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逢在“無止境”的“第二空間”
——“藍色東歐”新書發布暨東歐詩歌研討會在京召開
5月29日,“相逢在‘無止境’的‘第二空間’——‘藍色東歐’新書發布暨東歐詩歌研討會”在北京舉行。會議由首都師范大學中國詩歌研究中心和花城出版社聯合主辦。
中國作協副主席、書記處書記、詩人吉狄馬加,首都師范大學中國詩歌研究中心主任趙敏俐、副主任吳思敬、孫曉婭,《花城》主編、“藍色東歐”叢書策劃人朱燕玲,花城出版社編輯室主任、“藍色東歐”叢書策劃人孫虹,《第二空間》譯者周偉馳,《無止境》譯者李以亮,以及張清華、歐陽江河、王家新、張檸、高興、汪劍釗、周慶榮、樹才、敬文東、西渡、張桃洲、于慈江、瀟瀟、安琪等著名詩人和學者出席了會議。吉狄馬加、趙敏俐、朱燕玲分別為大會致辭,會議由《世界文學》主編高興和中國詩歌研究中心副主任孫曉婭主持。
大型東歐文學叢書“藍色東歐”,是花城出版社重磅打造的國家出版基金資助項目,入選“十二·五”國家重點出版規劃。叢書由東歐文學專家、《世界文學》主編高興擔任主編,計劃引進20世紀以來東歐文學精品100部,匯集眾多享有國際聲譽的作家,如卡達萊、克里瑪、赫貝特、米沃什、布拉加、赫拉巴爾、萊姆、扎加耶夫斯基等。“藍色東歐”第一輯于2012年出版,受到了社會各界文學愛好者的佳評。2014年至2015年,“藍色東歐”推出第二、三輯,再度引起讀者熱議。最新出版的第三輯為讀者帶來了米沃什詩集《第二空間》(周偉馳譯)和扎加耶夫斯基詩集《無止境》(李以亮譯)。
與會嘉賓共同研討東歐詩歌的文學成就,并對兩位著名波蘭詩人米沃什和扎加耶夫斯基其人其作進行了深入地討論。部分與會嘉賓朗誦了兩位詩人的代表作,大會在熱烈的氣氛中圓滿結束。
合影。
前左起:張清華,周偉馳,歐陽江河,高興,趙敏俐,吉狄馬加,吳思敬,王家新,李以亮,朱燕玲。
后左起:孫虹,劉淑玲,敬文東,慕白,于慈江,瀟瀟,周慶榮,孫曉婭,安琪,汪劍釗,張桃洲,張檸,孟慶澍,西渡,羅廣才,樹才。
會場。
附錄一:
[會議日程]
主
主辦單位:
時
地
主
孫曉婭(首都師范大學中國詩歌研究中心副主任)
一、研討會第一單元(9:00—9:30
1、中國作協副主席吉狄馬加致辭
2、首都師范大學中國詩歌研究中心主任趙敏俐致辭
3、《花城》主編朱燕玲介紹“藍色東歐”新書情況
二、研討會第二單元(9:30—12:00
三、研討會第三單元(12:00—12:30
1、詩歌朗誦
2、總結發言:吳思敬(首都師范大學中國詩歌研究中心副主任)
3、會議合影
[附錄二]
“藍色東歐”叢書簡介:
“藍色東歐”譯叢囊括東歐百部經典文學作品,作為現當代東歐文學一次整體性的巡禮,“藍色東歐”叢書規模之大、覆蓋面之廣、發掘度之深,都是國內出版界前所未有的,因而被納入“‘十二•五’國家重點出版規劃”、2012年度國家出版基金資助項目。
