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白話百年中國當代詩歌百人微訪談(二十六)
道輝、玩二、紫丁

編按:
中國當代詩歌就是指新文化以來,中國的白話詩、新詩和現代詩。今年是這個詩歌的大日子!從胡適發表《新文學芻議》和他的一組白話詩,馬上就到一百年了。為了紀念這個日子,總結與研討,廢話教主楊黎帶著四中校草李九如一起做了一個非常有價值的中國當代詩歌微訪談。為什么說“非常有價值"?從所覆蓋的人群,問題的深度,到回答的精妙,都值得反復一讀再讀。
微訪談覆蓋了老中青百名詩歌寫作者,楊黎采訪部分以老將為主,九如采訪部分以年輕人為主。教主和校草都付出了很多時間和心血,編輯正在對訪談內容進行整理,陸續在四中首發。正在編輯中的《橡皮》5也會選發一部分,整體訪談最后會輯集出版。
感謝所有參與微訪談的詩歌寫作者。

道輝回答
一、 你認為中國當代詩歌最大的成功是什么?沒成功的話那最大的問題又是什么?
最大的成功是語言仿寫進入性情詩學與修辭批評的態度;沒成功的話是未從棲居的形式遷移。
二、謝謝你的回答。對于第一個問題,幾乎都給了中國當代詩歌肯定。而這種肯定,都和語言緊密聯系。那么我想請教你,中國當代詩歌究竟為現代漢語提供了什么新機制和新內容?順便再問一句,現代漢語和古白話又有什么本質的差異?期待你獨特的高見。
胡適的第一首詩破壞了中國人的情感或是思維的表述系統,為此生活著的人方才有著“詩意心靈”的隨口說、隨手寫的切置能力,這即是現在詩歌與現在語言的緊密關系與肯定。那么,傳統的背面仍還在歷史的鉤沉中存在著,所謂的“新機制降臨”仍有著一種未曾徹底背棄過這一個生活本質上思考的誤差,由于我們仍要在建構新的歷史冶煉中確實又被一個無形的巨大無比的原生成緣力學掌控著,猶似生人,要為人父,但也是要簇擁他人為父相同,這,也是現代漢詩語境進入原生力嘗試的由衷或是無奈。
三、很好,謝謝你的回復。在做這個微訪談時,我們在白話詩、新詩、現代詩、現代漢詩和當代詩歌等好幾個詞語中費了許多腦筋,總覺得沒有最為準確的叫法。說新詩吧,那它針對什么舊呢?而且已經100年了,也不能一直這樣叫下去。說現代詩歌吧,難道它不包括當代嗎?說現代詩,其實好多詩并不現代,難道就要拒絕在這類詩歌歷史之外?所以,我們真的很迷茫。所謂名正言順,為中國百年來新的詩歌找到自己的名字,的確算一個迫切的問題,而且我們還發現,沒有準確的命名,應該是中國現當代自由白話新詩最大的隱患。對此我們再次期待你的高見,找到最準確的說法。
指陳現代詩命名,同去指責批評人的失責及缺席一樣,詩中確實沒有一個強大的統一體制來給詩寫者們下定了必須去說“標準的北京普通話”一樣,我們為此在從屬于自我的地方特色和“百年白話詩”襁褓式的晃蕩中對峙與迷茫了百年之多,在語境流離出口的普泛化情形下,詩學比較可把一百年的靈魂擴略化亦可把靈魂的恍惚生動性跳蚤化,詩學趨向人學的闡說并不可能使生命自身存在更具有鮮明榮辱的掠入意義,更為靠譜的應是自我尋找和見識的逗留。如是:我們意識上是把一個世界當做一個小地方,抑或在同一個村子內,把鄰居當做另一個迥然存在的世界。我們雖是活在詩中,但仍還在毫無目的性的軌跡沿續上尋找——那能給生命結局有一個自圓其說的靈魂現身的可能性。在這里,現實社會的掠取值高于并淹沒一切,失劫或是陷落,命名比之投石問路更為結巴無力,這即是批評人的咎由自取。
