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同一個太陽下
——《任洪淵的詩》新書發布研讀會在京舉辦

活動海報

任洪淵

張清華

沈浩波

伊沙

主持人里所
在同一個太陽下——《任洪淵的詩》新書發布研讀會今天下午在德勝國際中心舉辦,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副院長張清華教授等嘉賓參加活動。北京師范大學任洪淵教授及其學生伊沙、侯馬、沈浩波、朵漁等詩壇大腕齊聚會場,詩情與師生之情讓會場變得格外清澈、深遠。
附:活動資料

在同一個太陽下
——《任洪淵的詩》新書發布研讀會
時間:2016年9月3日15:00-17:00
地點:德勝國際中心B座9層·916多功能廳
嘉賓:任洪淵 張清華
到場的任老師的學生們:
李怡(1984級,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博導)
伊沙(1985級,詩人)
侯馬(1985級,詩人)
李靜(1989級,詩人,戲劇家)
朵漁(1990級,詩人)
南人(1990級,詩人)
沈浩波(1995級,詩人)
徐峙 (1996級,詩人)
劉汀(2001級,詩人,小說家)
黃尚恩 (2004級,《文藝報》編輯、記者)
邊遠(2006級,北師大出版社編輯)
里所(2009級,詩人)
張甫秋(2010級,詩人)
嘉賓詩人:
唐欣 西娃 張小云 安琪 李荼 宋壯壯 老肚 三四 邢昊 紫簫 易小倩 柳柳 師力斌 馬曉康 冰峰
主持:里所
主辦:磨鐵讀詩會

