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網

首頁 > 文壇動態 > 正文

那個愛我們的人去了一一悼張惟


那個愛我們的人去了
一一悼張惟
文/吳爾芬
 
一個作家,可以靠作品傳世,也可以靠品格傳世。在閩西,有一個作家終身都在“當官”,先是文化局長,然后是文聯主席,接著是作協主席,末了是文學院長當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就是張惟。也因此,張惟一輩子也封了難以計數的副主席、副院長、理事、院士,上到張勝友、張志南這些牛人,下到我等升斗小民。很多人嘲笑張惟熱衷于封官許愿,卻忽略了此事的意義:當一個文人落魄到只剩下這些虛銜的時候,虛銜就可能是他生命的安慰,也可能是他創作的動力。這讓我想起一件事:有一年廈門作協中秋博餅,我第一個到場,他們嘲笑我說:“不就一條毛巾、一管牙膏,犯得著這么早來嗎?”這些一個中秋節要博餅幾十次的達官貴人不會理解,作協博餅于我卻是唯一的一次,我當然非常看重。同樣的道理,當一個閩西作者在社會上沒人理睬、成為精神孤兒的時候,張惟就是他唯一的靠山。張惟收留了多少無家可歸的流浪兒,這是閩西以外的作家很理解的。
 
這就成了一個奇觀,當邱濱玲在微信群上寫詩悼念張惟的時候,廈門的青年作家卻在問:張惟是誰?
 
是啊,張惟是誰?張惟是紅土地文學的旗手,是閩西文化的元氣,是一代清流領袖,是默默愛我們的那個長者。說起張惟的作品,當然難逃他們那一代人的局限;說起張惟的為人,從閩西出來的人沒有不交口稱贊的,哪怕偉大如舒婷、先鋒如北村、尖銳如朱大可、影響如謝有順。
 
張惟的風范在于,你可以反駁他、嘲諷他、挖苦他,他都一笑而過,那種包容,尤如父母對不懂事的孩子。20多年前的一次筆會上,我和江小魚為首的青年派與張惟、陳元麟、俞兆平為首的長老派產生激烈的沖突,我們年輕氣盛,說了許多過頭話,言語越過了文學的范圍,直指人身攻擊。其實話一出口我就后悔了,出來撒尿的時候我對自己的褲襠說:吳爾芬你就是個傻逼,啥也不懂。翌日早餐我提心吊膽觀察張惟和陳元麟,發現他們根本沒理我,這才安下心來。
 
張惟對我的改變是言傳身教的,也是難以言表的。那年成立冠豸山文學院,我提名了20個副院長,被縣長謝小建批評為不嚴肅,后來砍到10個,謝縣長還是嫌多。我跟謝縣長說了一句話,他就理解了,我說,“這些人需要副院長的頭銜。”其實都是跟張惟學的:既然不損己,為什么不利人呢?
 
今天,已經是昨天了,我主動要去外甥的家里吃晚飯。我外甥開著豪車,住上海市中心200平方的房子,我這個窮舅舅根本無力幫他什么。但我堅持要去看看他的家,看看他的兩個兒子,就是在精神上不要讓他孤單,他高大上的家,除了父母,還有舅舅來過。這就是一件事。細細想來,也是跟張惟學的。
 
此刻,為了不妨礙同房睡覺,我坐在上海延安飯店衛生間的馬桶蓋上,一邊垂淚一邊在手機屏幕上寫字。我想,張惟的離去意味著什么?閩西文壇的旗手倒了,誰能擎起張惟手中的大旗呢?黃征輝嗎,資源似乎不夠;劉少雄嗎,資歷好像不夠。其他文人要嗎忙自己的事,要嗎自私自利,當然有些我也不了解。確切的一條是:那個愛我們的人走了,我的父母之邦成了一片失愛的天空。
 
                                        2015-05-14

 
 
[關于張惟]
 
張惟,1932年出生,福建龍巖人。自幼隨父母從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回國。抗日戰爭勝利后考入龍巖縣初級中學(龍巖一中前年),1947年5月在《閩西日報》發表處女作《童年》、《后盂道上》。建國前夕,他參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閩粵贛邊縱文工團。1956年由華東軍區文化部調總參裝備計劃部任參謀。7 月在《解放軍文藝》發表散文《蘆溝橋畔》,開始了系列散文創作。1959年出版處女集《蘆溝橋畔》。同年在《北大荒文藝》發表揭示大躍進中浮夸風的中篇小說《第一書記上馬記》,作品被打成“右傾機會主義大毒草”,老作家聶紺弩題詩《懷張惟》稱之“絕世文章惹大波”。1964年回到福建省委宣傳部文藝處工作,翌年出席全國青年文學創作積極分子代表大會。“文革”下放閩西勞動,結識了本地和廈門知青文學作者。他毅然主編永定縣級文學刊物。鄧小平復出后,由老干部主持龍巖地委工作,他調任龍巖地區文化局創作組長并兼地委紀念古田會議50周年創作辦公室副主任。粉碎“四人幫”后,很多省下放干部紛紛返回省城,而張惟卻堅持留在閩西,在紅土地上深情地耕耘,為閩西的文學創作盡自己的努力,培養和造就一大批閩西文學青年。為閩西紅土地散文的繁榮,作出了他自己的貢獻。他創辦了培養大批青年作家的《閩西文叢》(前身為《閩西文藝》);并主持與福建人民出版社合作出版散文集《毛主席在閩西》,詩集《古田頌》,被選送西德法蘭克福國際圖書博覽會。1979年出席全國第四屆文代會。

