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首屆中國詩歌民謠節在錦溪古鎮舉辦

5月13日,2017 “錦溪風情”第一屆中國詩歌民謠節在江蘇昆山錦溪古鎮拉開帷幕,活動旨在“歌贊風情江南,詩美古鎮錦溪”,由中國詩歌學會、昆山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錦溪鎮人民政府聯合主辦,錦溪鎮文學藝術界聯合會、蘇州詩情畫意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承辦,喜馬拉雅FM、蘇州詩院參與協辦。
13日上午,來自全國的百余詩人、作家、翻譯家、評論家、導演、民謠歌手、媒體人前來錦溪古鎮采風。

錦溪古鎮地處江蘇省昆山西南,是一個擁有兩千多年歷史的江南水鄉古鎮,留存諸多人文景觀、古跡名勝和無數獨具明、清特色的建筑。通神御院,陳妃水冢,蓮池禪院等景點尤其著名。
錦溪古鎮湖蕩密布,河巷縱橫。南有五保湖,淀山湖,西北有陳湖。古鎮內河道長達6公里,形成了錦溪河湖相通、澤浸環鎮、街巷依水,橋巷相連的典型江南水鄉風貌。錦溪古鎮現存的民居大部分是明清和民國時期建造的,大多數居民因水而筑,臨水而建,房屋多為一、二層的磚木結構,青瓦白墻,臨水開門窗或建筑水埠碼頭。兩條沿河的街道形成了古鎮的主要商業街。

當天下午,由著名詩人祁國執導、馮雁軍攝影、左小祖咒配樂的紀錄片《水上的隱士——錦溪》舉行首映式,受到與會專家、觀影者的一致好評。大家充分肯定了該片的藝術性、觀賞性與傳播力。該片已受邀參加中歐電影節。
另由祁國編選的《當代傳世詩歌三百首》暨陸漁詩集《以為是愛情》首發式同時發布。

祁國潛心五年,從八萬首備選詩作遴選而成的《當代傳世詩歌三百首》是全球第一本具有“當代詩歌”美學特質的漢語權威詩選;是“新世紀以來”中國原創詩歌標志性選本;是百年新詩完成自足體系的杰出成果;是向《詩經》、《唐詩三百首》致敬的經典詩選;是“靈魂里的當代中國”之全景寫照。
《當代傳世詩歌三百首》由蘇州詩院、喜馬拉雅FM、陸漁藝術基金聯袂策動,時代文藝出版社出版。每首詩均配有編者“一句話導讀”,并贈送名家朗誦聲音版及詩畫版,極大方便了讀者解讀與欣賞,首創了當代詩歌簡便、有效的立體傳播形式。
發布會上,《當代傳世詩歌三百首》被授予“第六屆中國桂冠詩歌獎編輯出版主席團特別大獎”,中國詩歌學會副會長劉向東作為頒獎代表向時代文藝出版社總編郭力家頒發了獎杯。
在發布會之后的詩歌朗誦會上,郭力家、臧棣、張曉雪、谷禾、北塔、高興、方文、趙野、李檣、黃勁松、高暉、老鐵、徐柏堅、海波、蕙芷、遠村、陸漁、陳懿、龔旋、舒羽、李占剛、徐電、子厚、祁國、胡權權、郭吟、夏杰、劉亞武、冷眉語、殷剛、袁杰、張嘉偉、董海平、劉丹、牛皮明明、艾若、劉劍、冰雪蓮子等詩人分別登臺朗讀自己的原創新作,奉上了一場頂尖的詩歌盛宴。錦溪鎮黨委宣傳委員胡志寰、錦溪鎮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席沈火全代表主辦方到場祝賀。



當晚,錦溪槃亭文化廣場匯聚了近萬名來自全國各地的詩歌民謠愛好者,2017“錦溪風情”第一屆詩歌民謠節廣場晚會在這里隆重拉開帷幕。詩人芒克朗誦了其代表作《陽光中的向日葵》,詩人大衛朗誦了其作品《只有你》,詩人郭力家則朗誦了特別為此次詩會創作的詩歌《人間五月天》,上海詩人默默朗誦了《我的一生》,昆山詩人胡權權朗誦了《我的愛》,詩人子厚朗誦了《錦溪聽魚》。

95后詩人祁連山創作并朗誦的荒誕派風格作品《一分鐘》,以一個接一個的“滴嗒”聲語驚四座。


由祁國作詞、左華作曲并演唱的民謠《也就是說》,徐懷超作曲、演唱的馬莉詩歌《把途中遇見的時光裝進草籃》,徐懷超作曲、演唱的芒克詩歌《這是在藍色的雪地上》,葉青賽藍作詞、作曲并演唱民謠《小鎮的孩子》、葉青賽藍作曲、顧城作詞的《我是一座小城》,張蕩蕩作詞、作曲并演唱的民謠《十四月》,蔣山作曲、演唱的海子詩歌《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唐以洪、秦曉宇作詞、蔣山作曲、演唱的民謠《退著回到故鄉》為昆山錦溪人奉上了一道風韻獨具的民謠大餐。



開場歌舞《這里最江南》、古詩群頌《錦溪漁唱》、錦溪宣卷表演唱《錦溪的橋牽手錦溪的窯》、昆曲《牡丹亭—游園》等優秀詩歌民謠群藝節目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獲得陣陣掌聲與好評。

晚會開幕式上,錦溪鎮鎮長吳惲、原中國作家協會黨組副書記王巨才、中國詩歌學會副會長劉向東、昆山市宣傳部副部長、市文聯主席欒根玉分別致辭,高度肯定了詩歌民謠節的高雅文化創新形式。昆山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許玉連、錦溪鎮黨委書記王文等領導到會指導、觀摩。

錦溪是靈韻秀麗、人文薈萃的水鄉古鎮,環境優美,歷史厚重,留存著諸多人文精粹和古跡雅韻。“三十六頂橋、七十二只窯”的古老傳說,“中國民間博物館之鄉”的贊譽,錦溪宣卷、古磚瓦制作技藝的歷史傳承……每一個符號都代表了錦溪獨有的生態、人文特色。隨著作品演繹和口碑相傳,錦溪豐富的歷史文化底蘊愈加為世人所知。2017 “錦溪風情”第一屆中國詩歌民謠節采用“詩歌 民謠”的呈現方式向人們展現了錦溪優美的自然生態環境、悠久的人文底蘊、淳樸的水鄉風土人情,可以說是古鎮錦溪與詩歌、民謠一次完美的“邂逅”。錦溪古鎮先后獲得中國歷史文化名鎮、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全國環境優美鄉鎮、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全國特色景觀旅游名鎮、國家AAAA級旅游風景區等榮譽稱號。


更多精彩,請關注【360doc個人圖書館】
來源:360doc個人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