“藍色東歐”是我國第一套直接以“藍色東歐”命名的大型引進版文學叢書。本叢書由東歐文學專家、國內著名的外國文學刊物《世界文學》主編高興任主編,聘請國內一流翻譯家為各冊的譯者(李玉民、余中先、楊德友、張振輝、劉星燦、易麗君、徐偉珠、趙剛等),集中選擇了20世紀東歐地區杰出作家的具有藝術性、思想性與時代性的作品,以小說為主,適當考慮優秀的傳記、散文和詩歌。譯本盡量從原文譯介,也包括從英語和法語等權威版本轉譯。除正文文本外附加延伸閱讀如總序、作品及作者介紹、著名評論文章、相關作品附錄等,以求全面、清晰、立體化地將作品原貌呈現給讀者,讓國人領略東歐文學如同藍色大海般迷人的文學魅力。
對于東歐文學,中國讀者向來有著極為親切的感覺。早在20世紀初,著名作家李石曾、魯迅、周作人、周瘦鵑等就是東歐文學翻譯和介紹的先驅。“五四”以后,東歐文學在我國一個多世紀的時間里經歷了三起三落的坎坷命運,最近一次的沉寂發生于20世紀80年代末東歐劇變之后至今。盡管過去我國譯介了不少東歐文學作品,但總體上來說遠遠不夠,還存在著許多明顯的問題:譯介不夠系統,存在許多空白點,選題有時過于強調意識形態,等等,都使得東歐文學譯介留下了諸多遺憾。
如今,“藍色東歐”叢書計劃從東歐各國現當代文學作品出發,強調藝術性、思想性,以每年一輯或兩年三輯的速度出版。10年之內,以求達到出版80-100本的規模,基本將東歐各國現當代以來的優秀文學作品囊括進來,達到整體性、藝術性、思想性、專業性與可讀性協調統一的精品水平。這樣不僅能深入系統地翻譯和介紹如卡達萊、博羅夫斯基、克里瑪、赫貝特、萊姆、舒爾茨、米沃什、萊姆、塞弗爾特、赫拉巴爾、埃里亞德、凱爾泰斯等名家經典,還可以不斷發現、推介優秀的新生代作家作品。“藍色東歐”叢書既填補了我國東歐文學出版史上的空白,又匯集了當今中國東歐文學翻譯隊伍中的精英,為讀者提供一套優秀的文學譯本,為繁榮豐富我國文化市場的多樣性做出貢獻;同時還為外國文學研究提供最廣泛、最權威的優秀文本,為增進我國與東歐各國的友好文化交流盡一份綿力。
花城出版社“藍色東歐”系列,希望借助亞得里亞海之風、波羅的海之潮,多瑙河之波,在快餐式閱讀泛濫、功利粗糙的商業出版盛行的當下,倡導閱讀經典、鼓勵“深閱讀”,帶領讀者領略東歐民族獨特的魅力以及東歐文明的精髓。
二、“藍色東歐”概況
第一輯
2012年,“藍色東歐”第一輯正式隆重出版,主推阿爾巴尼亞作家伊斯梅爾·卡達萊的三部代表作品。具體書目如下:
1.《石頭城紀事》[阿爾巴尼亞]伊斯梅爾·卡達萊著李玉民譯
2.《誰帶回了杜倫迪娜》[阿爾巴尼亞]伊斯梅爾·卡達萊著余中先譯
3.《錯宴》[阿爾巴尼亞]伊斯梅爾·卡達萊著鄒琰譯
4.《石頭世界》[波蘭]塔杜施·博羅夫斯基著楊德友譯
5.《權利之圖的繪制者》[羅馬尼亞]加布里埃爾·基富著林亭、周關超譯
6.《羅馬尼亞當代抒情詩選》[羅馬尼亞]盧齊安•布拉加等著高興譯
第二、三輯新出圖書詳情:
1、《第二空間——米沃什詩選》(“藍色東歐”第3輯)
作
譯
出版日期:2015年5月
定價:24.00元
內容簡介:
《第二空間》是米沃什的遺作,在他去世那年出版。寫作時,詩人已九十歲上下了。這無疑打破了葉芝、哈代、沃倫的紀錄。在詩集里,詩人追憶歷史,緬懷亡人,向往天堂,一如既往地表現了對民族以至人類命運的關注。與此同時,他對自己的靈魂進行了無情的剖析,坦陳自身的缺陷,尤其是在面對宗教問題時產生的困惑,顯示出大詩人的氣度和胸懷。
