國散文詩發展史話》等多種。獲“中國散文詩重大貢獻獎”、“百年新詩編輯貢獻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