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網

首頁 > 文壇動態 > 正文

周瑟瑟詩集《栗山》回故鄉胞衣地舉行鄉鄰見面會


活動部分來賓與鄉親們合影


周瑟瑟詩集《栗山》回故鄉胞衣地舉行鄉鄰見面田野朗誦與研討會
 
        2016年6月26日,周瑟瑟攜其最新出版的截句詩集《栗山》回到故鄉胞衣地,岳陽詩人作家李年明、葉菊如,湘籍作家李清明從廣州返鄉,長沙詩人黃明祥、夢天嵐、吳昕孺、肖歌、李不嫁、小七,與故鄉作家洪宗甫、李雄飛、蔣娜、劉廣等齊聚樟樹鎮栗山書院,舉行了別開生面的“《栗山》與村民見面田野朗誦會”和截句研討會。詩人吳昕孺說:“詩集回鄉,面對父老鄉親舉辦朗誦活動,這還不多見,村長、村支書與作者的發小、鄉鄰圍坐在一起讀詩聽詩,場面質樸得令人感動。”

        《栗山》是“截句詩叢”第一輯十九本中的一本,由蔣一談主編,北島推薦,時代出版公司黃山書社6月出版。是由一百首短詩組成的一部獻給父親與故鄉的長詩集,周瑟瑟認為,“我寫截句,首先要求自己寫的是短詩,這部詩集全部是重新原創的短詩,詩集主題集中,情感深度與寫作難度并存。”

        活動得到了左宗棠文化研究會等機構的支持,先是在栗山書院的院子樹叢下進行,湘北陰雨連綿多日,突然天空放晴,太陽出來了,活動移到室內繼續進行。左宗棠文化研究會會長王品端、秘書長易筱武代表主辦單位致辭,王品端說:“這部《栗山》詩集,是傳統文化價值與當代詩歌藝術的完美結合,它奉獻的是一種真切的故鄉情、濃郁的父子情,在世風浮躁的當下,如炎炎夏日的一縷柔風,讓我們感受到了人性本真的清爽。周瑟瑟和歷史偉人左宗棠是地地道道的同鄉。我們今天所在的栗山村,和左宗棠出生地左家塅、左宗棠的舊居柳莊,處于一個奇妙的‘黃金三角’,這一帶山水清奇、人文厚重,在左宗棠身上,仁義忠恕的儒家思想與經世致用的湖湘文化一脈相承。雖然周瑟瑟青少年就已離開家鄉,但鄉學的浸染、家風的熏陶,左宗棠的文化基因已經根植在靈魂深處,左宗棠的精神血脈在他身上流淌。今天的詩集故鄉研討朗誦和鄉親見面會,重鄉梓,睦友鄰,就已然傳承了左宗棠從寒素中做起、不忘根本、返璞歸真的人格特質。”

        村長周建龍說:“歡迎詩人、作家們來到栗山,小地方有詩意,村里人都是真實樸素的人,栗山出《栗山》,我們村很榮幸。”

       活動由詩人吳昕孺主持。他說:“周瑟瑟以‘故鄉和父親’為主題集成的截句詩集《栗山》,巧妙地利用了截句的特點,不僅小中現大,平中見奇,而且撒米成珠,串花成錦,用一個個特寫鏡頭和一枚枚吉光片羽,完成了詩人對故鄉的抒寫,對父親的懷念。”

        周瑟瑟年近八旬的老媽媽特意從鎮上回到村里參加活動,她說:“我要收藏一本《栗山》,一個人時慢慢讀。”周瑟瑟談了他創作這部詩集時的內心情感狀態,并且朗誦了第一輯“父親的靈魂”的全部作品。長沙詩人李不嫁突然向周瑟瑟的父親遺像跪下,“周伯伯,我來看您了。”場面深深打動了村民與詩人們。眾人紛紛誦讀《栗山》,談《栗山》。

        詩人黃明祥說:新詩是放棄中式舊體,以自由的名義與西方的語言制式接軌的結果。截句,是文學碎片化傳播趨勢中催生的產物,是一定約束下的新詩。或者說,截句是對四行以內詩歌的細分命名,盡管,同樣的詩歌被不同的詩人叫做“零件”“點射”“散句”“短句”等。面對新生的截句,周瑟瑟似乎并不在意它的定義,而是小心翼翼地抓住詩歌本質與詩歌結構,與行數限制沒有關系。他的截句詩集《栗山》以“獻給我的父親”為意旨,既歸屬于抒情,又構成總體,既讓“每一顆星辰”閃光,還強調“夜空里的星星”彼此依存的關系。他的寫作方向歷來明確,“截取”有道。

