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龍門詩會在洛陽舉行

詩會現場

詩會現場
2015年6月16日晚,龍門山下,伊水之濱,細雨蒙蒙,由中國詩歌學會主辦,洛陽師范學院承辦的第二屆龍門詩會在洛陽師范學院新校區拉開帷幕。
來自中國詩歌學會的程步濤、大衛,臺灣的鄭愁予、綠蒂,香港的吳美筠,澳門的姚風,詩人余秀華等受到了學子們的熱烈歡迎。這一刻,洛陽師范學院充滿著濃濃的詩意。
詩會現場五彩繽紛,氣氛異常熱烈,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詩意的笑容。先由學生朗誦了在場詩人的作品,隨后詩人也登臺分享了自己的寫作經驗和心路歷程。
姚風的一首《馬頭琴》開始了詩會的序曲,接著,軍旅詩人程步濤的《回聲》、香港詩人吳美筠的《獨眼》、大衛的《某一個早晨突然想起了母親》等10多首著名詩歌,先后被師生聲情并茂地朗誦。
《回聲》是一首軍旅詩歌,詩人程步濤講述了自己創作這首詩的背景,并分享了自己參加戰爭的體驗。
《獨眼》的作者香港女詩人吳美筠從女性角度談論了創作詩歌的感受,并說:“詩歌可以擁抱我們的快樂和痛苦。”
著名詩人余秀華則在現場給大家朗誦了自己來洛陽路上所作的新詩《這樣就很好》。余秀華還談了自己和詩歌的故事,她說,詩歌不能改變自己的生活,卻能讓自己對生活充滿信心。
第二次參加龍門詩會的臺灣詩人綠蒂也現場分享了自己的詩歌創作歷程,并說做一個詩人是他這輩子最不會后悔的事。
鄭愁予先生現場朗誦了自己的代表作《錯誤》,并和學子們分享了詩歌創作和朗誦的技巧與心得,最后又朗誦了專門為龍門詩會創作的長詩《龍門》。
對一個詩人來說,最有詩意的事,是在雨中創作詩歌,在雨中朗誦詩歌。在詩意氛圍的感召下,有師生現場即興創作,即興朗誦。
中國詩歌學會副秘書長大衛說,中國詩歌學會將在下一步推行“詩歌進校園”活動。2017年是新詩百年,2016年是洛陽師范學院建校百年,希望中國詩歌學會和洛陽師范學院聯合起來,借百年大慶之際推廣“詩歌進校園”的系列活動。從校園開始,讓每個人都能擁有一份詩意的生活。
詩會結束后,洛陽師范學院的學子依然戀戀不舍,圍繞在詩人身邊,留影簽名,以作紀念,大家談詩歌、說人生。天空飄落著細雨,一切顯得那么詩意和美好。
作者:鐘詩會
來源:龍門詩會組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