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網

首頁 > 文壇動態 > 正文

鹿特丹國際詩歌節紀事

鹿特丹國際詩歌節紀事

郭金牛/文
 
3月4日,我像往常一樣,漫不經心地打開電子郵箱,收到了一封來自荷蘭的英文郵件,由于我不懂英文,于是在線簡單翻譯了一下,原來,荷蘭“鹿特丹國際詩歌節”主席巴斯科沃特曼向我發出邀請,邀請我參加第46屆詩歌節。這完全出乎意料之外,荷蘭鹿特丹國際詩歌節在全世界享有盛譽,有“世界三大文學盛會”和“頭號國際詩歌節”之美譽,是當今世界上規模最大、歷史最久、聲譽最高的國際詩歌節。從1970年創始以來,共舉辦了45屆,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國的近2000位詩人與會。聶魯達、布羅茨基、帕斯、沃爾科特等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著名中文詩人北島、楊煉、西川、翟永明等詩人都曾獲邀參加鹿特丹國際詩歌節。由于鹿特丹國際詩歌節歷年的參加者中多有獲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和詩人,鹿特丹國際詩歌節又被譽為“通向諾貝爾之路”。
當日,我將郵件轉發給在德國的詩人楊煉,得到詩人楊煉的確認。他說,他向“鹿特丹國際詩歌節”主席巴斯科沃特曼推薦了我的詩,另,他還在回復的郵件里向我透露另一個信息,德國波恩大學漢學家顧彬翻譯了我的6首詩,這些翻譯是應德國著名思想、文化雜志Lettre International邀請而做的。這是我的詩歌第一次以整體性進入歐洲德語區。
 
“鹿特丹國際詩歌節”在我沒有準備的情況下就來了。這對于我來,太過突然,讓我感到有些“茫然”和“惶惑”,當然這些“茫然”和“惶惑”是激動、甜蜜而快樂的。我將參加詩歌節這個郵件又相繼轉給了深圳作協駐會副主席于愛成老師及《寶安日報》王國華老師和記者吳春華,并在最短時間內在《寶安日報》上發表了《郭金牛受邀參加鹿特丹詩歌節》消息報道。
 
從3月4日至6月5日出發前,詩歌節策劃者穆爾及楊貝克及卡佳小姐就關于參加詩歌節事宜總共通信多達33封,他們不厭其煩地為我安排簽證、機票及解答各類疑問。
 
我從詩歌節組委會了解到,世界著名詩人之一的德國桂冠詩人Durs Grünbein也會參加這次詩歌節,他曾在英譯詩集《龐大的單數》讀到我的詩,非常欣賞,組委會將安排我與他在詩歌節會面。我個人非常期待這一時刻的到來。
 
我是6月6日下午從深圳出發的,7日凌晨從廣州白云機場坐上飛機,經過12個小時漫長的飛行,到了荷蘭阿姆斯特丹機場。但由于我的手機不能撥打外國電話,聯系不到我的翻譯范璐怡小姐,而鹿特丹詩歌節接機人員打給我的電話講的是英語,在電話里我們無法交流,因語言不通,我被困在機場。后來,深圳市作協駐會副主席于愛成安排人將我從阿姆斯特丹機場送到鹿特丹亞特蘭大酒店。當時,送我到達酒店的朋友也是荷蘭人,不懂中文,我無法填寫英文入住表格,也是同樣的原因,我又在酒店里困了4個小時……鹿特丹國際詩歌節主要是邀請世界各國一些知名詩人,大家一起聚會,參加一些主題活動。這些主題活動有詩人作品朗誦、研討、訪談和簽名售書等。
 
6月9日11時30分,我鹿在特丹城市劇院大廳見到詩歌節策劃人之一的Mirthe Smeets與“鹿特丹國際詩歌節”主席巴斯科沃特曼,他們邀請各國詩人在亞特蘭大酒店頂層集會,詩歌節主席首先向全世界各國與會詩人隆重介紹的不是詩人,也不是本屆詩歌節組委會,而是工作人員,顯現了鹿特丹詩歌節的人文價值觀。集會中,巴斯主席與我聊了起來,我們聊到中國的網絡詩歌及中國眾多民間的詩歌獎,比如北京文藝網國際華文詩歌獎,金迪詩歌獎,中國詩歌流派網,在中國深圳,“打工詩歌”這一文學現象從深圳寶安擴散到全國。深圳也有很多詩歌活動頻頻開展,比如“第一朗讀者”詩劇場跨界演繹,深圳書城“深圳晚八點”定期全民參與,及“舊天堂書店”不定期舉行民間詩歌朗誦會等。各國詩人們對深圳不可思議的文化現象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向與會的各國詩人介紹說,曾在中國的北京大學給我頒過北京文藝網國際華文詩歌獎,很喜歡我的詩。
我的詩歌寫作真正起緣于北京文藝網,我而與巴斯結緣也起于北京文藝網。
 