        詩人李不嫁說:我所理解的截句,貌似詩歌正餐外的點心,但讀完截句集《栗山》,此種印象有了改變。正如瑟瑟的書法一樣,高古飄逸,收放自如不顯凡俗,取勢險峻,清正高雅而靈性逼人。寫到父親,筆墨深情而讓人生痛;提及故鄉,轉而明快而使人惆悵,如初中少年暗戀的鄉村女教師,使人欲罷不能,難以釋懷。正所謂情之所至,金石為開。撫卷長思,我已忘了截句的數種定義,或許作者本人在抒寫之際,也已然將概念棄之不顧了。在寫到弘一法師的篇章里,我可以窺探到一些兒佛光照耀,清靜,返璞歸真;無為,心手如一。至此,截句之外形,可自足,可開闔,截句之異趣,須具備大書大寫的功底,方能出神而入化,一如當年格律森嚴之時,仍有杰作《登幽州臺歌》。

        詩人夢天嵐說:周瑟瑟的截句詩集《栗山》提供給我們的,是一個區別于荷爾德林的周瑟瑟式的返鄉范式。詩集以“父親的靈魂”、“懷鄉”、“枯寂”、“愛是慈悲”作為通往栗山這一母題的主要路徑,雖為截句,少則一兩行,多則三四行,卻完整地呈現了他心靈的內在圖景、情感歸屬和精神指向。這樣的呈現悲中有欣,悲欣交集,詩人周瑟瑟通過對栗山事物的私密化指認,讓愛的本質得以彰顯。這樣的抒寫低沉,寬厚,虔誠,具有“跪拜”的儀式感,更能撼動人心。

        詩人肖歌說:我能聽到那些詩句在我心靈碰撞出的共鳴,感受到這些詩句如溪流般從我靈魂流過時的快意。第一遍閱讀,我讓時光倒流般從后記讀到扉頁,并用筆把我過目難忘的詩作打上著重號。第二遍閱讀是在雨夜。窗外異鄉的雨聲作為我閱讀的背景。《栗山》的人與事,情與景便在這個雨夜鮮活起來。《栗山》的四輯作品中,懷鄉中選入的45首作品是詩集的核心部分。這集的詩作精彩紛呈,充分展示了截句不同凡響、直逼心靈的詩寫力量與藝術魅力。“墻上的水墨畫已發黃,荷花蜻蜓,適得其所/我能感覺到老年農民夫婦均勻的呼吸/天下的父母都有一副舊面孔”短短三行中,多大的藝術容量!有聲有色,有虛有實,有電影藝術技法中的特寫。尾句讓我會心一笑,怦然心動,頭腦中出現的是一個宏闊的畫面,被詩人喚醒的是一種別樣的情懷。感謝周瑟瑟。讓我留下這部詩歌,慢慢讀。

        詩人莫笑愚說:翻開瑟瑟兄親筆簽名的《栗山》詩集,每一首精短的四行截句帶給我的震撼和感動,不亞于他的其他詩歌帶給我的。我從詩集字里行間看到的不僅僅是一個個漢字,而是一個詩人的靈魂,在故鄉的田野上漫游,帶著湖湘赤子的呼吸。這樣的文字表現出的濃郁思父情結,又何嘗不是一個離鄉游子對故鄉的深深思念!我也從詩集的文本中看到了我自己的故鄉,湘北一個小村的神秘氣息,在我年歲越大離鄉越久之時它就越發令人魂牽夢縈。我自認為是一個國際主義者,一個永遠的異鄉人。在中國打開國門以后,在全球化進程中被裹挾其中。但是,我始終認為,全球化過程中世界文明和文化的大融合同時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文明的大撞擊。文化的融合更需要重振一個民族的文化精神和靈魂。蘊藏于博大的文明和文化根系之下的一定是本土的,民族的,帶有鮮明地域性的。這種地域性的本民族的詩歌,同時又是開放的,包容的,兼容并蓄的。瑟瑟兄的截句詩集《栗山》正是這樣的一種帶有鮮明特色的既有當代詩歌開放胸襟又深蘊民族甚至地域特色的詩歌實踐和有益嘗試。它對我個人而言,其意義遠遠大于詩歌本身——它讓我找到了回家的路。

