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談725 | “詩歌細讀的可能性”

活動介紹
當代詩歌晦澀難懂”是許多讀者的直觀感受。面對詩人的復雜編碼,讀者如何解碼?是否需要很多的藝術與知識的儲備?一首詩是否值得讀者如此大費周章?或者應該將謎題視作邀請與挑戰,也許在耐心的解詩過程中,詩人與讀者才共同完成了詩歌的創作。
幾位來自北大中文系的詩歌研究者將攜《在北大課堂讀詩》來到單向空間,共同討論詩歌細讀的可能性,嘗試增進對當代詩歌的了解。
春暖花開,這一個下午,讓我們靜心讀詩。
活動詳情
(大悅城店)單談727| “詩歌細讀的可能性”
嘉賓:洪子誠、吳曉東、臧棣、姜濤、冷霜
時間:2015年4月19日(周日)14:00-16:00
地點:單向空間•大悅城店
地址:朝陽區朝陽北路101號朝陽大悅城5F-42(悅界新區)單向空間(地鐵6號線青年路站B出口)
電話:010—85528651
主辦:北大培文、單向空間
嘉賓介紹
洪子誠,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著有《中國當代文學史》《中國當代新詩史》(合著)、《問題與方法》《1956:百花時代》等。
吳曉東,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著有《象征主義與中國現代文學》《記憶的神話》《從卡夫卡到昆德拉》等。
臧棣,北京大學中文系副教授,詩人,出版詩集《燕園紀事》《風吹草動》《新鮮的荊棘》等。
姜濤,北京大學中文系副教授,詩人,著有《新詩集與中國新詩的發生》《鳥經》(詩集)。
冷霜,北京大學中文系博士,中央民族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教師,詩人。
來源:臧棣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