巴斯主席說,今年大陸官方也向組委會推薦了數名優秀中國詩人候選,但鹿特丹詩歌節還是秉承了推薦與自由挑選這一傳統,從翻譯到國外優秀漢詩作品中,最終選到了我。他個人非常欣賞霍爾頓先生翻譯的我的詩歌。他說,中國有很優秀中文詩人,比如北島、楊煉、西川、翟永明等人都曾邀請參加了“鹿特丹國際詩歌節”。期間,他還問我認不認識去年參加詩歌節的中國詩人胡續東,我說不認得,但我知道他在中國是很著名的青年詩人。當我聊到詩人楊克時,他立即說,這個詩人我知道,詩人楊煉曾多次贊賞過他,是中國著名詩人之一。
 
鹿特丹詩歌節期間只售書不贈書,詩人如果看到自己喜歡的書籍,得自己花錢購買。
 
6月9日16時,在鹿特丹城市劇院,參加鹿特丹國際詩歌節的各國詩人自帶書籍展示。此行,除了自己的《紙上還鄉》,我還攜帶了鄧一光《你可以讓百合生長》、楊爭光《從兩個蛋開始》、李蘭妮《曠野無人》、南翔《1975年秋天的那片楓葉》、鐘二毛《一陣風》、龐貝《滾塵馬》、秦錦屏《這么旺的火,也燒不熱個你》,以及深圳詩歌大展《面朝大海》、《深圳三十年新詩選》及于愛成文學評論等十多種,主要是參加交流活動的時候,展示給外國作家看,盡管鄧一光、楊爭光、李蘭妮等早已為國外所知。
 
6月9日19時,各國詩人會集在鹿特丹城市劇院大廳。本屆詩歌節整個亞洲或華語詩人只有我一個人參加,因為語言障礙和對世界詩人知之甚少,我無法與來自世界各國的詩人們進行交流。從翻譯范璐怡小姐的解說中我得知,被邀請的詩人大都是來自有來歐洲、拉丁美洲和南美的詩人,比如德國、挪威、智利、津巴布韋、比利時等,我發現他們彼此都能親切地交流,用荷蘭語、英語、德語等,只有我一人孤獨地發呆。好在德國詩人Durs Grünbein及時出現了,在鹿特丹城市劇院大廳,他好像認識我一樣直接走到我面前,我們像老朋友重逢,握手言歡,翻譯范璐怡小姐是名畫家,畢業于鹿特丹美院,懂中、英、荷、德四國語言,她有著深厚文學素養,在我言及中國古典詩歌及現代詩歌時,她的翻譯非常給力,使我與Durs Grünbein在交流詩歌的過程中,精采、通暢而愉快。范璐怡小姐是鹿特丹國際詩歌節主席巴斯的助理,她對中荷文化交流有很大的熱情,并一直向巴斯介紹中國,以及發生在中國南部城市深圳的“打工詩歌”現象。巴斯表示有興趣到深圳作進一步的交流。
 
晚上八時,開幕式上,我用母語朗誦了自己的詩作《木工部的性敘事》。盡管大多數人都聽不懂漢語,但他們仍然通過閱讀和打在大屏幕上的翻譯稿認真地讀著、聽著,并投以熱烈的掌聲。我不懂英文、荷蘭語,無法評判翻譯得如何,但從朗誦現場熱烈的掌聲來判定,觀眾反響非常熱烈。我想,他們的掌聲并不僅僅是因為被我的詩打動了,更多的是來自于對詩歌的尊敬。當然,在這之前,他們已經得到詩歌節組委會專門為每個詩人印刷的詩歌小冊子,里面的詩都翻譯成了荷蘭語和英語。
 
