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蘭朵《白馬銀槍》:撿拾撕毀的人性碎片

蘇蘭朵(資料圖)
蘇蘭朵,滿族,上世紀七十年代生,吉林松原人。畢業于吉林師范大學中文系。已出版詩集《碎·碎念》、散文集《曳航船》、長篇小說《聲色》、隨筆集《聽歌的人最無情》、小說集《尋找艾薇兒》等。曾獲中國作家出版集團獎、林語堂小說獎、遼寧文學獎等獎項。現供職于鞍山廣播電視臺,鞍山市作協副主席,遼寧文學院簽約作家。
有些小說,我寫了近萬字還沒有一個合適的名字。而《白馬銀槍》正相反,它是一個先有名字的小說,而且這個名字還是從別人那里搶來的。
2013年,我在魯迅文學院學習,某次飯局中,聽到同學付久江說正寫一個小說,叫《白馬銀槍》。我一下子被這個名字迷住了,接二連三地問他,小說是什么內容?為什么用這個名字?不用這個名字行不行?這個名字能不能轉給我?沒想到我這位遼寧老鄉最后大度地說,給你就給你!就這樣,我像得到了一顆珍珠般的種子,它觸動我構思的兩個方面——從有名字的那一刻起就開始有了——這是個戲曲題材的小說,還要有一個蕩氣回腸的愛情故事。
這樣的種子,每個作家的心里都會藏著一些,但它們什么時候發芽、最后能不能發芽,卻是不確定的。記得2007年,我在遼寧文學院學習的時候,跟同學安勇講過一個關于照片底片的真實事件,這是我在電臺做節目時一個聽眾講給我聽的。當時安勇對這個故事動機非常感興趣,跟我說,能不能把這個素材讓給他。我沒有付久江那么大方,沒答應,我要留著自己寫。但至今近10年過去了,我也沒寫。
從魯院高研班畢業后,我的創作一度陷入了瓶頸,有近兩年的時間沒寫小說。這段時間我非常焦慮,后來在微信上零零星星看到一些創意寫作的文章,覺得很受益,就按圖索驥,買了一些這方面的書。結果一下就看進去了。看了一段時間,我想實踐一下,就打開收藏構思的文檔,尋找合適的素材。最后我挑中了《白馬銀槍》。
不同的小說素材適合不同的操作手段。那些表達情緒的、片段式的小說,是不適合用創意寫作的規則操作的,而《白馬銀槍》之所以適合,是因為從一開始我就知道,它一定是個以故事為核心建構出來的小說。確定了這一點之后,我就按照書上的指導步驟開始工作了——列情節大綱、設置懸念、安排情節點、設計人物、設計場景、確立主題……在開始動筆寫后,雖然也發現一些新問題,比如比我預計的字數多出很多,但總體的寫作還是比較順利的。
這篇小說當然有它的問題,但完成后,令我熟悉了一個新的寫作路徑。這一路徑能保證我在狀態不好的時候,也有能力寫出作品。這是此篇小說對于我的一個重要意義。
這篇小說對于我的另一個意義,是白玉堂這個人物。
有一次接受采訪,被問到在我所有的小說人物中最喜歡哪個,這個問題把我難住了。客觀地審視一下,我小說中的大部分人物弱點都很明顯,都不太討人喜歡。或者也可以說,我的大部分小說,都是在基于人物的弱點之上結構出來的,故事由此展開。要說喜歡,大概也只有《白馬銀槍》中的白玉堂了。
這是一個具備了很多古典美德的京劇武生,他人生的黃金時代是在民國末期和解放初期。他外表英武,扮相俊美,對愛情忠貞不渝,對家庭有責任感,并且以德報怨,有寬容大氣的胸懷。這是個我一廂情愿塑造出來的男人形象,是我心中完美男人的化身,有點理想主義。寫的時候可能有著我覺察不到的私心。這樣的男人真的有嗎?我也不知道。我現在把他當做送給自己的禮物。
來源:《小說月報》
作者:蘇蘭朵
鏈接: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7/0511/c404032-292684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