四、好的,你的說法有道理,但你也知道這樣一個事實:這種詩,我們已經寫了100年了。100年好像不長,但肯定也不短。親,就你的閱歷和學識,在這100里,有哪些詩人、哪些作品、哪些事件和哪些關于詩的言說,你認為是有價值的?有發展的?至少是你記得住的?我們必須面對這樣的問題,因為我們必定是一個關于詩歌100年歷史的訪談。辛苦,辛苦。感謝,感謝。
我曾在多個研討場面上說過,在三十年前閱讀到艾略特或意象派的詩,跟三十年后閱讀到的,自己親同感受或者由此習性衍化詩學的表達成見將是兩碼事。也可以這樣,我若在一百五十年前創立“新死亡詩派”,跟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創立的,這一種表達模式也確是這一“派系”的兩碼事,其栽種期望與收割效果,應有見識層面的天壤之別。由于自我經歷過社會變遷動蕩的盲失,問題一時也就無從頭緒說起,就別說一個一百年的界限更別說在一個泱泱詩歌大國的詩歌或是語言學方面的指三道四了。價值體系千差萬別,像從想象力抵達幻想之巢那般,我們往往望其項背而癢在觸摸地土的腳趾底,一個貴族家門口的籠犬大抵得過幾十個貧困百姓的命,在清寒遼闊的大地上仍有千千萬萬勞苦大眾在仰望微弱的星光充饑止渴,這,是否歸屬于語言閱讀的動機和遮蔽?就我個人而言,在上世紀的七十、八十年代的鄉村,免去談論能讀到哪一位詩人的書,恐怕,當時的生存困境要見得用上一扎方便紙都難,這,就很自在地在自己完全封閉窒息般的生存情形下,所有的情感、思想一節節一天天地枯卷腐爛掉。我們面對面閱讀的應是自己的生命肉身是怎樣活下來,卻不是如何來享用一下詩意的美學的上升??梢哉f,在當下,一旦回顧自己文化層面的經歷,也只有記住了寒酸和困苦、單一、混亂以及恐懼。
五、謝謝你回復,讓我們的訪談很有價值。在前面四個問題之后,我們覺得有一個絕大的問題必須擺到桌面上來:這個問題,就是詩歌的標準問題。詩歌到底有沒有標準?或者說有沒有唯一的永恒的標準?籠統而言,“古代詩歌”似乎是有標準的;而自新文化運動以來,白話入詩,詩歌事實上陷入一種先驗的迷惑中:它至今也沒有完全確立自身,或者說,它需要像中國古代詩歌一樣,確立一個標準碼?說白了吧,上追千年下啟萬世,到底什么是“詩”?期待你指教,并先謝。
在前面我談到仿寫以及衍傳的詩的說法,若拿來套用詩的標準的話,這個標準即是手藝匠打制出來的“一種彈簧模具”。新詩不止一百年,應還有一千個百年,在這之間,我們截取于“一個標準”,那,以后如何延續和界定?今后的詩將都是分叉的嗎?個人的信仰仍是以宗教為準則,那么有多少宗教派系就有多少標準;宗教最能代表敘指個人上升至精神的一種教義——善惡之分方可為上乘的標準,相當對等于個體生命行至詩歌吟唱轉化布誦的岔口,這樣的具有幾千年宗教精神高度的東西也可能靠近了所謂的標準定性,當下新詩,似乎要定標準還為時尚早。對比之下,古詩的分野是較為明晰的,李杜歷經政治和歷史的修整與普泛化后是已堆積和聳立在中國人自學必修的精神的巔峰,他們,可能是較為有一個尺度地擺在日常課桌和傳授食舍的“詩理”標準;而白話詩一百年,以誰為這一個詩理尺度的標準,胡適、艾青、舒婷的朦朧詩派等等,誰敢于評定他們為將是下啟經典千年萬世的中國新詩標準?!我認為,拿新詩來界定標準這個詞,確實有著概念顛覆意義的“套玩”。且有著一點兒,自己來說“標準”,是想來樹立“自己的標準”,在系統詩學或是人生闡釋學確立不起來時,過早提出標準,實屬割據、斷裂和否定時間背景以及他人文化運動贖動沉寂空白的等量齊衡。
六、謝謝你。關于中國百年詩歌的訪談,問題還多,但已大致有數。這里,我們想用一個古老的問題作為我們訪談的結束,那就是你為什么寫詩?或者說是在今天,世界已經發生了那么大的改變,而你為什么還寫詩?寫詩,對你究竟有什么好處?