荷蘭是一個充滿文化藝術的國度,人們熱愛藝術,我看到鹿特丹詩歌節活動雖然每場都需要購票,但場場爆滿。他們當中,有很多人喜歡中文詩,有許多荷蘭觀眾與我合影留念。6月11日14:30,荷蘭一名畫家邀請我去畫廊朗誦詩歌。在畫廊,他們手上拿著從鹿特丹城市劇院拿到的宣傳小冊子,上面印有我的10首詩。這些不知名的人們,端坐在畫廊,聽我用漢語朗讀我的詩篇,然后一起聊一些有關詩歌話題,時間過得很快,一小時過去了,我們要分別了,分別前,大家一起愉快留影。
 
 
6月11日20:30,鹿特丹城市劇院詩歌朗誦,簽名售書。
 
詩歌節開幕式上,主持人介紹了我時,引用了著名詩人楊煉和青年評論家秦曉宇相關評論:“郭金牛是一位寄居他鄉的流浪詩人,一位輾轉于工業中眺望田園的抒情詩人,一位不無幽默感的哀歌詩人。郭金牛的詩,同時具有當代中國現實和當代中文詩歌的雙重典型意義。不訴諸社會性喧囂,卻用真切、鮮活、極具個性化的詞句,向我們敞開了一個無聲者的世界:宛如二十一世紀中國社會的一只‘鉆孔’,深入到廣袤無聲的地下,使我們得以從多個角度窺見當代中國最龐大辛酸的主題:農民工的生涯,和他們的內心。郭金牛經驗的普遍意義和極端性,不僅在于他背井離鄉近二十年輾轉廣東各地換過多個工種的滄桑打工史,更在于他的鄉土情結、與生俱來的浪漫精神、普通人的七情六欲,以及“另外一個人民”(郭金牛語)的樸素情懷,在坎坷、復雜、悲涼的底層經驗的打磨熬煉下,逐漸形成了一種十分特別的靈動、尖銳、一詠三嘆的語言風格。郭金牛用這種時而破碎突兀時而哀婉悠長的語言為廣大的命運的同路人立言,也給世界提供了探索中國之謎的血肉線索,以及回歸古往今來連接真人生和真語言的詩歌血緣。”
 
詩歌節組委會給我安排了幾個重要環節。此前,鹿特丹國際詩歌節國際網站記者Mirthe Smeets提前做了采訪,發布在這個詩歌節的網站上。此次詩歌節現場出現了有關我的平面宣傳,多媒體影像宣傳,作品推介,詩人詩歌研討會,簽名售書,記者采訪等。荷蘭《人民日報》、《360》雜志、華人《聯合時報》都分別以整版方式報道了我及中國詩歌。其中《360》用了三個超長版面。
此次詩歌節,我一共有10首詩參與其中,分別是瑞士蘇黎世大學的傳媒系主任盧卡謝德勒和學者馬克思翻譯的7首詩:《在外省干活》《工地上,想起一段舊木》《打工日記》《離鄉地理》《662大巴車》《十畝小工廠》《第十二個月的外省》,荷蘭的翻譯家布來恩霍爾頓翻譯的《木工部的性敘事》和《重金屬》,以及美國詩人莫楷翻譯的《紙上還鄉》等共10首。
 
因為我不懂外語,無法評說各國詩人的詩作,每場活動下來,主要是各國詩人主動找我交流,比如俄羅斯詩人Philip Nikolayev。他說,我的詩讓人驚訝,這種白描式、紀錄片式詩歌書寫,直接、短促、有力、直抵人心;澳大利亞詩人Lionel Fogarty說我的詩新奇獨特,讀后具有超凡的震撼力;德國著名詩人、德國最重要文學獎畢西納獎獲得者Durs Grünbein評價說:“我被詩人郭金牛的詩作《重金屬》的強韌以及《羅租村往事》的豐富想象所震驚,此人兼具狂野的幻想力和對一切生存‘搏斗者’的悲憫,他或許是我所讀到當代中文詩歌具有大情懷的道義或擔當者。對于我來說,郭金牛的作品是獨一無二的。”西班牙詩人Harkaitz Cano將我拉到會場安靜的一角,說他喜歡中國的古典漢詩和現代詩,希望與我及其他中國詩人有更多的交流。從各國詩人熱烈的掌聲與真誠交流來看,我相信他們各種形式的表達,充滿了對中文詩喜歡和欣賞。此次詩歌節,對中文詩歌有相當程度的重視。
 