《任洪淵的詩》丨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著丨任洪淵 主編丨張清華

任洪淵
任洪淵,1937年夏歷8月14日生于四川邛崍。北京師范大學中文系1961屆畢業。1983年-1998年在北京師范大學中文系任教。出版有《女媧的語言》《墨寫的黃河》《漢語紅移》等詩學論著,以及詩集《任洪淵的詩》。
附:
1967 :我悲愴地著我們這一代人
詩丨任洪淵
我悲愴地望著我們這一代人
雖然沒有一個人轉身回望我的悲愴
我走過彎下腰的長街,屈膝跪地的校園
走過一個個低垂著頭顱的廣場
我逃避,不再有逃遁的角落
斗人的驚怵,被人斗的惶怵
觀斗者,斗人與被人斗的驚怵與惶怵
不給我第四種選擇,第四個角色
跪下了,昆侖已經低矮
黃河,在屈折的腰膝曲折流過
為太陽作一份陽光的證明
我們生來有罪了,因為天賜
自詡的才思,靈慧,
自炫的美麗
不是被廢的殘暴就是自殘的殘忍
殘酷,卻從來沒有主語
誰也不曾有等待槍殺的期許
莊嚴走盡辭世的一步,高貴赴死
不被流徙的自我放逐
不被監禁的自我囚徒
不被行刑的自我掩埋
在陽光下,跪倒成一代人的葬儀
掩埋盡自己的天性,天賦和天姿
無墳,無陵,無碑銘無墓志
沒有留下未來的遺囑
也沒有留下過去的遺址
去王,依舊是跪在王庭丹墀的膝
去神依舊是,去圣依舊是
頂禮神圣的頭,躬行神圣詞語的身體
100年,這就是我們
完成了歷史內容的生命姿勢?
不能在地獄門前,思想的頭顱
重壓著雙肩,不惜壓成腳下的土地
躑躅在人的門口,那就自塑
這一座低首、折腰、跪膝的遺像
恥辱年代最后的自贖
也不能繼續英雄斷頭了
盡管我仍然無力在他們落地的頭上
站立,那不再低下的尊嚴
從第一次用腳到第二次用頭
站起,我的19世紀沒有走完
但是我的頭沒有站立就偏側傾斜
在20世紀,槍外炮外一個人的戰場
頭對心的征服與心對頭的叛亂
二千年的思想,沒有照亮黑暗的身體
重新照亮思想的卻是身體的黑暗
第三次了,假如在我的身上
有19世紀的頭和20世紀的心
假如一天,我同時走出二個世紀
用頭站立——在歷史上
用心站立——在今天
1967年 一稿
2007年 二稿
附:
我悲愴地看著我們這一代人
文 | 沈浩波
我在寫這篇文章前,不相信似的連續做了好幾次同一道簡單的數學題:2016減去1937等于多少?因為我竟不敢相信,我的老師任洪淵先生已經快80歲了!
在我心中,他分明還是那么年輕。每次和他見面或通電話,我們暢談詩歌,談到高興時,哈哈大笑。任老師一直都和我讀大學時一樣,敏銳而熱烈,靈動而跳躍!每每聊一兩個小時,都覺得不能盡興。他前兩年為我的長詩《蝴蝶》寫了長達6000字的評論,亦是寫得敏捷深刻,機杼獨發,鞭辟入里!所以我常常覺得他依然是個正值大好年華的詩人,幾乎很少想到過他的年齡。
一個詩人,其雀躍的生命力竟能讓人很少想到他的年齡,可見詩性的生命真的能夠永葆青春。
我寫詩20年,唯一被我發自內心,言必稱老師的,唯任洪淵先生一人而已。不僅僅是讀大學時,我屢屢就教于任先生,還因為他一直就是,北京師范大學這座詩歌名?;钪?,一直在跳躍著的詩歌之魂!鐵獅子墳若無任洪淵先生大半生的駐扎守望,在我看來,就不過是一所普通的高校所在地而已。我讀書的時候,任洪淵先生就是詩歌精神的象征,他的不甘、不屈、不服、不羈、自由、傲慢、冷峻、熱烈……在我心中構成了一副完美的詩人圖像!詩人就該如此,如此才是詩人。
即便輕狂如我,偶然念及北師大的校訓:學高為師,身正為范,亦有莊嚴肅穆之感。而對于詩人而言,任先生用他的寫作與雀躍至今的生命力,為我制定了另一種訓誡:才高為師,心正為范!
前不久,任先生發給我他寫作于新世紀的一系列詩歌。其中《第三個眼神》是一首精神容量極大的靈魂之詩,既有青銅之沉厚,又如金玉相振般清脆,更有如屈原《天問》之問般的慷慨、熱烈和深邃。他竟是欲向太陽借取一個能洞穿歷史,透向未來之人類的眼神。對這首詩,我將另有文章評述。而另外兩首詩:《1967 我悲愴地望著我們這一代人》和《1972 黃昏未名湖》則是兩首帶有史詩性質的心靈悲歌,但任先生當然是不愿意將其筆力僅僅停留在悲歌這一層面,而是試圖進入更深邃的沉思、追問與求索。
這首《1967 我悲愴地望著我們這一代人》,寫作于1967年和2007年,我并不想將這兩個寫作的時間簡單地理解成1967年初稿,2007年修改。我覺得不是這樣。我更愿意將其理解為,是1967年的年輕詩人任洪淵和40年后2007年的詩人任洪淵共同創作,碰撞交匯而成!或者說是21世紀的任洪淵重新遭遇了20世紀的任洪淵,他需要給20世紀的未完成的任洪淵一個解釋,一個答案,一個未來!