世界發生了變化,是微信詩時代的降臨,在微信上寫詩,我說過一句話是一種“沒有心臟跳動的人在寫詩”。問我為什么寫詩,有如下兩點:一是以飽滿的詩性語言來與隱秘的智慧和黑暗勢力為對抗武器;二是自我情感內世界獲得宣泄和快樂的一種通往條件。我從前寫詩是,被他人說是在缺養和缺食物的雙空白紙上的爬行動物,但至少仍是有點墨水般地顯露山水的遺跡,可供給后人拾頁和編碼,世界由此也有讀萬卷行萬里的勵志稱號。但微信人電光一閃,世界浮光雜色集束于手指尖上,每人有每人大小快慢的手指,每人都頑執、癲瘋、自覺、自奮,不顧及周遭、環境、他者什么的,世界,是否仍還保留有詩意可擇取棲居的一個大踏步跨入門檻的世界?!
七、哇,各位大俠:訪談完了,我們才發現是六個問題。而我們算了一下,六個問題不吉利。所以,我們必須麻煩你,再回復我們一個問。不過這個問比較簡單,也很好玩。你可以不回答,但不能不回復。一定。我們的這個問題是關于寫詩與性的關系的問題。也就是說,寫詩對你的性想象和性行為有沒有影響?期待你的回復,多謝多謝。
性是否變化為可研磨進化的“人性”,便有著詩學美學上的雙側向闡敘,試論它的條理則明晰起來。在這兒,論性與詩的美學,對我而言,或許是產生靈感交被的一個連接通車的途徑,很美好的很亢奮的途徑,但不是唯一的,猶似我們要尋找靈魂存在與否,來頭磕墓磚求答案那般,一時把“死亡之身”當做是其包裹著的“鮮活人性”,可能的超出一般的詩學意味上的修辭之“性”了。自性與異性互動開啟,承當了人的感官和欣賞的娛樂作品,比如是在肢體語言方面的,舞蹈、獵殺或古羅馬時的角斗士行為等等,在這里說性,應是實指器官方面的,它,應是人自體更為深層上的觸覺和欲望——一時尚可使人失體、恍惚和產生迷幻的注腳或是韻奏;性、陰、死亡,大陰、大性,在這里,我無意把“死亡”當做是人的真正本意層面的性,實屬是關乎詩性仍是陰性的一個侵蝕部分的原生成想象力發掘的問題了。
道輝,1965年生。1992年初創立“新死亡詩派”,2007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出版專集《大呢喃頌》(長詩)、《無簡歷篇》《語詞性質論》《論人性文化·創造了不可能性》等多部。獲第二屆北京《十月》文學新銳人物獎、2010年《詩選刊》第三屆“中國最佳詩歌編輯獎”、2012年《詩歌月刊》“年度詩人獎”。2015年,長詩《大呢喃頌》獲第三屆天鐸獎。個人創作成就被《文藝報》《大家》《文學報》《福建文學》等報刊雜志專欄介紹。策劃、主持“南方詩會”、“首屆八閩民間詩會”、“新死亡詩派20年暨中國先鋒詩歌十大流派研討會”、“經典福建 創意閩南——閩派詩歌走進漳州”、漳浦縣詩人節系列活動等詩歌會議多次。主編大型詩叢《詩》1-22卷、《新死亡詩派叢書》共40部、《詩書畫》季刊。曾任《青年文學》《詩歌月刊》《廈門文學》詩歌專欄編輯。2010年創辦天讀民居書院。2013年北京燕山出版社和北師大中國當代新詩研究中心聯合在北京召開道輝詩集《無簡歷篇》學術研討會。

玩二回答
一、你認為中國當代詩歌最大的成功是什么?沒成功的話那最大的問題又是什么?