令我想不到的是,很多荷蘭華人也關注到這個詩歌事件。荷蘭駐華大使陳旭及其夫人張文慈通過組委會翻譯拿到了我的詩集《紙上還鄉》。從鹿特丹的詩歌節海報,華人們得知有中文詩人從中國大陸來,紛紛購票來觀看。6月12日,我在城市劇院大廳參加朗誦前,就被來自香港大學的交換生蘇晞欣攔住了,她說她來自中國香港,很高興能在鹿特丹參加中國詩人的詩歌朗誦會。另外,我在荷蘭嘉頓酒樓吃飯時,酒樓華人老板拿著《聯合時報》上一整版有關我的詩歌報道和相片問我,這報紙上報道的是不是你?在鹿特丹活動期間,華人畫家謝泉畫,荷樂網總裁羅明及周歆丹,東道足球校長李春,華人張仲文、張凡等都拿到了我簽名的詩集《紙上還鄉》。
 
這次參加鹿特丹國際詩歌節的經歷特別美好。世界雖然廣大,我們每一個人只能生活在一隅。人類通過藝術進行精神上的追求,以對生命、對自由、對人性體察有著通“神”之處,可以穿越國籍膚色種族,哪怕他是工作生活在流水線、工地或監獄,仍然可以叩寂寞以求音,或聆嘉聲而響和,或追問、或懷疑、或思想。詩及其他藝術,都是美好的事物,我們都可以按照內心向世界說出自己的聲音。詩歌節期間,我是愉快的,與主席巴斯、楊貝克、莫爾特、范璐怡等一見如故,很快與他們混得爛熟。我想,不管荷蘭人、中國詩人或世界各國其他詩人是否欣賞我的詩,都不要緊,我與他們一起,聽聽各自的詩歌,一起合影留念,這就足夠詩意了。
 
附有關郭金牛詩作評論:
 
——著名詩人楊煉
郭金牛的詩集《紙上還鄉》,同時具有當代中國現實和當代中文詩歌的雙重典型意義。它不訴諸社會喧囂,卻用真切、鮮活、極具個性化的詞句,向我們敞開了一個無聲者的世界。他寫作意識清晰,技巧成熟。一粒“米”、一點“白”,靈動的語感、跳蕩的節奏,舉重若輕,似輕愈重,以柔聲、甚至氣聲唱法,貼近心靈的顫動,絲絲縷縷挑開擠壓成塊的凝重感受,讓我們每個人都在底層。能夠意識到這個底層,寫出這個底層,且寫出它的深與廣,反映詩人的思想深度和情懷,是一件非常不簡單的事情。
 
——著名評論家唐曉渡
郭金牛成為近年來中國詩壇的一匹黑馬絕非偶然,他的詩歌兼有相對當代社會現實和詩歌的雙重典型意義,盡管他首先致力于書寫他真實的生存處境和內心世界,卻無意中成為底層千百萬“打工者”的代言人。他的詩歌與其說呈現了當代詩歌一道奪目的風景線,不如說穿透了所有的風景線,同時,穿透了一切“詩化”的美麗謊言。他的犀利使“刺痛”成為詩意的核心;而他的節制則使他的作品始終保持清越飽滿的美學品質。這種品質與溫柔敦厚無關,而僅僅是為了捍衛勞動者的尊嚴,同步實現其撰刻“打工者的汗青”和“紙上還鄉”的精神目標。他的詩舉重若輕,似輕愈重,精警、敏捷、靈動,其節奏與以至于呼吸之間,既有某種驚人的合,又顯出自身獨具的魅力。他以某種微妙的反諷方式,同時向傳統詩詞和當代詩歌汲取養料,以一念間抓住真實和正義的綜合創造力,深化、拓展、延伸和輻射其冰火覆集的詩學空間,通過不同角度的反復書寫,他極大地豐富了“鄉愁”這一中國詩歌傳統母題的內涵,并迫使其前所未有的部分,成為本時代對詩歌的重大貢獻。
 
