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去隴川”--《女子詩報》到隴川開展詩歌之旅采風活動

11月21—22日,周鳳鳴、肖曉英等女子詩社女詩人一行到隴川開展“走,去隴川”——2015年《女子詩報》隴川詩歌之旅活動。德宏團州委書記李君川、團州委副書記侯華,隴川縣領導鄭洪云、陳紹昌、張樹保參加活動。

在兩天的活動中,詩人們參觀了隴把王小波故居(王小波,當代著名作家。1969年跟隨云南建設兵團到隴把農場插隊。代表作品有《黃金時代》、《白銀時代》、《青銅》、《黑鐵時代》等,被譽為中國的喬伊斯兼卡夫卡。)、麻栗壩水庫及戶撒鄉風光,了解了民族文化和民俗風情。

22日上午,召開了創作座談會。座談中,縣長鄭洪云向女詩人們介紹了我縣的基本情況。隴川地處祖國西南邊陲,民族文化風情別具特色,居住著景頗族、傣族、阿昌族、傈僳族、德昂族五種世居少數民族,民族文化深遠。氣候條件優越,生態系統良好,耕地、水電、礦產資源豐富。對緬開放通道優勢日益凸顯。西部與緬甸毗鄰,自古以來就是中緬貿易的重要集聚地之一,縣內有一個國家二類口岸—章鳳口岸。

隴川是詩人作家用來創作的理想之地,不僅有優美的自然風光,還有著古老的民俗文化,如戶撒刀,目瑙縱歌。希望各位詩人、作家在今后的文學創作中能幫助對外宣傳隴川的鄉土風情民俗文化。

座談中,詩人們暢談了此次隴川之行的感受,認為隴川風光迤邐、氣候宜人、民族底蘊濃厚、民風淳樸,是一個適宜創作的好地方。《女子詩報》1988年12月創刊于四川西昌,主要發起人為曉音、鐘音、談詩、小林、楓子、阿曼等。它是中國當代詩歌史上第一個女性詩歌群體。刊物出版形式為鉛印對開大報。“女人寫、女人編”是《女子詩報》一貫的宗旨。論壇匯集了全國各地的女詩人,以其“民間性、先鋒性、包容性”為中國當代女性詩歌的創作提供了一個完整而全面的聚集地,同時也為詩歌評論界提供了最直接、最具權威性的女性詩歌文本。

采風詩人簡介
周鳳鳴:筆名周鳳鳴,四川省作家協會會員,出版有長篇小說、詩歌集數本。居北京,從事影視制片人、編劇工作。
肖曉英:筆名曉音,畢業于北京大學作家班,女子詩報主編,已出版個人詩集、長篇小說多部。有作品被選編入香港中學語文閱讀教材。現為廣東省石油化工學院中文系副教授,兼任茂名市作家協會主席,廣東省作家協會理事。
龐雪君:筆名龐雪君,四川蓬溪縣人,四川省作家協會會員。有詩歌入選多種詩選集,著有個人詩集《亦默香沉》。現居遂寧。
董梅:筆名寒馨,原名董梅,1968年5月出生于甘肅蘭州。詩從自然、憑心。詩作發表于國內各類報刊、年選、網刊。現居山東。
唐陽鳳:筆名唐果,七十年代初生于四川,現居云南芒市。出版詩合集《我的三姐妹》(與蘇淺丶李小洛合著),獨立出版短詩精選集《給你》,出版短篇小說集《女流》,出版《拉鏈2000一2014年詩選》。
王敏:筆名溫酒的丫頭,本名王敏,70后,現居昆明。開店名叫"后院",出版詩集《后院》。
楊曉蕓:筆名楊曉蕓,生于1971年12月。四川綿陽人,從事群文工作。詩歌散見于《人民文學》、《詩刊》等刊物及部分年度詩歌選本。曾參加第二十七屆青春詩會。
陶群:筆名碧宇,中國詩歌學會會員,安徽省作家協會會員。出版個人詩集《碧宇短詩選》、《綠色書》、《愛上這片春土》、《十面傾城》,評論集《價值與品相》。
趙麗蘭:筆名趙麗蘭,居澄江。作品散見《中國詩歌》、《邊疆文學》、《滇池》、《百家》等刊物。先后獲玉溪文學獎、滇東文學獎、第六屆高黎貢文學獎提名獎。
高崇秀:筆名山楠,四川西昌市人,80年代后期開始文學創作,已在巜女子詩報》,巜星星》詩刊、巜涼山文學》巜西昌月》發表詩歌,現居西昌。
來源:隴川文廣旅局
圖:桂金再
文:楊連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