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南歸
蘇州大學/繆君妍(第五屆全國高校征文大賽散文組二等獎)
自回到蘇州便陷入了一種忙碌的節奏,臨近畢業前的五月里太多的瑣事縈繞在心頭——實習鑒定、畢業登記、中期查重、論文答辯、考試甚至于尚未確定終點的畢業旅行都會成為影響我心情的因素。
下午,微信不停地響著,黎子、行楊、黃宇、王悶悶的文字似乎讓那幾天的記憶愈發的鮮活了起來,莊凌在朋友圈里上傳的合影讓記憶瞬間倒回了那個初見的午后,也許我真的應該整理一下關于那些人、那些事、那些日子的記憶。
江南的梅雨時節,雨說下就下,一下便是幾日的纏綿。今天的雨來的突然,早上還是陽光燦爛、萬里無云,下午天色便突然暗了下來,風起云涌,一如我啟程去北京的那一天。打著傘走在回宿舍的路上,雨水打濕了褲腳,貼在身上,微涼——好像五一的那個黃昏,拖著行李的我初到北京,走在風雨中的王府井街頭的樣子。作為一個南方人,或許我的心中真的曾經有過一個關于北方的夢,堅硬的風,漫天的沙,剽悍的人,來到北京這個夢在雨里似乎遠了。
在那一群小伙伴里最早認識的是朱燦,不知道是因為蘇大還是因為文學我們在網路上認識了,很抱歉一直沒有把那篇散文發給你,不是因為忘記而是因為那篇散文從寫完到發出我猶豫了很久,改過很多次,卻從未給任何人看過。因為寫這篇文章的初衷來自于張愛玲《對照記》里的一句話:“我沒趕上看見他們,所以跟他們的關系僅只是屬于彼此,一種沉默的無條件的支持,看似無用,無效,卻是我最需要的。他們只靜靜地躺在我的血液里,等我死的時候再死一次”。
這份涼薄的深情是應該在血脈里靜靜地流淌的吧,曝在陽光下總顯得淡了。
很多的相遇都是不期而遇,相遇之前的群里是熱鬧的,天南海北、不曾謀面的大家靠著虛幻的名字去構想彼此的模樣,似乎有了更多的期待。入住賓館的那一天我見到了我的舍友——莊凌。北大的頒獎禮上,這個換上了一襲紅裙的短發女子遠遠地站著便感染了一方天地,你總說你和我們比起來老了,作為大四的我表示很憂傷。老去不是一種時間的痕跡,而是一種蒼涼的心態,你的詩歌那么年輕那么美,作為詩人的你又怎么舍得老去。一同度過的兩夜,我躺在床上,在北京的黑夜里聊了許多,或許沒人知道第一夜隔壁的喧鬧聲里有我們細碎的低語,第二夜晚歸之后是更晚的漫聊,沒有主題、漫無目的、想哪說哪,有認同、有差異,在彼此間慢慢消化。我的記性不算太好,說過的話、聊過的天會隨著時間逐漸淡去,但認識你、子凡、黎子是一種幸運,在大學四年的尾巴上找到了一些同樣懷著夢想的人兒,在遠離熟悉的生活的遠方談文學、談理想,平平淡淡,真實自然。
那天清晨,我走得匆忙,北京早高峰的地鐵很擠,憋在胸腔里不曾說出口的道別一如這篇遲到的回憶:再會有期!
我不知道該用什么樣的語言來形容臨行前的那一晚趙智老師邀請的喝茶,雖然原本預計的喝茶最后變成了喝湯。理想、偶像、文學、未來,很遠也很近的話題。我還記得我說我的偶像是張愛玲和梁衡,雖然梁衡應該算不上廣為人知,但他的《覓渡,覓渡,渡何處?》和《青州說壽》令我著迷。火鍋的沸騰蒸騰起了太多的水汽,氤氳著,有一種圍爐夜話的感覺,很好。走在回去的路上,我拉著子凡的手,邊走邊微仰著頭,夜漸漸深了,霓虹少了,我居然在北京的夜空看見了明亮的星!
想不到,在來之前有太多的想不到;舍不得,在走之后有許多的舍不得,或許這些想不到與舍不得正是我這次北京之行最大的收獲。三天的時間不足以讓我深入地認識每一個人,但卻記住了你們的名字和模樣,無論是一直不見其人的朱燦、紅裙翩躚的莊凌、開朗溫柔的子凡、天馬行空的黎子、來去匆匆的許晨舟、口音極具辨識度的陳行楊······從此翻開那四卷厚重的書,我似乎感覺到熟悉的人在試圖訴說著什么,那是很奇妙的感覺。
頒獎禮、晚餐、座談、錄影,很多不曾有過的經歷在短短的3天里一一成為我生命中的一部分,時間的短暫讓一路行色匆匆,直到分別才發覺時間過得真快。2015年5月7日9:44,我回望車窗外遠去的北京南站,輕聲告別。封閉的車廂、微涼的空氣、窗外飛速劃過的風景,北京在我的身后逐漸的遠去。前一夜三四個鐘頭的淺眠并沒有過多地影響了我的精神,三天里發生的人和事在腦海里閃回,初到北京的那一場大雨淋濕的衣衫鞋襪早已干透,細雨黃昏的那一次降旗只記得灰暗的天空下那一抹血一樣的紅,北大富麗堂皇的報告廳里大家的笑臉定格在最燦爛的一瞬間,夜晚結伴走過的北京街頭忘不了的是靜靜的夜里的低聲呢語和遠方霓虹······總覺得很難說再見,因為每一次的再見之后都是不知歸期的等待,一年年就這樣春華成秋碧,大多數的等待到最后無疾而終。
沒想到重逢來的這么快,今天收到了劉不偉老師的詩集,淺黃綠色的封面,簡潔而溫暖。翻開之后匆匆掃過尚未來得及細看,幾首小詩讀下來不知為何莫名想到了陳黎,于是翻箱倒柜尋找陳黎來學校開講座時送的小冊詩集,只盼忙過五月有充足的時間一一細讀。
對于詩,我懂的真的不多。
親愛的小伙伴們,如果有時間,歡迎來蘇州,最好是秋天,那時的蘇大最美。
(原諒我的遲到,因為瑣事紛繁、因為太多回憶需要整理,幸而及時補上,不算辜負那段特別的北京之行。夜深了,論文還沒改完,我還得繼續~~)
2015.5.8 23:36
寫于蘇州的夜雨里

(作家網編輯安琪編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