詩為什么成功或不成功
樂觀的話會說它成功
悲觀的話會說它不成功
客觀的話會說它一半一半
或者人在客觀中立狀態的時候
是此時此刻的感覺狀態
不會問任何問題
只會說我看見有人在寫詩
有人寫得長
有人寫得
短
二、謝謝你的回答。對于第一個問題,幾乎都給了中國當代詩歌肯定。而這種肯定,都和語言緊密聯系。那么我想請教你,中國當代詩歌究竟為現代漢語提供了什么新機制和新內容?順便再問一句,現代漢語和古白話又有什么本質的差異?期待你獨特的高見。
新詩的貢獻
談貢獻的話
就是想得到
權利和
榮譽
三、很好,謝謝你的回復。在做這個微訪談時,我們在白話詩、新詩、現代詩、現代漢詩和當代詩歌等好幾個詞語中費了許多腦筋,總覺得沒有最為準確的叫法。說新詩吧,那它針對什么舊呢?而且已經100年了,也不能一直這樣叫下去。說現代詩歌吧,難道它不包括當代嗎?說現代詩,其實好多詩并不現代,難道就要拒絕在這類詩歌歷史之外?所以,我們真的很迷茫。所謂名正言順,為中國百年來新的詩歌找到自己的名字,的確算一個迫切的問題,而且我們還發現,沒有準確的命名,應該是中國現當代自由白話新詩最大的隱患。對此我們再次期待你的高見,找到最準確的說法。
詩的分類
分類是不是為了歷史
定位
為什么要
定位
回顧過去
展望未來
前有古人后有來
者
看天地之悠悠
我將一頭霧水
四、好的,你的說法有道理,但你也知道這樣一個事實:這種詩,我們已經寫了100年了。100年好像不長,但肯定也不短。親,就你的閱歷和學識,在這100里,有哪些詩人、哪些作品、哪些事件和哪些關于詩的言說,你認為是有價值的?有發展的?至少是你記得住的?我們必須面對這樣的問題,因為我們必定是一個關于詩歌100年歷史的訪談。辛苦,辛苦。感謝,感謝。
詩的標準
也有點類似人的標準
是不是人
是人的人一看就
知道
誰寫誰心里
明白
五、謝謝你回復,讓我們的訪談很有價值。在前面四個問題之后,我們覺得有一個絕大的問題必須擺到桌面上來:這個問題,就是詩歌的標準問題。詩歌到底有沒有標準?或者說有沒有唯一的永恒的標準?籠統而言,“古代詩歌”似乎是有標準的;而自新文化運動以來,白話入詩,詩歌事實上陷入一種先驗的迷惑中:它至今也沒有完全確立自身,或者說,它需要像中國古代詩歌一樣,確立一個標準碼?說白了吧,上追千年下啟萬世,到底什么是“詩”?期待你指教,并先謝。
印象深的詩人和
詩
橡皮詩和橡皮
詩人
六、謝謝你。關于中國百年詩歌的訪談,問題還多,但已大致有數。這里,我們想用一個古老的問題作為我們訪談的結束,那就是你為什么寫詩?或者說是在今天,世界已經發生了那么大的改變,而你為什么還寫詩?寫詩,對你究竟有什么好處?
為什么寫詩
這個問題有點兒類似
你為什么被生下來
也就是說一個人寫不寫詩
不完全由他自己
決定
七、哇,各位大俠:訪談完了,我們才發現是六個問題。而我們算了一下,六個問題不吉利。所以,我們必須麻煩你,再回復我們一個問。不過這個問比較簡單,也很好玩。你可以不回答,但不能不回復。一定。我們的這個問題是關于寫詩與性的關系的問題。也就是說,寫詩對你的性想象和性行為有沒有影響?期待你的回復,多謝多謝。
性和詩
都是很好玩兒的
事情
不高興不開心
不夠嗨的時候可以
要么做做
愛要么寫寫詩
當然
任何事情都有可能
好玩兒
比如
先掙一個億
先被騙一千多個
萬
我的意思是
不管什么事看你的
心態怎么對待
詩并沒有高于
一切
詩在一切
之中
玩二,本名漆紅,心理專家,分行解壓。

紫丁回答
一、你認為中國當代詩歌最大的成功是什么?沒成功的話那最大的問題又是什么?
