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華:小記童慶炳老師

北京師范大學文藝理論學科領軍人物 童慶炳先生
小記童慶炳老師
文/余華
記得畢業后有一次去看望童慶炳老師,坐在北師大他的家里,當時師母健在,高高興興地沏茶端水果,師母總是高高興興的樣子,童老師總是微笑的樣子,師母說話聲音高低起伏,童老師說話聲音從來是平靜的。那一次童老師講起環境對人的影響。童老師說他上大學時是一個嚴謹的學生,他的一個關系很好的同學有些自由散漫,童老師看不慣,經常批評這個同學。大學畢業后,童老師留校任教,這個同學參軍。很多年以后,童老師成為名教授,這個同學當上了軍長,兩人再聚時,這個同學變得很嚴謹,他看不慣童老師了,批評童老師自由散漫。童老師微笑著說了這個故事,不加任何評語。這就是童老師的風格,教書做學問時童老師字斟句酌,邏輯嚴密,觀點清晰;生活中的童老師從不指指點點,只是平靜地說出一件一件事情。
童老師治學五十五年,他的想法和觀點是在不斷變化之中,但是有一點是不會變的,就是寬容和尊重不同的意見。1990年的時候,童老師讀到我的第一篇論文學的文章《虛偽的作品》,他在課堂上毫不吝嗇地贊揚了這篇文章,雖然他并不同意其中的一些話,但是不妨礙他對這篇文章的喜愛。童老師對待學生像父親一樣,前年我去看望他時,他提到一個還在監獄里的學生,他說起曾經對這個學生說,你沒有工作,我的收入雖然不多,但是養活你沒有問題。結果這個學生非常生氣地說,童老師你是在侮辱我,我寫文章在香港、臺灣發表掙來的錢比你多。我在1993年辭去浙江的工作定居北京以后,童老師為我操心,當時程正民老師是北師大中文系主任,童老師和程老師做了學校方面的工作,想把我調入北師大中文系教書,后來是我自知教書不行,主動知難而退,辜負了童老師和程老師的美意。
作為童老師的學生,我深受其益,要說的話太多,兩段小記在此表達我對童老師的感激之情。
2013年9月25日
(余華,當代著名作家)
北師大文學院童慶炳教授因病醫治無效不幸于2015年6月14日晚去世,終年79歲。
童慶炳,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文藝理論學會顧問。曾獲北京十佳教師,全國模范教師,北京市優秀共產黨員等一系列榮譽稱號。莫言、嚴歌苓、余華、劉震云、于丹等國內知名作家,均為其學生。昨晚于丹在其微博上發布先生去世消息:“剛確認,北師大文藝理論學科領軍人物童慶炳先生辭世。我們讀書時,老師上的課歷歷在目,對于真善美,老師有信仰,愿意用生命去捍衛。他的聲音清晰而沉靜,一個有信念的人才會這樣毫不含糊地說出真話。童老師不畏上不攀附,一介書生,錚錚鐵骨,受過老師恩澤的弟子們,當不負先生,傳承良知,童老師千古。”
來源:嚴彬微信
作者:余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