1980年出任龍巖地區文化局局長、文聯主席,兼地委黨史辦主任,被授予福建省勞動模范。他和陳耕合作,創作拍攝了閩西的第一部電影《血與火的洗禮》。1980年第11期《人民文學》發表《夢秋白》,當時,張惟在構思這篇散文的時候,瞿秋白還在受歷史誤解之中。這篇作品使閩西散文終于走進了中國文學的最高殿堂,它標志閩西歷史紅土地散文的走向成熟和更高成就。

1982年9月,第二部散文集《雁行集》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體現了作者各個不同歷史時期的創造特色。1985年他創立了閩西電視制作中心,拍攝了《追尋》《陳毅請客》,并在中央電視臺播出。繼而張惟自己創作了電視劇《大地的兒女》(合作)、《閩西大暴動》《龍川情》;主持改編拍攝臺灣小說家瓊瑤作品《夜朦朧,鳥朦朧》,受到了海內外觀眾的好評。

進入九十年代,張惟散文創作碩果累累,《覓蹤訪史錄》和《人間不了情》由海峽文藝出版社出版。作家在作品中,常常把閩西作為起點,輻射全國,乃至世界。他時時不忘自己是紅土地的兒子,所以在作品中總是流露出對大地的自豪情懷,這就是作家作品中的“故鄉情結”。作家還創作出版了閩西第一部的史詩式長篇小說《中央蘇區演義》(文化部文化藝術出版社、1994年出版),獲福建省第九屆優秀文學獎。

1996年10月“紅土地的今天”叢書之一報告文學集《紅飄帶的今天》由鷺江出版社出版,12月,再次作為紅土地作家代表,出席中國作家協會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充分體現了作家的筆耕成果和在全國的影響。隨之而來的1997年,作家出版社出版《張惟散文自選集》和他策劃的“紅土地文學叢書”第一輯五部作品,把閩西后紅土地文學創作推向了高潮。是年,福建文學院、廈門文學雜志社和龍巖市文聯、閩西作家協會聯合舉辦“張惟文學創作50周年研討會”,中國文聯黨組書記林默涵、原福建省委書記項南、老將軍王直和黃薇、郭風、何為、孫紹振、舒婷等著名作家、詩人致賀,張勝友、侯秀芬、應錦襄、方彥富、沈世豪、張冬青、陳元麟、謝春池、蘇浩峰、陳耕、陳小培等全國作家、教授、名編輯到會發言。這不僅是張惟個人的光榮,而且極大地提高了紅土地文學在全國的知名度。縱觀張惟的散文,它以敘事見長,兼有人物情節。著名評論家蘇浩峰在評論張惟的散文時認為“運用不事雕飾的筆觸,勾勒簡潔而粗獷的線條,在宏大的時空背景下塑造形象、創設意境。其作品呈現的是一種意趣特別濃烈并兼得情趣和理趣的壯美。”“通過主觀心靈和客觀物像的勾連融和,便造成其慷慨豪邁的藝術氛圍和激蕩人心的藝術效果。” 張惟是當代紅土地文學主要的奠基人,是紅土地散文代表,也是紅土地散文創作成就最高者之一。

1997年之后和進入21世紀,張惟創作了著名的傳記文學《愛國者王源興》,在海外華僑華人世界產生巨大的影響。張惟的散文創作也更見活躍和深刻、凝煉,思想上、藝術上有新的突破,如見諸于《新華文摘》的《從閩西到北京》,《散文天地》的《龍津兒女》,《作家文摘》的《逝水無痕痛依然》等,堪稱佳篇力作,正收入作家出版社的《張惟散文》專卷出版。他是中國作家協會會員、福建省作家協會全委委員、華東師大兼職研究員、閩西大學客座教授。尤為難能可貴的是,他在離休后繼續致力于提攜文學新人,推動地方文學事業的發展。他創立閩西文學院,主編《龍》文化叢刊,并在2002年閩西作家協會第五屆代表大會上,眾望所歸,繼續當選為主席。在他的主持下,新近又有《紅土地散文選》和閩西紅土地文學叢書出版。
 
 
 
編者按:
從福建作協林秀美微信讀到吳爾芬悼念張惟老師的文章,了解到張惟老師的為人,很感動,特轉載到作家網以便讓更多朋友緬懷閩西文壇旗手、好人張惟。在福建時曾和張惟老師見過數面,未及深交。感謝吳爾芬動情的筆觸為我們描寫了這一個真實的張惟。斯人已逝,萬古流芳。
                                                                (安琪)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一区中文字幕在线电影网| 啊灬啊别停灬用力啊老师在线| 久久人妻AV中文字幕| 色久综合网精品一区二区| 成人αv在线视频高清| 人妻va精品va欧美va| 18gay台湾男同亚洲男同| 日韩高清国产一区在线| 国产**aa全黄毛片| 9lporm自拍视频在线| 欧美一级日韩一级| 国产乱子伦精品视频| √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8下载| 欧美视屏在线观看| 国产日韩欧美综合| 中文字幕在线播放一区| 特级无码毛片免费视频尤物| 国产男女猛烈无遮挡免费网站| 久久久久99精品成人片欧美| 男女同房猛烈无遮挡动态图|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爽爽| 久久久久久a亚洲欧洲aⅴ| 真实的和子乱拍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 久久婷婷是五月综合色狠狠| 福利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肥老上视频| 久久99中文字幕| 激情图片在线视频| 国产成人免费手机在线观看视频 | 十八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无码无遮挡骂过| a级毛片在线播放| 最新更新国内自拍视频| 别揉我胸啊嗯~| 亚洲色图综合在线| 快猫官方网站是多少|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人成下载| 美日韩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区免费视频| 中文乱码人妻系列一区二区| 欧美国产日韩a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