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美及其生成機制新探
童慶炳
目 錄
從“審美詩學”到“文化詩學”(代序)
第一輯 “美在關系”說
美在關系中
“美在關系”說新探
美在關系說:可體驗的理論
談審美與人的全面發展
20世紀五十年代美學大討論的第一學派
第二輯 審美生成機制(上)
論審美知覺及其形成過程
審美情感的特征與功能
審美情感的生成機制
自我情感與人類情感的相互征服
審美想象的生成機制
藝術想象的意向性和認識性
作家的童年經驗及其對創作的影響
第三輯 審美生成機制(下)
尋找藝術情感的快適度
主體心理意象的詩化
與天地萬物相往來
心理定向—與美的幻覺
換另一種眼光看世界
剎那間的直接把握
胸次淡泊與美的發現
心靈與自然的溝通
審美中的苦難與甘美
陋劣之中有至好
返回人類精神的故園
欲望的替代性滿足
第四輯 審美與文學藝術
關于文學特征問題的思考
文學與審美
格式質和審美本質
人的復歸與藝術欣賞
學術簡表
跋
長期以來,我一直在高校從事文學理論教學與研究。大部分的文章都是研究文學理論的,但因為文學理論與美學關系密切,所以也嘗試寫點美學問題的文章,文章長短不一,文體各異,有論文,有隨筆。這次福建人民出版社要出“閩籍學者文叢”,我就把斷斷續續寫的研究審美問題的文章匯集在一起,以便讀者全面了解我的美學思想。這些文章都不是很成熟,但是里面的確有我自己的思考。也許會對讀者有所啟發吧!
福建是我的故鄉,我是從福建西部山區走出來的一個窮孩子。我對故鄉一直懷著眷念之情,那是生養我的地方,那里的一山一水都那樣秀美,那里的鄉里人情是那樣美好。無論我到哪個異國他鄉,看到哪些異國的風情,他鄉的美景,我最思念的還是福建這片土地:那里輕輕的海浪,那里初升的太陽,那里變幻的黃昏,那里異樣的松濤,那里簡陋的茶亭,那里窄窄彎曲的柴路,還有那裊裊的炊煙,嘎嘎叫著的水車,時時會出現在我的夢里……我永遠在想象中和夢里欣賞著福建的美。有時,我會回到老家去,走遍小時候的山山水水、大路小路,在田頭與鄉親聊天,談過去、現在和未來,談柴米油鹽醬醋茶,那真是一種享受!
感謝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我這本小書,也感謝我的同鄉、朋友和學生吳子林對我的幫助。
2014年12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