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錄+編前語丨《安徽文學》2020年第9期
目 錄
決勝小康 奮斗有我
大灣村的脫貧樣本(報告文學) / 潘小平
在現實書寫中追溯歷史(評論) / 王連俠
書簽人物
余華隨筆小輯 / 余華
余華的世界與世界的余華(評論) / 解璽璋
中篇小說
快跑,月食 / 拖雷
春風又綠江北岸 / 何榮芳
短篇小說
暮年 / 梁爽
落地窗 / 郁小簡
美拉德反應 / 黎筠
帶爺爺回家 / 張慧謀
微篇小說
我在路上最愛你 / 郭莉萍
待我長發及腰 / 張海棠
下山 / 紅楊樹
公開課 / 張仁武
術與道
鑲嵌在恥感結構邊緣的物質記憶 / 翟業軍
散文精粹
黑豐隨筆二題 / 黑豐
兩地書 家國情 / 江雪
致巨河書 / 蒼耳
歲時記 / 李娟
鑲金詩卷
成都詞典(組詩) / 梁平
永恒(組詩) / 張曙光
向睡眠致敬(組詩) / 張建新
追趕一條小溪(組詩) / 津渡
譬如朝露(組詩) / 阿成
文學ABC
我和我的同桌(小說 ) / 劉雨楊
真實的眷念(評論) / 張錦江
校園文學的青春和青澀(評論) / 鄭立峰
編前語
天空與河流的祝福
讀完拖雷的《快跑,月食》,我忽然想起挪威作家漢姆生長篇小說《大地的成長》中的一段文字:
住在賽蘭娜的人有這么一種好運氣:每年春秋二季他們都可以看到成群結隊的灰鵝飛越荒野上空,還可以聽到它們在空中的咕咕叫聲——是那么興奮激動的談話。似乎在它們大隊經過的時候,天地都暫時停止不動了。下面人類的心靈里,不是會掠過一陣弱小之感嗎?他們重新去干活,但首先不得不緊吸一口氣,因為有些東西,有些來自天外的東西,跟他們談過了話。
當我們的辦事員小方和他的自閉癥兒子,停下了他們塵埃中的生活,去仰望天空中的月食,他們會不會也得到了安慰?因為,“有些東西,有些來自天外的東西,跟他們談過了話”。我很感動于小說中父子倆那一剎那的停頓與仰望。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文學,其實就是那些來自天外的東西,它可能是北歐的灰鵝在空中的鳴叫聲,也可能是當下中國某一處夜空月亮上的影子,如果,你聽見了,你看見了,你緊吸了一口氣,那么,祝福你,你獲得了文學的祝福。
《快跑,月食》是從庸常日子里仰首去尋找天邊外,而《致巨河書》則是低頭從一條現實與歷史交匯的河流里撒網撈魂。蒼耳是一個涉水者,一個傾聽者,他將整個身心都浸潤在皖河之中,某些時候,他成了這巨河的一部分,水書寫在水上,寫下他的沉思與猶疑,寫下他的迷惘與喟嘆。寫在水上的書信一定不會消逝,河流一定會在某一個夜晚,在某一處河灣,借著月色,拆封細讀。如果,你這時看見一群白色水鳥突然從河面上振翅飛起,那就是從巨河收到的長信里逃逸出來的一行行文字。那么,也祝福你,你獲得了河流的祝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