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文學》2021第2期目錄
短篇小說
入戲 畢星星
送流水 別 鳴
紅蓮 房 光
步履
倒立的云朵 苑 楠
涂色的過程 (創作談) 苑 楠
中篇小說
母馬 子禾
散文
1645,四進士(上) 周宗奇
楓林渡 傅 菲
《留夢集》瑣談 朱航滿
樹根會看見什么(外一篇) 陳寶全
視野
鄉村消逝的一種方式 袁 菁 夏 商
讀2020年《山西文學》小小說 楊曉敏
專欄
人性與現實的變異 韓欣桐
一片金黃大地 羅向東
漢詩
遲頓詩十首 遲 頓
黑色狂想曲(組詩) 老 井
榆木詩九首 榆 木
小小說
活成一棵樹的樣子 徐 東
琴師老裴 劉立勤
補臺 白龍濤
小鎮駱爺 孫 丹
羽毛球像什么 崔 立
將軍號 劉建超
非虛構
開行在1986年的個體客車 高定存
卷首語
回憶難免蹈虛挾私,神話過往,上了年紀更容易選擇性記憶。《入戲》一篇看到后來,也生怕遇見男女的不堪細節,刻意涂抹拔高個人的俗套。但不必擔心。近些年來,畢先生的文章口碑好,原因之一,就是他記得什么就講什么,經歷的事情不回避,也從不總結高頭講章,殘酷又溫情的時間他顧不上傷嘆,只是盡量往縱深處開掘,剝開云霧籠罩往事,錙銖必較,求得一個真相。《入戲》 是坦蕩回望,少男少女的懵懂心思,拿捏得體,盛滿歡笑的日子,飽含情致,即便是離別多年再見,人居然會變老的驚愕,蒼老的起伏,羞愧,他也照直錄出。作家又做過多年編輯,懂得裁剪的藝術。句子的選擇,層次的安排,他有他的取舍。淺淡幾筆刊鑿下來,看似尋常點染,往昔與此刻,愛的節制和體貼,猶如浮雕凸顯,自成動人世界。《入戲》的文本原是散文,作者也強調,事真,人真,地點也真,但“真”并不獨為散文所專有,或者說,三“W”框架里頭并不影響虛構呈現,而貫穿文本那股不動聲色的“騷”勁兒,則只有小說文體才能擔得起的。
上漲江水情勢逼人,搬遷過后,蘭溪礦區固體廢物正在清零,留下十幾號塵肺病人,還有孤老,紅線下逃難的生靈,終日與一河江水對峙。三峽移民搬遷工程浩大,《送流水》獨獨截取這么一段,信筆寫下“宇宙間一面小小的簇新鏡面”。江底的沉淪令人扼腕,蘭礦人怎么找到回家的路,更是揪著人心。小說寫得好看。好看不是說故事架構得如何離奇巧妙。單論段落開合承續,行文駢散交錯,全是漢語神氣,腔調頓挫,輕重緩急,擺布得當,斬截處響亮氣壯,委婉地方又干凈自然,字句聲色間隙,情感正在蓄積,生展。
時間長河中,似乎總有一些年份看上去特殊,比如1645年,這一年南明王朝覆滅,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卻已取得決定性戰役勝利。《1645,四進士》倒也無心分析歷史為何出現這樣的分野。史可法的死節,錢謙益的蒙羞,個人與國家的關系,他也慨嘆,隱隱遺憾的卻是,歐陸知識分子已經開始思想啟蒙,鉆研數學物理,中土儒生還要在忠君報國人心道義之間游移選擇。《開行在1986年的個體客車》寫多年前的晉西北交通,出行搭車艱難不提,競爭更是無序,混亂,野蠻生長,再對比當下,高速,高鐵,全面開花,四通八達,不到四十年,已然換了人間。科技重塑的不僅僅是生活,還有其他。由不得慶幸,我們趕上了這樣的時代。 (克海)

來源:山西文學
https://mp.weixin.qq.com/s/3g7MnVCsskfujCRElJQPW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