中國當代詩歌百年,走到現在, 最大的成功就是夢醒了!或者叫夢將要醒了! 因為詩這個東西,多數時間都在睡眠. 或者叫"冬眠". 它醒的時候短且少. 比如元,明,淸,多少個百年啊,幾乎長眠不醒! 有什么問題?只說最近二十幾年的話, 那就是, 許多詩人, 甚至許多優秀詩人,都在語言這堵墻上亂竄亂跳, 各種實驗, 各種形式, 各種流派, 碰得頭破血流 ,除了少數人,絕大多數詩人依然沒找到"語言之匙. 第二個, 李澤厚的美學, 亊實上代替了哲學,政治及宗教思想, 深深影響了一両代人,許多優秀詩人的潛思想, 潛意識, 幾乎被他的美學所覆蓋. 有美而無思------這便是中國當下詩人無所作為的一個深層次原因. 第三個, 敏感,暫不講它罷了!第四個,中國詩歌百年,有一個明顯的"不成功"的地方,那就是我們并沒有產生出一位像布羅茨基那樣用非母語寫作的杰出詩人, 這個遺憾并非那么微不足道, 而是一個有深刻歷史含義的痛!中國詩人只會翻譯別人的詩, 把世界上最優秀的詩人都"拷貝"遍了, 又有什么用? 你沒有主動態, 全是被動橫向移植, 你就不算真正與世界交流!
二、謝謝你的回答。對于第一個問題,幾乎都給了中國當代詩歌肯定。而這種肯定,都和語言緊密聯系。那么我想請教你,中國當代詩歌究竟為現代漢語提供了什么新機制和新內容?順便再問一句,現代漢語和古白話又有什么本質的差異?期待你獨特的高見。
新詩誕生之后的前幾十年,處于驚世駭俗的爆發期,它與當時的文藝思潮.社會進步,語言創新幾乎是同步的,是那個時代的弄潮兒! 再觀百年之后的近幾十年,除了朦朧詩階段又掀一個高潮外, 很快便跌入低谷, 在電腦微信微博這樣高科技全球化時代,當代詩歌卻沒能重振旗鼓, 不僅掉隊了,還掉得厲害: 中國漢語的創新與進步與廣大網民休戚相關,卻與詩人關聯不大. 簡單講, 在中國人現代再啟蒙之中, 網民創作的"與時俱進"的段子,也遠遠壓過了詩人的詩歌!
古漢語,現代漢語,當代漢語有什么區別?這個區別應當是相當大的.如果當代漢語從1949年起算的話,那么, 1956年1月公布了<漢字簡化方案>, 公正的講,這 一"改革"是比港臺及海外華人使用繁體字有更大進步意義.簡繁字從當初的"勢不両立"到"和平共處"也是一個逐漸加深對漢語言理解的過程. 這個不易細察的變化, 大陸造福了大多數中國人!這是我們容易忘記的一個成績!
三、很好,謝謝你的回復。在做這個微訪談時,我們在白話詩、新詩、現代詩、現代漢詩和當代詩歌等好幾個詞語中費了許多腦筋,總覺得沒有最為準確的叫法。說新詩吧,那它針對什么舊呢?而且已經100年了,也不能一直這樣叫下去。說現代詩歌吧,難道它不包括當代嗎?說現代詩,其實好多詩并不現代,難道就要拒絕在這類詩歌歷史之外?所以,我們真的很迷茫。所謂名正言順,為中國百年來新的詩歌找到自己的名字,的確算一個迫切的問題,而且我們還發現,沒有準確的命名,應該是中國現當代自由白話新詩最大的隱患。對此我們再次期待你的高見,找到最準確的說法。
中國當代詩歌.-----這個指稱用于當下的中國詩人的詩歌. 新詩-----概括百年中國詩.我認為這両個指稱同時存在比較妥當!現在這些叫法比較混亂,我認為叫法易少不易多.