        詩人小七說:讀周瑟瑟的《栗山》,我想起了希尼的《人之鏈》,該詩集收錄了很多關于親情的詩。其中一首是詩人2006年中風時,在救護車送他去醫院的路上,妻子坐在他對面,握著他失去知覺的手:“千言萬語,一聲不響,/我們的視線交織快如激光,從沒有過/這樣的狂迷之旅,直到那一刻......//但我無法感受/你如何抬起這只手,讓它全程/窩在你的手里,笨重如繩結。”周瑟瑟寫了一首這樣的詩:“父親臨終那一天,他拉著母親的手上廁所/‘不行了,已經不行了......’父親說/經過61年婚姻的人就要分離,母親說‘他緊緊抓著我’/我呆立于父親的平靜與母親的悲傷之間。”他們不約而同寫到愛情,希尼寫的自己,瑟瑟寫的父母,都寫到握手。讀之,感人。《栗山》這部詩集深深打動了我,感謝瑟瑟讓我參加了他的栗山詩歌朗誦會。

        詩人李岡說:作為一本沒有目錄的詩集,《栗山》如一幅淡雅的水墨,將詩人對家鄉的眷戀和對父親的思念一同鋪展開來,讓讀者動容,并且能清晰地感受到生於斯長於斯的栗山在詩人的文本寫作中幾乎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在不事鋪張的描述中,詩人的思鄉情緒渲染到了極致,尤其是一個高大的父親形象通過文字的追憶,生動地呈現在我們眼前。將這種全新的“截句”體獻給父親,其實是對父親的一種告慰,他情感的表露不是如訴如泣,但在一字一句貌似輕松實則嚴謹的陳述中,我們讀到了他的淚流滿面。

詩人葉菊如說:當大多詩人還在對“截句”持猶疑、觀望態度時,周瑟瑟獻給天國父親的截句詩集《栗山》橫空出世。《栗山》以“父親的靈魂、懷鄉、枯寂、愛是慈悲”為情感線索,這些保存了他個人情感質地與語言節奏的‘截句’,句句都與他最真實的精神狀態、最真實的生活息息相關,包括,苦難或者幸福的心。

        詩人李年明說:周瑟瑟先生帶著新出版的截句《栗山》一書,回到了他闊別多年的故鄉——栗山。我有幸陪著他,一路從岳陽的南湖到麻布山,再到湘陰的栗山,我們走到哪里,幸福的誦詩聲就飄揚在哪里。在我的印象中,截句應該就是古體詩中的絕句。而今,由周瑟瑟先生創作的截句《栗山》一書,讓我對截句又有了新的理解和認識。這種古老的手法通過現代白話的表達,變成了一種新的創作形式,讓人耳目一新,這必將成為中國新詩百年來的又一次重大的傳承與創新。在《栗山》的字里行間中,讓我看到了水一樣透明的文字和水一樣透明的村莊。詩中記錄的情景,很多都是在我身邊時常發生的事。諸如“池塘,稻田,山林,石橋……一個孩子要走過/多少路才能到達外婆家?才能吃到黃色米豆腐”等等。我想,生活其實就是詩歌,如此簡單。通過《栗山》,讓我看到了一個詩人的純情部分。近三十年來,詩人走南闖北,漂泊不定。在詩中處處流露出他對故園眷戀的游子情懷;也表達了他對家鄉無比熱愛的赤子情懷;更自然地流淌著他對父母無比虔誠的孝子情懷。周瑟瑟先生就是集游子、赤子、孝子于一身的現實派詩人。周瑟瑟先生是栗山的,《栗山》也同樣是栗山的。

        作家洪宗甫說:《栗山》是詩人關于父親、鄉土、佛禪三大情結在栗山那個湘北小山村的釋放和渲泄,從郁積、放下到重生,情緒恣意奔放、流淌。詩人借助情感的流動,對自我的精神體作了感性審視和理性歸納。栗山的厚積而致噴發,水到渠成地完成了“截句”寫作的探索性和標志性的方向指引。

