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不守舊 創新不忘本
——論劉蘭芳《康熙買馬》評書的藝術深耕
作者:高銀
“迎風而歌,踏浪起舞”,5月13日晚,“潮起北部灣”全國文藝名家向海行暨桂粵湘鄂四省區文藝志愿服務走進北海惠民文藝演出在銀灘潮雕廣場精彩上演,著名評書藝術家劉蘭芳的精彩評書《康熙買馬》壓軸出場。
聲震古今,以評為高。從語言特色上看,劉蘭芳繼承了評書“說、表、評、敘”的語言藝術。“醒木一響風雷動,折扇輕搖論古今”,只見她手執一把折扇,臺風穩健,神清氣爽,將一段彪炳千古的《康熙買馬》講得抑揚頓挫、高潮迭起,將觀眾自然而然地帶入特定的歷史環境中。不用道具,模仿馬蹄聲惟妙惟肖,擬聲擬形,張口就是畫面感、行動線、故事場;“一人多角、以聲傳情、以形動人”,表演有聲有色,活靈活現,時而鏗鏘有力、時而溫柔婉轉;通過抑揚頓挫的語調、生動的口技模仿以及精準的肢體語言,將康熙微服尋良駒的情節演繹得淋漓盡致,使聽眾如見其人、如臨其境、如沐春風、暢快不已。
在敘事結構方面,劉蘭芳遵循評書“扣子”“懸念”的傳統手法。以康熙買馬這一事件為核心,語言精彩絕倫,如“康熙抓韁在手,腳踩馬鐙,乘跨坐騎,馬蹄聲聲,狂風四起……”評書和貫口如珠落玉盤,一入場就抓住觀眾,臺下滿堂喝彩;同時層層設置懸念,如康熙為何要買馬?在買馬過程中會遭遇哪些困難?這些懸念就像一個個鉤子,緊緊抓住聽眾的好奇心,讓聽眾欲罷不能,迫不及待地想聽下一回,這種傳統的敘事方式極大地增強了故事的吸引力和可聽性,也傳承了評書藝術獨特的敘事智慧。精彩之處,評書戛然而止,不拖泥帶水,一尺臺,一把扇,裝文裝武就一人,精彩好似一臺戲。
守正創新,傳承發展。老段子中有新創新,劉蘭芳老師演出的評書小段《康熙買馬》,不忘本來,根據當代觀眾審美趣味進行演繹;面向未來,不斷改革創新;充分體現了“守正不泥古,創新不離根”曲藝藝術特點。道具就是一把扇子,所用技巧是評書的固有技法如貫口、口技等,主要人物康熙也是年代久遠的歷史人物,可以說沒有什么新奇之處。然而《康熙買馬》卻得到了觀眾的一致好評,為什么?“康熙換上便衣微服,悄悄離出皇宮到騾馬市去買馬。康熙怎么打扮呢,頭戴瓜皮帽,身穿灰色長衫,腰系絲絳(手拿折扇),在這塊兒(腰里面)戴了這么大個兒的翠牌。戴翠牌干什么呢?裝飾品!現在男人腰里頭有裝飾品,古代就很流行了(什么人掛什么)。武將,掛刀掛劍;文人呢掛筆袋、掛塊玉、掛塊翠;窮書生沒什么掛的,掛塊鐵、掛塊銅疙瘩。那么現在的小伙子腰里東西更多了,什么BB機、手機、MP3……那天我看有人掛個這么大個鬧鐘(觀眾笑),也不知道干什么?”“康熙一看,好啊!恩,不好。為什么,道路兩旁凈人吶。這么快的速度,撞了人怎么辦呢?那陣兒的馬是交通工具,相當于我們現在的小汽車。這個國家有明文規定,進城要限速,超速要罰款!這是我定的規矩啊,我別撞人呢。他一帶韁繩,吁!!!”“嗯,皇上也拍騾馬屁啊!”“康熙沖著老人喊,老人家請走好!老太太耳背聽不見,我替她說一句,我祝在座的各位:在人生的路途上,一路走好,一路順風!!!(祝各位在接下來的日子里一帆風順,二老健康,三星高照,四季平安,五福臨門,六六大順,妻賢子孝,八方進財,酒肉不缺,十全十美。百事可樂,千金易得,萬事如意!抬頭見喜,低頭撿錢!!!”等等,這些說書片段不僅超級搞笑、貼近生活,而且還緊扣當今社會熱點話題。開頭和結尾又結合北海實際,拉家常引入,問候語結束,所以才會引起觀眾的強烈共鳴。在演出中,她以馬蹄聲、狂風呼嘯等口技塑造出逼真的買馬場景,令觀眾仿佛親歷歷史現場,這種“無實物表演”的功力,既是對傳統評書“說透人情方是書”理念的傳承,也是對曲藝類非遺最好的傳承和弘揚。
源于人民,服務人民。劉蘭芳的藝術觀始終圍繞“源于人民,服務人民”展開,從藝66載,評書藝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劉蘭芳始終堅守“為人民抒寫、為人民抒情、為人民抒懷”的初心;扎根人民,扎根生活,把人民的需要作為評書創演的根本,與時代同頻共振;“從人民中來,到人民中去”,通過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的精品佳作講好中國故事、播好中國聲音;從中華文化寶庫中萃取精華,增強民族文化生命力,不斷推進文化自信自強,不遺余力地推動文藝事業實現更大發展,不斷增強人民群眾文化獲得感、幸福感。正如她所言:“評書人的使命,是用民族魂溫暖大眾的心,用故事的力量照亮時代的路。”
“一甲子曲壇耕耘,六十六載評古說今”。劉蘭芳1944年出生,著名評書表演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中國文聯榮譽委員、中國曲藝家協會名譽主席、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北京評書)傳承人。曾任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曲藝家協會主席、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1979年播講長篇評書《岳飛傳》,轟動全國。迄今為止,從藝六十六年,共演播了百余部評書,代表作有傳統題材評書《岳飛傳》《楊家將》《大漢劉邦》、現當代題材評書《陳毅傳》《楊靖宇傳奇》《抗聯英雄傳》等。2005年,《劉蘭芳評書精選》榮獲第五屆中國“金唱片獎”;2019年,被授予“中國非遺年度人物”和“70年70人·杰出演播藝術家”稱號;2020年,榮獲“中國文聯終身成就曲藝藝術家”稱號。此外,她還獲得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五一勞動獎章、中國曲藝牡丹獎、百花迎春獎、人民藝術家、突出貢獻藝術家、全國德藝雙馨終身成就獎等多項榮譽,她的評書平均每年演出200場,累計演出里程超過一百萬公里。
評書《康熙買馬》是評書藝術守正創新、傳承發展的典范;守正不守舊,創新不忘本,既保留了傳統評書的精髓,又融入了時代元素,展現了曲藝的強大生命力;她的藝術實踐告訴我們,真正的藝術必須扎根人民、服務人民,唯有如此,評書這一寶貴的文化遺產才能代代相傳,永葆生機,在新時代煥發更加絢麗的光彩。
作者簡介:高銀,藝術身份:中國曲藝家協會會員、中國通俗文藝研究會會員、內蒙古作家協會會員、內蒙古文藝評論家協會會員。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
純貴坊酒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