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中國詩歌網 “2015-2016年度十大好詩”評選工作的說明
祝賀入選中國詩歌網“2015-2016年度十大好詩”的作者,感謝他們奉獻給我們的優秀作品!感謝中國詩歌網注冊詩人以及所有詩歌創作者、愛好者在評選過程中的積極參與、大力支持和耐心等待!同時也感謝全體評選委員、專家以自己對詩歌的一顆赤誠之心做出的完全能夠體現自己專業鑒賞水準的勞動!
從評選活動正式發起,到今日公布最終評選結果,經歷了半年有余的時間。這是中國詩歌網建站以來,周期最長、流程最多、參與最廣的一次詩歌評選活動。時間周期長,雖然有網站工作安排調整的原因,但更多卻是因為我們對這次評選的重視,以及對每一個評選環節嚴肅認真的態度:精心設計評選流程,嚴格遵守評選原則,同時又根據評選工作的需要調整進度,讓各位評委充分表達觀點,不斷協商以達成共識。
本次評選共確定10首中國詩歌網“2015-2016年度十大好詩”,其中現代詩9首,舊體詩1首;20首提名作品,其中18首為現代詩,2首為舊體詩。負責本次評選的終審評委,現代詩部分為李少君、唐曉渡、楊志學、譚五昌四位專家,舊體詩部分為顧建平、莫真寶兩位專家。終審評委的提名,是完全根據其自身學識和品味做出的獨立判斷。有專家表示,只有看過三到五遍以上才能真正選出一首真正的好詩。專家都是在反復閱讀,反復斟酌的基礎上慎重投票。從結果看,此次入選的詩人,既有臧棣、瀟瀟、大解、韓東、人鄰等詩壇名宿,也有孟醒石、葉舟、冬青、張二棍等處于創作高峰期的實力詩人,還有鄭小瓊、年喜等近年引起廣泛關注的“打工詩人”和來自社會各行各業的詩歌創作者。雖然在評選前,我們并沒有對入選詩人的分布做任何要求,但是評選結果仍然較為廣闊地體現了詩壇的創作生態。
這次評選流程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1、要求初選評委和終選評委在提名過程中,將提名作品分為重點推薦和一般推薦兩個部分,并以對詩歌的認可程度排序,我們根據提名順序的不同適當賦予不同分值,以便更加科學地體現評選委員的意見;
2、在終評過程中,考慮到候選作品數量多且專家一輪投票相對比較分散的情況,在原一輪投票的基礎上又增設了二輪投票,專家在了解其他專家意見的情況下,根據第一次遴選的結果再次推薦,既尊重了專家的個人審美取向,又達到了充分協商、融合各家所長的目的。
3、候選作品均為中國詩歌網最為響亮的品牌“每日好詩”欄目截至2016年6月30日所發布的作品,共計289首新舊體詩,充分保證了候選作品的質量。每一期“每日好詩”都是在上萬首投稿中嚴格按照編輯推薦、網友評選、編輯委員會討論、專家評選點評的流程產生的,能充分代表中國詩歌網注冊詩人的創作水平和編輯部的鑒賞能力。
4、本次評選的兩輪網友投票和專家投票存在較大分歧,考慮到雖然我們做了最為嚴格的限制、但網絡投票仍然存在技術缺陷的事實,我們在知會專家網絡投票結果的基礎上,根據專家的投票結果確定了最終獲獎名單。
總之,我們認為此次評選的過程,保證了公開公正的原則,評選結果不僅代表了中國詩歌網注冊詩人的創作水平,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中國詩歌創作所能達到的高度,一定程度上體現了中國詩壇的創作生態。因此,本次年度十大好詩入選作品及提名作品的價值和意義,實質上已躍出中國詩歌網,這也是中國詩歌網為新詩百年繼續健康發展所盡的一份義務。
當然,由于入選作品范圍、評選專家團隊規模、初評委員專業素養等方面因素的限制,本次評選仍然是一個文學陣地的獨家榜單,評選的局限性在所難免,理論上也會存在遺珠之憾。另外,由于是集體評選,評選結果也很難體現某一位專家的獨特風格。但是,我們相信,聰明和挑剔的讀者會始終懷揣著對詩歌的美好追求,會認識到這并不是一次全知的遴選,從而也不會將絕對的公平寄托在一次普通的詩歌評選活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