         作家李雄飛說:讀了周瑟瑟的截句詩集《栗山》仿佛一縷春風,蕩起了我久違的漣漪。詩人那種對故土對父親的真誠情懷打動了我!當我讀到“鷓鴣化身為亡父向我撲過來/我終于等到陰陽相擁的時刻”我的心顫抖了,這樣好的詩句在當代中國詩壇很久沒讀到過了。象“窗簾也只是滑過,然后迅速移開,陽光照在/床鋪上,棉被半掀開,主人的體溫仿佛還在。”更是讓我久久不能平息自己的心緒,這樣接地氣的詩,正是詩歌的本質,他能打動人,能讓你同呼吸,詩歌是寫給大眾看的,而不是只限于幾個圈內的“詩人”看的,一個普通民眾都能感覺到好的詩,一定是好詩,也一定是有生命力的詩。
 
       現場鄉鄰見面與朗誦研討活動結束后,詩人導演黃明祥與他的攝影團隊開始了《栗山:父親的床》的拍攝,這是一部獨立的詩電影,栗山清脆的鳥鳴,栗山明暗的光線,栗山墨綠的植物,栗山的舊時光,以及父親的木床與墓床等等構成了一部大地的影像詩篇。

 
        附錄:沒有參加栗山朗誦與研討會的詩人作家關于《栗山》的讀后感想
 
        詩人長篙:人性與信義,《栗山》以善河的形式一瓢一瓢地小飲,何止天河弱水,人之性善,皆能暢飲,上房揭瓦,下地叩首,均為詩性之大義,文心相通,識禮為貴,均為絕(截)!
 
        作家鄧建華:《栗山》不是長篇大著,但可以肯定的是,己出版了十多部著作的作家周瑟瑟肯定對這本詩集特殊看重。他出生在洞庭湖邊。洞庭肯定是大湖,但湖邊的栗山根本就不算一座大山,但在詩人的心中,栗山己高過珠穆朗瑪,因為那里安放于他的父親,放牧著家鄉注入他生命里的某種著精神和神諭般的啟示。在這個薄情的世界里,我們的深情唯父親是最好的觀眾,沒有比父親更高的山啊。《栗山》里哪是一行行詩,分明是布滿痛感的神經;這哪是什么截句,分明就是對日漸消瘦的鄉愁的截流。
 
        詩人曾諳安:清潔的寫作
  丙申夏初,周瑟瑟先生寄來截句詩叢《粟山》,中國新詩走過百年之際,截句這一簡潔、直接、非傳統性的詩歌文本正在被一部分詩人實踐。
  阿多尼斯說:你的形式就是你的意義。
  周瑟瑟先生這部獻給父親的書,作為讀者的我看到的很大一部分是寫了懷鄉的傷,其中顯示了近似流亡者的知識分子的精神氣質,那種邊緣性的自由感以及警覺性是保持其思想活力和張力的源泉。
  周先生本人在后記中寫出《粟山》中的個體是他詩歌中最重要的審美,而生命體驗浸染了他全部的情感認同。因此,粟山,作為作者精神體的存在,為他寫作,既是情感自然流露,又是經過了揣摩與平衡的精心之作。
  而截句,作為一種新的文本方式,大概應該是詩的萌生之物,“能生之物莫不萌芽”,它克制技巧,尋求默契,在簡短的句子里達到了詞語的豐富與秩序,周先生在這種形式里寫出了最真實的情感狀態,完成了精神確立。
  《粟山》一書分為四輯:父親的靈魂,懷鄉,枯寂,愛是慈悲。文字所達,有隱忍有奔放,他寫父親出殯“暴雨過后,天空放晴/我們抬著父親的靈柩/行進在稻田、水塘間/人世清澈,安詳如斯”,傷痛如暴雨,如今只剩在世的安詳,純直觀的透明的語言,自有它自己的節奏、聲音和沉默。
  他寫枯寂的敞開“土磚房子,黃泥涂抹/佛龕下,我長睡不起”,詩是空閑的,它等待著,什么也不尋找。一念不起謂之坐,此處該有禪的靜觀之意。空白地帶,也許只有宗教能打通隔絕。
  他也寫紛呈的青春,洪荒的情愛“愛人的鼻息是一對溫柔的戰馬/被黑夜吞噬的人浮出花被子/大汗淋漓的馬頭在黎明時分左右閃動”,塵俗之欲,也是生活的一種泅渡。
  全書詞語潔凈,原始的潔凈有種合乎中道的力量,每一輯都有一個比較明顯的情感線索,它們各自成立,又互相融匯。古詩詞的山水里暴露的是窮人的傷口和童年的驚恐,青春還未詳盡,轉瞬已是暴力與孤獨的中年,酒局散盡才體悟到悲欣交集,李叔同的愛人能不能懂得“愛是慈悲”?“他做過的事,我都想知道”周先生如是說。
  生存的意義在于使自身成為作品,因而每個人都是自身的詩人和批評家。于是,詩人們更準確地照看詞語,更注重詞語的映照與搭配。清潔的截句寫作意在單純與澄澈,也可以靈巧與神秘,詞語以背影現身,背負起生命的沉重。
  粟山,是祖先的山,故鄉的山,一年前離世的父親和安靜溫良的老年農民,是故鄉的人。周先生對故鄉和故人的情感體驗確立了一部分中國傳統的精神價值,然而又有荷爾德林般的西式詩意與良善:
  “人充滿勞績”,愛人才是你真正的故鄉
  父母要先與我們離世
  留下我們相依為命,把彼此視為故鄉
 