四、好的,你的說法有道理,但你也知道這樣一個事實:這種詩,我們已經寫了100年了。100年好像不長,但肯定也不短。親,就你的閱歷和學識,在這100里,有哪些詩人、哪些作品、哪些事件和哪些關于詩的言說,你認為是有價值的?有發展的?至少是你記得住的?我們必須面對這樣的問題,因為我們必定是一個關于詩歌100年歷史的訪談。辛苦,辛苦。感謝,感謝。
這個問題很大也很深.我認為應該用學術專著來回答才穩妥! 我個人有両個特別的體會:a),我特別喜歡一些詩人現在寫的回憶文章.比如,韓東<他們>或"他們; 陳東東"游俠傳奇; 徐敬亞<燃燒的中國詩歌版圖>; 大仙<幸存者>;萬夏<蒼蠅館>;周倫佑<懸空的圣殿---非非主義20年圖志史>; 還有楊黎你主編的橡皮雜志上的諸如:朵漁<新世紀十年,先鋒詩歌內部發生了什么>; 小引<江湖夜雨十年燈>等等.這些文章不少是最近才發表的.只有在廣泛涉獵這些有價值的文章,才能對中國當代詩有很深入細仔的把握與了解! b), 中國新詩百年,劃了一個大輪回.新詩的第一個詩人叫胡適,他是一個文學家,這是大家都清楚的,然而他當初的專業不是文學而是哲學,對他的這一身份,大家還關注不夠,相反,與他同船赴美讀哈佛大學學文學的好友,名叫梅光迪,這位"正牌"的文學博士卻極力反對胡適的新詩革命,從某個角度講,正是這位學文學的梅光迪的極力反對和嘲諷,反而促使學哲學的胡適進行新詩及新文化運動的決心!百年中國新詩史,由于眾所周知的原因,再沒有出現過哲學家身份的詩人!百年之后,又一個有哲學思想的詩人出現了,他叫楊黎,他會肩負起怎樣的新詩重任呢?視目以待吧!至少,我以為,他及他的廢話理論已經給中國當代詩歌帶來了迥然不同于主流詩歌的新東西!楊黎的意義,甚至超越了詩歌,超越了庸俗的"先鋒"一詞!
微信詩歌時代, 正面臨著一個思想重新評估,重新整合,重新發現,重新解放之時代!它的一個越來越顯著的標識是:思想的發展趕上"詩享"的發展. 思想重獲它應有的價值!" 思想"超越"詩"而獲得它應有的尊嚴!
詩人于堅的一句話更揭示了詩人的一個重任: "我關心的不是某種眾所皆知的叫做詩的東西,而是在我們時代說話的方式!"
五、謝謝你回復,讓我們的訪談很有價值。在前面四個問題之后,我們覺得有一個絕大的問題必須擺到桌面上來:這個問題,就是詩歌的標準問題。詩歌到底有沒有標準?或者說有沒有唯一的永恒的標準?籠統而言,“古代詩歌”似乎是有標準的;而自新文化運動以來,白話入詩,詩歌事實上陷入一種先驗的迷惑中:它至今也沒有完全確立自身,或者說,它需要像中國古代詩歌一樣,確立一個標準碼?說白了吧,上追千年下啟萬世,到底什么是“詩”?期待你指教,并先謝。
詩歌有沒有標準?有! 詩歌就是不斷比較,不斷篩選,優中選優再選優的一個過程,它既是共時的,又是歷時的一個選擇!詩歌又沒有標準,它在每一個讀者心中.在詩人,詩評家,專家學者的良心評選之中.我欣賞譚克修的一句話:詩讀者的深度決定詩的深度!
六、謝謝你。關于中國百年詩歌的訪談,問題還多,但已大致有數。這里,我們想用一個古老的問題作為我們訪談的結束,那就是你為什么寫詩?或者說是在今天,世界已經發生了那么大的改變,而你為什么還寫詩?寫詩,對你究竟有什么好處?