2、《無止境——扎加耶夫斯基詩選》(“藍色東歐”第3輯)
作
譯
出版日期:2015年5月
定價:45.00元
內容簡介:
亞當·扎加耶夫斯基,波蘭極具國際影響的詩人、小說家、散文家。1960年代成名,是新浪潮派詩歌的代表人物。2004年獲諾斯達特文學獎。米沃什稱贊“歷史和形而上的沉思在扎加耶夫斯基的詩中得以統一”。
本書精選了亞當·扎加耶夫斯基1970—2002年的詩歌,是一部濃縮的經典詩集。他的詩歌風格簡潔、樸實,富于思想色彩,善于把日常生活陌生化,在熟悉的處境中揭示新意,帶來各種令人驚奇的效果。
3、《我的瘋狂世紀(第一部)》(“藍色東歐”第2輯)
作
譯
出版日期:2014年11月
定價:49.00元
內容簡介:
伊凡·克里瑪是捷克當今文壇最為活躍的作家,他與哈維爾、昆德拉并稱為捷克文壇的“三駕馬車”。本書是克里瑪少年時代至中年時代的回憶錄,約從1937年寫到一九六七年。在克里瑪筆下,生活看似波瀾不驚,卻隨著國家命運而跌宕起伏。
書中,克里瑪回憶了被德國納粹關押在集中營里的恐怖記憶,以及二戰結束后,捷克斯洛伐克所面臨的社會主義發展問題與文學創作現狀。作者的經歷和回憶視角都相當獨特,用捷克式的冷靜幽默和質樸自然的語言,思考了社會的發展與人的本質,以及兩者的關系。
4、《花園里的野蠻人》(“藍色東歐”第2輯)
作者:[波蘭]茲比格涅夫•赫貝特
譯
出版日期:2014年10月
定價:37.00元
內容簡介:
赫貝特是波蘭大師級詩人,是諾貝爾文學獎的重要候選人之一。他的作品被翻譯成世界近四十種語言出版,獲得波蘭白鷹勛章以及二十余個文學獎項。本書是詩人研究歐洲文化三部曲中的第一部,歷經三年多問世;是在大量閱讀的基礎上游歷歐洲,對歐洲尤其是法國和意大利的建筑、美術、宗教進行尋幽探勝的成果。書中糅合了歷史、哲學、藝術、文學等各方面的知識元素。作者信馬由韁厚積薄發,對筆下的每一處遺址、每一個景致、每一個人物、每一件史實,都進行了精神和現實的深度交叉造訪、探尋和寫作,為我們呈上了一部歐洲的人類文明進化史,其中涉及法國的遠古洞窟壁畫、古希臘神廟、法國和意大利的古城、教堂的修建及其建筑藝術、一系列畫家及畫作,信息量大,富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和藝術內涵;《基督教阿爾比派、宗教裁判官和游吟詩人》和《為圣殿騎士團辯護》兩篇無關藝術,均是講述歐洲宗教派性斗爭的長篇隨筆,透露了許多鮮為人知的內幕,言之灼灼,理據相依,充滿個人洞見和思想的智慧。
5、《帶馬嚼子的靜物畫》(“藍色東歐”第2輯)
作者:[波蘭]茲比格涅夫·赫貝特
譯
出版日期:2014年10月
定價:27.00元
內容簡介:
赫貝特是波蘭大師級詩人,是諾貝爾文學獎的重要候選人之一。他的作品被翻譯成世界近四十種語言出版,獲得波蘭白鷹勛章以及二十余個文學獎項。本書是詩人研究歐洲文化三部曲中的第二部,是他經過五次造訪、大量閱讀,歷時二十多年的積累之后,對荷蘭的歷史、地理、經濟、政治、文化、習俗,尤其是美術創作尋幽探勝的成果。
6、《海上迷宮》(“藍色東歐”第2輯)
作者:[波蘭]茲比格涅夫·赫貝特
譯者:趙剛
