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與你撞身取暖,今后的日子,我要習慣忍受孤寂”,近日,“陳超離世百日追思會——詩人、評論家陳超人品、文品論壇”在河北省作家協會舉行,詩人、《詩刊》常務副主編商震的一句話令不少人熱淚盈眶。
去年10月31日凌晨,河北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陳超不幸離世。其老友、中國作協主席鐵凝稱,陳超的離世是中國文壇的巨大損失。陳超祖籍河北鹿泉,1958年10月27日生于太原。1982年畢業于河北師大中文系并留校任教。生前為河北師大文學院教授、博導,兼任北京大學中國新詩研究所特聘研究員、河北省作協副主席。陳超從1980年代的《中國探索詩鑒賞辭典》開始,就一直跟隨當代詩歌創作的前鋒,為新詩探索做出了重要的貢獻。他憑借詩學論著《生命詩學論稿》、《打開詩的漂流瓶》、《當代外國詩歌佳作導讀》、《中國先鋒詩歌論》以及詩集《熱愛,是的》等,先后獲得莊重文文學獎、魯迅文學獎等大獎。
本次追思會由河北省作協黨組提議舉辦,河北省作協詩歌藝委會、河北省作協創聯部承辦,《詩刊》雜志社常務副主編商震,河北省作協副主席、省作協詩歌藝委會主任郁蔥,中國作協創研部研究員霍俊明等省內外詩人評論家等五十余人出席。他們分別談到了各自與陳超交往的經歷,對陳超的人品、詩品以及他的藝術成就給予高度評價。商震用“撞身取暖”來形容他和陳超的相處,“撞在比你熱量更高的人身上才能取暖,陳超就是比我身上熱量更高的人。”郁蔥表示希望詩歌評論家們認真研究陳超詩學的價值,也希望詩人們珍視生命、踏實寫作,創作出真正意義上的大作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