我現在幾乎不寫詩.我認為, 認真做一個詩讀者現在比做一個詩人更重要! 而且 ,詩是無價的, 那些無價的好詩少之又少.見到了,讀到了----就是一種福報! 我看到這樣的詩,那感受, 那欣喜,仿佛就是自己寫的一樣! 這是真的!
七、哇,各位大俠:訪談完了,我們才發現是六個問題。而我們算了一下,六個問題不吉利。所以,我們必須麻煩你,再回復我們一個問。不過這個問比較簡單,也很好玩。你可以不回答,但不能不回復。一定。我們的這個問題是關于寫詩與性的關系的問題。也就是說,寫詩對你的性想象和性行為有沒有影響?期待你的回復,多謝多謝。
此題好玩, 但不答了! Sorry![偷笑]
紫丁 男 61年生, 成都人, 民間獨立詩評人。
第二十七波:臧棣、劉立桿、孟浪、黃粱
敬請期待
全部微訪談版權歸“廢話四中”所有
轉載請聯系編輯
未經同意請勿轉載,謝謝
往期回顧:
重磅:白話百年中國當代詩歌百人微訪談(一) || 于堅、譚克修、小安
重磅:白話百年中國當代詩歌百人微訪談(二) || 孫文波、周亞平、李亞偉
重磅:白話百年中國當代詩歌百人微訪談(三) || 韓東、春樹、徐敬亞
重磅:白話百年中國當代詩歌百人微訪談(四) || 余怒、楊小濱、湯巧巧
重磅:白話百年中國當代詩歌百人微訪談(五) || 俞心樵、葉匡政、文康
重磅:白話百年中國當代詩歌百人微訪談(六) || 邵風華、不識北、而戈
重磅:白話百年中國當代詩歌百人微訪談(七) || 束曉靜、孫基林、馬策
重磅:白話百年中國當代詩歌百人微訪談(八) || 祁國、張執浩、高星
重磅:白話百年中國當代詩歌百人微訪談(九) || 劉不偉,郎啟波,尚仲敏
重磅:白話百年中國當代詩歌百人微訪談(十) || 潘洗塵、彭先春、李霞
重磅:白話百年中國當代詩歌百人微訪談(十一) || 魏天無、秦風、何小竹
重磅:白話百年中國當代詩歌百人微訪談(十二) || 牧野、孫智正、楊海明
重磅:白話百年中國當代詩歌百人微訪談(十三) || 李強、張羞、蒲秀彪
重磅:白話百年中國當代詩歌百人微訪談(十四) || 張巖松、陸漁、老巢
重磅:白話百年中國當代詩歌百人微訪談(十五 ) || 李昕、烏青、秦匹夫
重磅:白話百年中國當代詩歌百人微訪談(十六 ) || 方閑海、袁瑋、管黨生
重磅:白話百年中國當代詩歌百人微訪談(十七) || 王九禾、消除、孫磊
重磅:白話百年中國當代詩歌百人微訪談(十八) || 小引、黃貴奇、周瑟瑟
重磅:白話百年中國當代詩歌百人微訪談(十九) || 楊瑾、法清、魔頭貝貝
重磅:白話百年中國當代詩歌百人微訪談(二十) || 向衛國、朱慶和、賈冬陽
重磅:白話百年中國當代詩歌百人微訪談(二十一) || 宇向、曉音、朵漁
重磅:白話百年中國當代詩歌百人微訪談(二十二) || 劉波、陳亞平、面海
重磅:白話百年中國當代詩歌百人微訪談(二十三) || 沈浩波、軒轅軾軻、凡斯
重磅:白話百年中國當代詩歌百人微訪談(二十四) || 劉潔岷、金汝平、周鳳鳴
重磅:白話百年中國當代詩歌百人微訪談(二十五) || 石頭、艾先、大頭鴨鴨

長按二維碼,關注楊黎束曉靜“遠飛”詩日記

編輯:@窈窕束女 athenashua
投稿郵箱:351607@qq.com
來源:廢話四中(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