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偉發(fā)、丘樹宏等省市領導出席(余兆宇/攝)
中新網(wǎng)中山7月11日電 (冒韙 陳彥儒) “有很多文人先后到過澳門,在文學創(chuàng)作中留下了‘澳門印象’,”11日下午,澳門作家湯梅笑與二十余位中國知名作家到訪中山日報社,在參加“一帶一路文學對話”時,湯梅笑重點提及澳門文學與海上絲綢之路的關系。
本次活動由中山市政協(xié)、中山日報社等單位主辦。當天,湯梅笑在與廣東省政協(xié)副主席梁偉發(fā)、中國作家出版集團管委會副主任艾克拜爾、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qū)文聯(lián)副主席董立勃、陜西省文聯(lián)副主席高建群、廣東省文聯(lián)副主席程揚、廣東文學院院長熊育群、《絲綢之路》雜志社社長馮玉雷、香港作家唐至量等嘉賓交流時,重點介紹了明朝著名戲劇家湯顯祖與澳門的淵源。
據(jù)介紹,葡萄牙人在十六世紀中期在澳門建村落建教堂。萬歷年間,湯顯祖因為批評時政,被神宗貶到廣東徐聞縣,他在南下途中到訪過澳門,并通過翻譯了解澳門情況。
澳門之行沖擊了湯顯祖的思想觀念,促進他對現(xiàn)實進行思考,湯梅笑指出,《牡丹亭》第二十一出“謁遇”里,柳夢梅來到澳門(香山澳)多寶寺,這是該劇本情節(jié)的重要轉(zhuǎn)折點。
湯梅笑在會場推介了幾首湯顯祖留存的有關“澳門印象”的詩篇《香澳逢賈胡》、《聽香山譯者》、《香山驗香所采香口號》等。
“不住田園不樹桑,珴珂衣錦下云檣。明珠海上傳星氣,白玉河邊看月光。”湯梅笑點評稱:“這些詩反映了當時澳門的風物人情及華夷貿(mào)易,成為最早的澳門文學及記載澳門中西交往的歷史文獻。”
湯梅笑在總結(jié)時透露,澳門文化局正在籌建澳門文學館,澳門基金會委托中國作家出版社出版澳門文學叢書,期待澳門文學在“一帶一路”戰(zhàn)略下展現(xiàn)特色。
“絲綢之路是人類歷史上,迄今為止最重要的一條道路……”艾克拜爾、熊育群、高建群、唐棟、揚子、鄭萬里等嘉賓紛紛暢談絲綢之路的歷史價值和與之相關的文化現(xiàn)象。
著名詩人、中山市政協(xié)主席丘樹宏接受采訪時說:“昨天的絲綢之路如何傳承?今天的絲綢之路怎樣振興?帶著這些疑問和思考,我們籌劃了‘元一杯·揚帆天下尋訪海上絲綢之路活動’,挖掘古代絲綢之路對于今天的現(xiàn)實意義。”據(jù)了解,“一帶一路文學對話”即屬于該系列活動。
來源:中新網(wǎng)
時間:2015年7月11日
作者:冒韙 陳彥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