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說選刊》2020年第8期目錄
卷首語
庚子年仲夏端午,飛龍在天。一群乘風破浪的大爺,會同一隊披荊斬棘的小哥,清流激湍,追風逐浪,穿云擊空,嘯聚文壇。91歲筆耕不輟的將軍徐懷中,茶歇暫坐致敬自己70歲的賈平凹,69歲與往事干杯的劉慶邦,68歲在山楂樹下守望愛情的肖克凡,67歲唱吼癡迷信天游蘭花花的吳克敬,這樣一群所向披靡的“前浪”大爺,對陣由41歲徐則臣領軍的“后浪”精銳:李浩、鐘求是、陳倉、余同友、夏魯平、陳楸帆、鄭在歡……雖囿于疫情而禁足于室,然巍巍乎文氣蓋過崇山峻嶺;雖無絲竹管弦之盛笑傲芒果臺,但有一脈文心曲水流觴之詠續蘭亭。
徐懷中與徐則臣,年齡相差50歲,去年以《牽風記》《北上》同時登上茅盾文學獎領獎臺,本期又以《萬里長城萬里長》《虞公山》在刊中相聚。這是前浪和后浪的對弈,神思邈遠,文脈接通,筆盡意在。《萬里長城萬里長》是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喚醒植物人紅軍小號手的不是戰歌和流行樂,而是民間小曲孟姜女哭長城,由鄉音打通人類集體無意識,寓意悠遠深長。《虞公山》則把一個挖墳盜墓的故事,寫成了家族尋根的文化傳奇,則臣身姿伶俐,閃轉騰挪,出神入化,在歷史和現實、神鬼人之間自如穿梭穿越。這是他寫得最機智、最俏皮好看的小說——是不是各種獎都獲完了之后,作家的小說就會變得更好看些了呢?
賈平凹《暫坐》是他第二本書寫城市的小說。1993年《廢都》在《十月》雜志第四期發表上市時,筆者還是一名在學院路五道口書店排隊瘋狂搶購的文學女青年。30本雜志瞬間搶光,50萬冊單行本也立即告罄。回頭想來,他寫《廢都》時也不過才四十歲,正是則臣當下的年紀,真的是好年輕!在當時卻覺得他好老啊!老得不知生于哪朝哪代,老得就跟他工作室那些出土的壇壇罐罐渾然一體。如果說1993年的《廢都》刻意做舊,打造市井煙火的《金瓶梅》,那么2020年的《暫坐》就是有意成為《紅樓夢》了——《廢都》里的莊之蝶變成了《暫坐》中的羿光,周旋于西京十二釵之間,來來往往鶯鶯燕燕。結局是茶莊毀于一場突如其來的爆炸,落得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凈。從《廢都》到《暫坐》,有了風雅頌,尚需賦比興。從鄉村到城市,賈平凹終于在70歲之前把自己寫成了一部完整的文學史。
本期的兩個70后女作家吳君和馬淑敏,都是狠角色。吳君《六合街上》好人不得不強悍露出獠牙以自衛,全拜歹人和小人逼迫所賜;馬淑敏《尋找孫明月》設計的職場驚悚與吊詭遠勝過電視劇《隱秘的角落》。兩人對于人性幽暗的探索,都已經達到很深的段位。
目錄
短篇小說
萬里長城萬里長 徐懷中
選自《人民文學》2020年第7期
睡覺 劉慶邦
選自《作家》2020年第7期
虞公山 徐則臣
選自《芳草》(雙月刊)2020年第3期
瓦西里 鐘求是
選自《長江文藝》2020年第6期
四個飛翔的故事 李浩
選自《江南》(雙月刊)2020年第4期
霧嵐的聲音 夏魯平(滿族)
選自《民族文學》2020年第6期
六合街上 吳君
選自《上海文學》2020年第7期
長篇小說精選
暫坐 賈平凹
選自《當代》(雙月刊)2020年第3期
訪談 《暫坐》是一次“撐竿跳” 賈平凹 舒晉瑜
選自2020年6月30日《中華讀書報》
中篇小說
再見白素貞 陳倉
選自《十月》(雙月刊)2020年第4期
創作談 我喜歡它的慢和走走停停 陳倉
別有洞天 肖克凡
選自《芙蓉》(雙月刊)2020年第4期
拾臉 吳克敬
選自《長城》(雙月刊)2020年第4期
找呀找幸福 余同友
選自《清明》(雙月刊)2020年第4期
尋找孫明月 馬淑敏
選自《青年文學》2020年第7期
新銳小說家20強
本專欄與中國作協青年工作委員會合作
劇本人生 陳楸帆
選自《中國作家》2020年第6期
君子 鄭在歡
選自《雨花》2020年第6期
評論 可信度與戲劇效果 顧建平
微小說
滅毒 孫春平
天漏 周東明
手 天晴
中醫大夫 代應坤
小醫生 賈文
魔術師 蔡中鋒
撒手锏 范子平
搖搖床 王溱
柳暗花明 戴希
聽取民意 魯蘆
篇名書法 張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