20世紀的,30歲的任洪淵,面臨的是浩劫、動亂、黑暗和屈辱。無法找到自己的角色,在這個荒謬的世界上掙扎著的人們,仿佛只配擁有三個角色:斗人者,被斗者,觀斗者!詩人無法成為第四種角色,但又不甘心成為前三種角色。在真實的歷史中,他確實不是斗人者,也不是被斗者,但又怎能允許自己成為“觀斗者”?但不成為這三種角色,自己又能是誰?又將何為?不想被裹挾進那狂暴之荒誕,不敢被裹挾進那荒誕之狂暴,除了破帽遮顏,側身走過,又能如何?但側身走過,卻又依舊是:
不被流徙的自我放逐
不被監禁的自我囚徒
不被行刑的自我掩埋
而這依舊是跪倒的!黑壓壓一片跪倒的姿勢,正是一代人的葬儀!又何止是從那個時代才開始跪下,是一代一代的跪下,從有王的歷史,一直跪倒“去王”的20世紀!19世紀沒有走完的路,20世紀依然沒有走完,19世紀沒能抬起的頭顱,20世紀依然不能抬起!從19世紀到20世紀,這個土地上的人們用最大的蠻力“去王”、“去神”、“去世”,仿佛把遮蓋在頭頂的一切都撕去了,但結果卻是更深的匍匐!
任洪淵先生是真正的知識分子詩人。他因此才會為自己,也為一代人在詩中留下了這么一幅悲愴的自畫像:一座低首、折腰、跪膝的遺像!唯有將這低首、折腰、跪膝的形象深深地刻在心中,并以此為永恒之罪,才能構成救贖之光。亦唯有將此像變成遺像,將那無陵、無碑的一代人(首先是自己)的被掩埋宣布為死亡,才這對這恥辱做出救贖之回應!這是2007年的任洪淵在為1967年的任洪淵畫像,這是70歲的任洪淵在宣布30歲的任洪淵的死亡。這是一場跋涉,用時40年!任洪淵說,“我的19世紀沒有走完”,唯有繼續走下去,才能站立!
英雄用頭顱反抗,但沒有站起的人又何來高昂的頭顱?所以英雄末路,頭顱滾落,卻依然沒有走出19世紀,這仿佛是一段走不出的黑暗!用頭顱換不來,那就用整個身心,在身體最深的黑暗中,一心如燈!這是70歲的任洪淵為30歲的任洪淵給出的答案和未來嗎?他想同時走出19世紀和20世紀,同時走出黑暗、屈辱和下跪的身體,以心為燈,讓頭顱重舉?
這是一個人的心靈救贖之詩。是1967年那個逃避,卻又無處逃遁的任洪淵在與2007年的任洪淵之間發生的告解!我并不能確知,2007年的任洪淵是否真的為自己,為一代人,為走不出的19世紀和20世紀找到了真正的答案。或許詩人永遠不能給出答案?;蛟S這依然只是一條通往黑暗身體的羊腸小道,依然只是用來托舉頭顱的精神雕塑。但這是一首硬碰硬的詩,罕見的硬碰硬!詩人不再側身,而是同時迎向歷史和未來,迎面撞去,鮮血直流。這是我們時代罕見的詩歌,來自一顆不屈的詩魂!如此之魂靈,才配被命名為知識分子詩人,而不是那些在詞語中蠅營狗茍地操弄雕蟲小技者!
這是一首用40年時間寫成的詩歌,40年,一棵樹都已能長得又高又粗了!而此詩,正像一顆樹,有黑黢黢的樹干和如鐵鉤銀劃般的虬曲之枝。
附:
任洪淵詩:
1972 黃昏未名湖
紅衛兵甚至改變了太陽的名字
只剩下這一湖未名的水,未名的漣漪
我來守候湖上一個無人稱的黃昏
直到暮色,從湖心沉落塔影和我的面影
在看不見面容的時候,面對自己
一個逃離不出自己的人
不敢失蹤不敢隱形不敢匿名
尤其不敢拒絕和放棄
我側身走過同代人的身邊
半遮蔽自己的面貌和身姿
畏懼自己嘴角的輕蔑,眉間的懷疑
畏懼哪怕一瞬稍縱高傲的眼神
守候在湖上,一雙映出我的眼睛
一雙眸子的顏色改變天色的眼睛
那是紅衛兵不能紅變的眼色
那是兩湖未名的夜光,未名的晨曦
是愛的絕對命令,她
以身體的語法和身體的詞法
給我的名詞第一次命名
動詞第一推動,形容詞第一形容
在禁地外,禁錮外,禁忌外
她是不容許被改寫的天傳文本
紅衛兵的名詞無名,動詞不動
形容詞失去形容,失盡形容
湖上,洞庭波遠瀟湘水長
娥皇,女英,是神
巫山云,霧,雨的瑤姬
和洛水流韻的宓妃,是半神
隱舟在五湖煙波,西施
多一半是個體之上的家和國
一切從她的眼睛,波去,雨去,煙去
她第一個是人間的,個人的
自己給出自己生命意義的
我又多么愿意長映在她清瀅的眼里
從我天驕的風姿,風華,風儀
到天成的人格,天縱鋒芒的詞語
紅衛兵以紅太陽的名義
卻走不近一泓照人的湖水
我守住一湖未名的漣漪,和她
等待我命名的眼波,守住自己
1972
2012
2016.9.3不見不散!
選題策劃丨這兒有好書
編輯丨修宏燁
轉載及合作請聯系后臺
或發郵件至xiuhy@xiron.net.cn
點擊標題,直達閱讀:
你的靈魂像開著襠的褲子那樣落拓不羈
↑點它

謝謝關注
Hey Zher
中國文藝媒體聯盟丨藝窩瘋核心成員
發現世界另一種可能
來源:這兒有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