出版日期:2014年10月
定價:29.00元
內容簡介:
赫貝特是波蘭大師級詩人,曾是諾貝爾文學獎的重要候選人之一。他的作品被翻譯成近四十種語言出版,獲得波蘭白鷹勛章以及二十余個文學獎項。
《海上迷宮》是赫貝特的美學隨筆集。赫貝特游歷歐洲重要的歷史遺跡和美術博物館,擦拭歷史的塵埃,探索古希臘和古羅馬時期的文明歷程。書中糅合了歷史、哲學、藝術、文學等各方面的知識元素。作者信馬由韁,思緒滂湃,對筆下的每一處遺址、每一個景致、每一個人物、每一件史實,都在精神上進行過無數次的造訪和探尋,為我們呈上了一部詳述歐洲人精神家園的文化經典。
《海上迷宮》中所收的7篇散文,既有希臘的游記,也有并不與古希臘直接相關的內容。例如《伊特魯里亞人的故事》和《拉丁語課》,分別記述了古羅馬的起源和羅馬對歐洲大陸的征服。
《海上迷宮》是一本尋找歐洲精神家園的旅游手冊。每一個想探究歐洲文明的游客,在開始自己的現實之旅或精神之旅之前,都應該認真讀一讀這本書,它將為讀者帶來一次美學知識的蕩滌,從而獲得靈魂的適意。
叢書特色及看點
1.
該項目已被納入“十二五”國家重點出版規劃,國家出版基金資助項目。
2.
全套叢書計劃出版80-100本,均是東歐當代經典作品,90%是全新引進的版權,為現當代東歐文學一次整體性的巡禮,印刷精美,內容質量上乘,具有極高典藏價值。
3.
入選作家均為享譽東歐的文學代表人物,如已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米沃什等作家;以及卡達萊、克里瑪、扎加耶夫斯基等諾貝爾文學獎熱門提名人。
4.
包括:余中先(著名翻譯家)、李玉民(著名翻譯家,首都師范大學教授)、張振輝(著名翻譯家,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研究員)、楊德友(著名翻譯家、山西大學外語系教授)、趙剛(學者、翻譯家、北京外國語大學歐洲語言文化學院院長)、劉星燦(著名翻譯家)、易麗君(著名翻譯家)等國內一流翻譯家。“藍色東歐”譯文信、達、雅,極具沖擊魯迅文學獎翻譯獎的潛力。
5.
近年來諾貝爾文學獎多次由東歐作家獲取。繼南美文學之后,東歐文學有望成為下一輪文學熱潮源頭。目前我國國內對東歐文學出版物的引進出現“斷層”,同類競爭者少,正填補了市場空白。
6.
第一輯首發式上受到翻譯家陳眾議、葉廷芳、李玉民、余中先、張振輝、蘇玲、趙剛,著名詩人、翻譯家樹才,著名批評家張檸,著名詩人、散文家、畫家車前子等學術界、文學界人士等專家好評。
7.
因為歷史的原因,多數中年知識分子對東歐都會有一種親切感與懷舊情緒。
8.
在東歐多國上千部文學作品中,去蕪存菁,選譯近百部精品之作,是文學與翻譯領域的雙重精品。
9.媒體關注:
第一輯出版后已受到《新京報》、《中國新聞出版報》、《新華書目報》、《北京青年報》、《文學報》、《中華讀書報》、《文藝報》、《深圳特區報》、《羊城晚報》、《南方都市報》、《中國圖書商報》、網易、新浪、鳳凰網等30多家媒體的關注與報道。
(作家網編輯安琪編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