——著名詩人西川
我曾在2013年出任過北京文藝網第一屆國際華文詩歌獎的評委,那是一次讓我既興奮又疲憊的經驗。我不得不閱讀海量投稿詩,可能有上萬首吧,但其中大部分喧囂而平庸或者詩情畫意而乏味——懲罰一個詩人的最好辦法就是讓他沒完沒了地讀詩!這種我別無選擇的摧殘式閱讀以及投稿詩人們的網絡糾纏以及其他一些因素,讓我義無反顧地退出了第二屆評委。但讀下那么多詩,印象不會沒有。我感覺在眾多以“我”為中心的抒情作品中比較打眼的,基本上是訴苦或者以批判的眼光看世界(具體說來是看中國)的那種。詩人想象、描述和批判他的生活、他的時代、他身邊的人和由這些人組成的社區和社會,似乎是天經地義的。這一屆的頭獎最終頒給了一個網名叫“沖動的鉆石”的詩人。“鉆石”本名郭金牛,是富士康公司員工。我們都知道富士康的事情:跳樓的員工、樓頂上的護網、貪婪的資本、血汗,還有據說是自愿的加班加點——這是一幅已經基本固定下來的當代中國城市底層生活的代表性畫面。這個獎頒給“沖動的鉆石”從道義上講完全正確,況且他詩寫得不錯。需要說明的是,華文獎背后的靈魂人物其實不是我們這些評委,而是長期旅居歐洲又放心不下國內詩歌現場的朦朧詩代表人物楊煉。由于楊煉的關系,德國媒體介入進來,2013年12月14日,《南德意志報》文化專欄首頁以整版方式刊出對郭金牛的報道(而國內多少勤奮工作數十年的重要詩人都沒有獲得過這樣的待遇。這就是國際上的中國敘事,它刺激著無論是國外還是國內的中國想象)。文章聚焦于“無聲者”的聲音,以及華文獎對“真人生、真創作”的推崇。多年以前我干過新聞報道,知道“沖動的鉆石”郭金牛屬于有故事的人:他角色復雜,又是詩人,又是富士康打工者,又有鄉村背景;說“沖動的鉆石”折射出了當代資本主義的血光和汗臭,還有無奈和絕望,似乎也不過分。我一點也不懷疑“沖動的鉆石”本人的真誠。 
 
——著名詩人梁平
從小一直生活在城市里的人是無法體會郭金牛的詩歌的,如這樣的詩句 “662大巴車662次乘坐/662大巴車不是起點也不終點/它經過羅租工業區,石巖鎮,和高爾夫球場/就像我經過小學初中和大學……”令人欣慰的是,詩人把這種獨特的感受呈現出來時,已經沒有了那種悲戚與自卑感,而是顯得水乳交融。像郭金牛這樣的城市詩歌,既沒有波德萊爾那樣偏執的“惡”,也不是飛機、高鐵、樓堂館所和燈紅酒綠的城市浮華外表,而是從城市人的精神向度上雕刻標記。
 
——世界著名詩人杜爾斯·格仁拜因
我被詩人郭金牛的詩作《重金屬》的強韌以及《羅租村往事》的豐富想象所震驚,此人兼具狂野的幻想力和對一切生存“搏斗者”的悲憫,他或許是我所讀到的當代中文詩人中具有大情懷的擔當者。對于我來說,郭金牛的作品是獨一無二的。
 
 
 郭金牛在開幕式上

郭金牛 湖北浠水人,現居于深圳市龍華新區。詩作曾被翻譯成德語、英語、荷蘭、捷克等多種語言。詩作曾參加鹿特丹國際詩歌節、捷克國際書展、德國奧古斯堡市和平節。獲首屆北京國際華文詩歌獎、首屆中國金迪詩歌獎;廣東省首屆詩歌獎金獎。


——————————————————————————————
作家網編輯:安琪
 

主站蜘蛛池模板: 护士与税务干部完整2av| 嫩的都出水了18p| 亚洲欧洲成人精品香蕉网| 蜜臀色欲AV在线播放国产日韩 | 高级秘密俱乐部的娇妻| 天天做天天爱夜夜爽毛片毛片| 久久精品韩国三级|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69| 宝贝乖女好紧好深好爽老师| 亚洲av无码片一区二区三区| 男女啪啪永久免费观看网站| 国产精品成人99一区无码| 中国明星16xxxxhd| 狠狠色综合网站久久久久久久 | 国产乱子伦片免费观看中字| 91在线亚洲综合在线| 性欧美乱妇高清COME|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欧美| 欧美精品videossex欧美性| 午夜视频免费成人| 麻豆安全免费网址入口| 国产草草影院ccyycom| 一级做a爰全过程免费视频毛片 | 亚洲精品视频久久| 美国经典三级版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久久av免费| 69av视频在线观看| 女人扒开腿让男生猛桶动漫| 中日韩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最近中文字幕免费mv视频|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毛片| 91免费国产在线观看| 性按摩xxxx|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果冻传媒电影在线|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俺去了| 精品一区二区三人妻视频| 国产极品美女高潮抽搐免费网站| 中文字幕加勒比| 日韩中文无码有码免费视频| 亚洲人成电影在线观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