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醒石獲第十四屆石家莊市文藝繁榮獎

2017年3月16日上午,石家莊市文聯九屆五次全委會暨2017年度工作會,在河北省軍區招待所報告廳舉行。會議客觀全面地總結去年工作,安排部署今年重點任務,并為第十四屆文藝繁榮獎獲獎作者頒獎。石家莊市委常委、宣傳部長高天,市委宣傳部副部長郭純陽出席會議。
河北青年詩人孟醒石的作品《羞愧》(組詩),獲第十四屆石家莊市文藝繁榮獎。
據了解,這是他第二次獲得該項獎勵。2015年6月,孟醒石的詩《讀書》,獲第十三屆石家莊市文藝繁榮獎。
附錄1:
羞愧(組詩)
孟醒石/文
《鸕鶿》
白洋淀里的魚,越來越少了
人們改用網箱養殖,渾水摸魚
老漁夫躺在醫院里
夢見被人掐住脖子,張大嘴巴
滿腹心事,卻什么也吐不出來
是啊!空有一身好手藝
時光蕩漾,積攢了滿天星星
到頭來,這種鎳幣已花不出去
蓮開盛世,扎根淤泥
不救窮,也不救急
八九只鸕鶿站在老木船上
像一幫窮親戚,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三十七歲》
一支射出去的箭
在百步之外,沒有楊樹可穿
在千米之內,沒有靶心可打
只是在空中依靠慣性飛著
飛過青春時光,飛到不惑之年
已經喪失了最初的力道
又身不由己,只能繼續向前
落到哪兒算哪兒
軌跡是條拋物線
此生此世,最美好的就是
曾搭在彎弓上,拉出一個圓滿
曾在離弦的一剎那,嗖嗖冷風中
有過射雕的閃念
《雛菊》
秋天,菊花正在中央廣場上展覽
引來滿城女人效仿,把頭發染成黃色,燙成卷發
像溫順的獅子,在男人中間滾繡球
百里之外,有一朵雛菊在山路上奔跑
剛躲過迎面而來的卡車,又撞上了學校的鐘聲
眼睛里含著露珠,圍脖上結滿清霜
寒風一樣凜冽的男教師,也被這嬌小的美打動了
他再一次原諒了這個遲到的孩子
而遠走省城的妻子,至今不能原諒他
《化蝶》
雪花落在梅花上,也落在墳地里
梅花正在怒放,墳頭也在含苞
里面埋著一個清白的女孩
知青回城后,她還繡了一年四季的鞋墊
她的死像雪花一樣輕
落在掌心,感覺不出一絲重量
只感到一點點涼
她的墳墓,如今只有北風清掃
只有落葉祭拜。她的骨頭還守身如玉
雪花不忍心直接砸下來
而是像蝴蝶一樣扇動翅膀
盤旋很久,才輕輕壓在花瓣上
《羞愧》
兩棵老槐樹正晃著手臂猜拳行令
它們已經喝干了村西的池塘與村東的深井
現在賭得是今年第一場春雨
第一場春雨還沒有下
滿山的桃花、杏花、梨花都舉起了小酒杯
沒有雨,也會盛滿露水
村里只剩下老人和孩子
沒人與我共醉
同齡人都進城發財去了
他們在遠方喝酒,如月亮痛飲長江水
越喝臉越白,而我在故鄉
獨酌磁河酒,越喝臉越紅
燒得厲害,像夕陽面對即將逝去的一天時
突然生出的羞愧
《玩具》
四歲的女兒
最近總愛說:“求求你了”
妻子愕然,努力糾正著她
可以想象,這句話的源頭在幼兒園
先從一個孩子口中說出
他得到了他想要的
立竿見影,別的孩子開始模仿
然后是一群孩子跟著說
從互相哀求,到集體大聲地喊
老師已無動于衷
其實過一段時間,孩子們就忘了
他們還會把另一個詞語當成新玩具
玩幾天,又丟在一邊
而我們對很多詞語都太敏感
有的曾令我們屈辱,有的曾讓我們慨嘆
我們不愿意玩,或者根本玩不起
再就是找不到玩伴
連說這種話的對象都沒有
連說這種話的機會也不給
只能一個人愀然面對
像拆解一顆重磅炸彈
《臉》
近日,在一本本雜志中
我看到很多滿清民國的老照片
盡管不是很清晰
我卻發現一個秘密:
熙攘的火車站,逃難的旅客
訕笑的妓女,哭泣的兒童
潰退的大兵,饑餓的百姓……
這一張張臉竟與現代人如此相似
那舉止動作,使我深信
如今他們就生活在我身邊
只不過由黑白變成了彩色
只不過將長袍換成了短衫
仔細看,我發現自己
也出現在很多老照片上
只不過五官都失散了
分別長在五個人臉上
以不同面貌經歷各自命運
像歷史本身,以扭曲的形式
不斷重演
《本地燒》
立冬之后,霧蒙蒙的空氣像本地燒酒
我在街道穿行,每呼吸一次等于喝下半杯
從育才街走到西三環,腸胃里燃起小火爐
再往前走,便是我沉醉的世俗生活
上有老下有小,貓在一起過冬
下大雪烹小鮮,圍爐夜話,把酒話長短
天再冷了,我們就把自己做成蜂窩煤
一塊塊摞起來,孔眼對準孔眼,燒個通透
《樂亭皮影》
原以為渤海岸邊盡是寸草不生的鹽堿地