         詩人沈宏:生命的風,從栗山吹來
        拜讀周瑟瑟的詩集《栗山》之后,讓我的心靈為之震憾。這是一部情感噴發的詩集,詩人通過“截句”這一碎片式的詩行,看似隨性“形散”,實質“神不散”。那“神”就是“生命的呼喚”和“情感的悲憫”。這在“父親的靈魂”這一輯中表現的尤為突出:“飛機還在湖南境內的天空飛行/我孤向一人回北京,機窗外白云的形狀/像我的亡父,沉默而輕盈,緊緊地跟隨我/——那片刻,我成了一個悲欣交集的人”。詩人開篇以這樣的方式開啟,注定是一次淚流滿面的心路歷程。
        懷念故鄉,是游子內心永遠的鄉愁。詩人當然毫不例外,他動用“還鄉”、“枯寂”、“愛是慈悲”三條情感線索,把故鄉的遺事用“截句”把它們掇起。故鄉栗山,即使在遙遠的湘北,也不時地聳立在詩人的眼前:“……沒有人砍柴的栗山已經荒廢,惟有樹堅持生長/沒有后人祭奠的墳已經坍塌,留下孤墳在冒煙”。
生命的風,從栗山吹來。讓我,與詩人有著相似經歷的人——感同身受。
 
        作家杜華:上次周老師回來時,與我們文學愛好者歡聚一堂,與我們聊文學,聊詩歌,聊鄉村的趣事。周老師為人謙和,風趣幽默,他說:“為家鄉寫作,心安理得”。今讀周老師新著《栗山》,震撼之余,著實傾佩周老師詩歌語言的鍛造與駕馭能力,不愧為大家之作。一行,兩行,三四行,一輯,二輯,三輯。詩人寧靜,安詳的故鄉如畫卷展開:池塘,稻田,山林,石橋,茶園,云雀,父親的躺椅,蹲在池塘邊的黑鴨……我深感自己詩歌修養不夠,無法準確地表現截句之美,無法直抒讀《栗山》之后內心洶涌澎湃地感動,我長久地停留在周老師語境中的某一個霎那,不忍離去,詩人對父親的“愛”,是那么的隱忍而深刻:“雷鳴送來死去的父親,他的喉結上下滑動,他餓了,我們一起吃閃電,吃風中煮沸的麻雀”昔日的父親強大,具體,光陰漸逝,父親日復一日地衰弱,衰弱……直至消亡……父親的恩情還在胸腔激蕩,詩人的悲哀卻永遠地留在了彼岸,詩人又豈能追隨父親而去?“異鄉雪夜,我夢見自己剃發為僧,走在從長沙到樟樹鎮的河邊,我的眼淚忍不住滑落到僧袍上,我隱隱約約聽見母親在哭泣:‘你隨你父親去了,把我遺棄在塵世……’”母親的那一聲飽含著多少的哀傷與悲涼。然而,詩人卻又是那么的浪漫,那么的頑皮,故鄉就像他深深依戀的情人,“歡迎來栗山散步,看鳥在空中親嘴,看我的眼神像情人”……詩人用濃濃的鄉愁與對父親的追思編織成一張“情”網,網住了手捧《栗山》的人,此刻我的心情正如詩人后記中寫的:截句,讓我經歷了一番愉快的折磨。贊嘆!
 