人們伸長脖子,黑鸛單腿直立,在灘涂上捕捉咸魚
實際上,大巴車呼嘯而過,我從車窗望去
烏云下,大片稻田泛著濕漉漉的金光
三五個稻草人,穿著皮影戲里的花衣衫
張開雙臂,等出海的親人歸來
皮影身后,是風在操控,嚇走了信天翁
還攪動大海,掩蓋浪濤掙扎的痕跡
《月亮》
1993年,方北村的街道還是蜘蛛網
我們身背畫夾,像一群展翅撲火的飛蛾
昏暗的出租屋內,素描燈靜默
大衛、海盜、馬賽曲戰士輪番登臺做模特
對著這些易碎的石膏像,畫出自由的線條
強健的肌肉和堅硬的骨骼
真是太難了!鉛筆削尖了腦袋鉆進城市
僅給白紙涂上一層灰色
不如轉過身,和女生咬耳朵
輕聲告訴她:“天下大勢,分久必合”
像聽到笑話一則,她笑得花枝亂顫
我驚慌失措,對自己的想法感到很齷齪
借兩塊橡皮,也擦不掉城鄉之間的隔膜
這種隔膜不僅僅源于自卑
秋風也在向下吹拂,挑斷新葉成長的脈絡
農村少年的命運躍然紙上
紙如落葉,包不住火
前途未卜,藝術本來就崇尚“將錯就錯”
文藝復興的前因并非愛情,而是無邊的落寞
孤獨的少年,站在曠野中
驚嘆于銀河的壯美,流星難以捕捉
伸長舌頭,把月亮這個盤子舔干凈
腹中仍感覺一陣陣饑餓
只好穿過體育大街,到師大門口的地攤上
來瓶泥坑酒,“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達芬奇、拉斐爾、米開朗基羅
《頸椎病》
蛇有七寸,終生軟骨病
我有頸椎,時常不舒服
即使在頭把金交椅上正襟危坐
也不如在自家硬板床上側身平躺
此時,再沒有比一個合適的枕頭更重要的了
不能太軟,又不能太硬
枕在上面,像種子埋進土壤
不能太高,又不能太低
夢境恰好被野草遮蔽,風吹草低見牛羊
我要平躺在硬板床上,睡個安穩覺
讓每個骨節充分舒展,不再相互抵觸
讓恩怨稍歇,矛頭隨北斗指向虛無
正如這靜謐的黑夜,平躺在祖國之上
與民生息
它沒有閃電,我不打呼嚕
以上作品曾刊發于《詩刊》2014年12月上半月刊,第三十屆青春詩會專號
附錄2:
第十四屆石家莊市文藝繁榮獎
獲獎作品名單
稿件來源:石家莊日報2016年12月23日第8版
特別獎 (3件)
作品名稱 作者 推薦單位
1 長篇小說《天天都有大太陽》 康志剛 市作協
2 長篇小說《牽牛花》 唐慧琴 市作協
3 晉劇《背水之戰》 井陘縣晉劇團 市劇協
繁榮獎 (35件)
作品名稱 作者 推薦單位
1 長篇小說《神樹記》 楊 平 市作協
2 中篇小說集《躁春》 田江水 市作協
3 散文集《滿院槐花香》 周 虹 市作協
4 散文集《月照胭脂河》 陳 曄 市作協
5 詩集《澄澈》 劉俊杉 市作協
6 中篇小說《孕試紙》 楊輝素 市作協
7 短篇小說《新牙》 王梅芳 市作協
8 組詩《羞愧》 孟醒石 市作協
9 散文《大地上的事情》 白慶國 市作協
10 散文《文學為她止痛》 劉世芬 市作協
11 理論文章《正確的導向是新形勢下文藝評論的脊梁》王文靜 市作協
12 文學評論《周喜俊風格論》 楊紅莉 市作協
13 文學評論《中國夢的“鄉村視角”》 莊會茹 市作協
14 篆書《節錄王時敏<西廬畫跋>中堂》 秦 鋒 市書協
15 行書《岳陽樓記》 劉曉軍 市書協
16 楷書《顏真卿述長史筆法十二意》 張建輝 市書協
17 國畫《瑞雪過后是陽春》 劉 麗 市美協
18 國畫《山水家園》 李淑敏 市美協
19 國畫《蜜夕陽》 陳 豐 市美協
20 國畫《聽松觀嵐》 李 亞 市美協
21 國畫《雨過南山潤》 魏亞楠 市美協
22 攝影《童心》 康林益 市攝協
23 攝影《豐收》 張曉坤 市攝協
24 笛子獨奏《歡樂的農機手》 李俊歧 市音協
25 歌曲《溫一壺歲月》 劉 陽 市音協
26 歌曲《你從哪里來》 馬 佶 市音協
27 歌曲《我家住在太行山下》 李樹和 市音協
28 非遺專著《平山歷史文化系列叢書》 付鋒明 市民協
29 非遺專著《井陘傳統村落》 馬佶 霍國生
30 鐵板浮雕《桑科草原牧馬人》 郭海博 市民協
31 數來寶《為警務站點贊》 高露歌 市曲協
32 小品《良心》 康 然 市曲協
33 廣播劇《賈大山和他的朋友》正定縣廣播電視臺 市影視協
34 現代評劇《安娥》 石家莊市評劇一團 市劇協
35 舞蹈《花旦隨想》 劉治宗 市舞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