        作家何發濤:由詩入禪
         在京都靜寂安詳的屋子里,一襲白衫的他揮筆抒寫著心中的塊壘,曾經因追求盎然的詩意而煎熬。而今在歷經了父親的故去之后,卻變得更加清醒和澄明。雖然他向往弘一法師那樣進入天心月圓、花枝春滿的境界。但是故鄉的情結,父親生活的點滴,以及童年那些清貧而富于生趣的生活,卻讓他難以忘懷。也許這本詩集是在為詩入禪作一個情感的了斷。
        截句無標題,僅三四行,在三四行簡短的抒情敘事中要瞬間綻放出詩歌的張力和靈性的火光,既是一種探索也是一種創新。讀《栗山》詩集,始終讓人入懷的是那對故土的一片深情和滿腔熱血。在“父親的靈魂”這一輯里,我讀出了詩人心中的悲憫與豁達。坐在飛機回京途中,感覺父親象那輕盈的白云跟著我,那片刻悲欣交集。在京都的日子,懷念栗山,懷念父親生前生活的點滴,總是思緒萬千,生活中時常有父親的影子出現,那是父親不散的靈魂。但最后的詩人之悟,余音繞梁:“‘人充滿勞績’,愛人才是你真正的故鄉/父母要先于我們離世/留下我們相依為命,把彼此視為故鄉。”在“懷鄉”這一輯里抒寫的詩人難忘的清貧而有趣味的童年時光,以及故鄉的風物人情。許多篇章讀來是詩,其實確是一幅幅難得的鄉村風情畫,從畫中走來的是質樸的鄉鄰,他們與故土相依,那是另一種值得敬佩的堅守。第三輯“枯寂”,抒寫的是詩人的超越和解脫。人生自古難脫貪、嗔、癡。于是終日營營,難以自安。詩人的經歷亦是跌宕起伏的人生,孤身北漂,揣著滿腔熱情走入文學的殿堂,而且大有作成。但歷經父親的故去之后,才發現八大山人和多才多藝的弘一大師為何要拋卻紅塵,遁入空門。于是詩人也想:“杭州舊時約有二千余所寺廟/我想總該有一所屬于我。”第四輯“愛是慈悲”,寫的是詩人對弘一大師的解讀和敬仰。無悲無喜,甘于枯寂,但舍小愛而專注于對眾生的愛,那是大愛。大愛是什么?愛是慈悲。愛一切生命,渡普羅大眾,讓迷途的眾生重新找到心中的靈光。我們來自于未知,也必將永久離去,這人間僅僅是一個驛站,又何必苦苦地追求那些虛幻的功名利祿,并時時算計著眾人。由詩入禪的詩人也走入了化境。“母親電話里告訴我故鄉又有一人自盡/我與母親約定同時念往生咒/中國一南一北,母子二人為他超渡/我親愛的鄉鄰,別再折磨我母親慈悲的心。”我不知這樣解讀《栗山》這部詩集是否切中主題,但在閱讀的過程中我深深地為詩人悲為詩人喜,為詩人在悲欣交集中走入了禪的世界而欣慰。

                          
(馬明宇)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精品第二页| 国产日韩精品欧美一区喷水|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在线| 69av免费观看| 日韩精品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人与禽zoz0性伦多活几年| 久久66久这里精品99| 看全色黄大色黄女片18女人| 国产美女在线观看| 九九99re在线视频精品免费 | 没有被爱过的女人在线| 国产精品无圣光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亚洲一区二区| 美女脱下裤子让男人捅| 在线无码VA中文字幕无码| 亚洲人成人77777网站不卡| 香蕉app在线观看免费版| 小雪校花的好大的奶好爽| 亚洲电影在线免费观看| 麻豆精品传媒视频观看| 张瑶赵敏大学丝袜1-10| 亚洲成a人片77777老司机| 青草青在线视频| 天堂中文8资源在线8| 乱系列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久水蜜桃 | 99re九精品视频在线视频| 最近中文AV字幕在线中文|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999三级| 99久在线观看| 日韩加勒比在线| 免费A级毛片AV无码| 欧美激情另类自拍| 岳又湿又紧粗又长进去好舒服| 亚洲国产精品sss在线观看AV| 色噜噜狠狠色综合成人网| 国产青年摘花xxx| 久久99精品国产免费观看| 欧美高清性XXXXHDVIDEOSEX | 国产色无码精品视频国产|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体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