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發賓詩集《戰士的心在燃燒》在京研討

8月16日,王發賓詩集《戰士的心在燃燒》研討會在京舉行。 中國作家網 超俠 攝

王發賓詩集《戰士的心在燃燒》研討會會場全景 中國作家網 超俠 攝
為紀念建軍90周年,8月16日,由中國詩歌網主辦的王發賓詩集《戰士的心在燃燒》研討會在京舉行。中國作協副主席何建明出席并講話。張陵、曾凡華、李樹喜、劉笑偉、顧建平、洪燭、興安、安琪、瀟瀟、季冉、張彩珍、張富英、任啟發、李浩、祝雪俠等詩人、評論家,王發賓及其老戰友周慶寧、陳邦賢等與會研討。研討會由中國作家出版集團文學與出版部主任楊志學主持。中國詩歌網總編輯金石開書面發言。
1969年,王發賓走進軍營,后來跟隨部隊到天山修筑公路。在天山的十年里,他開始用詩歌來表達戰士們堅韌不拔的意志。1984年,王發賓兩次穿越天山獨庫公路全線,那些動人的場景和詩歌的激情重新被激發。30年來,他斷斷續續地寫,積累了不少作品,近期由線裝書局推出詩集《戰士的心在燃燒》。
何建明說,詩集《戰士的心在燃燒》追憶幾十年前的軍旅生活,但詩人的聚焦點不在自身,而是全景式記錄戰士們在修建獨庫、星哈、巴里坤等公路過程中所付出的巨大努力和犧牲,高揚了英雄主義、理想主義情懷。這些詩作彰顯了戰士們堅不可摧的力量和勇氣,以及無私奉獻的精神,體現了一股陽剛之氣,作品情感真摯,語言富有感染力。

詩人王發賓 中國作家網 超俠 攝
與會者談到,王發賓的詩歌寫作來源于火熱的軍旅生活,有豐富的生活積累作為支撐。他不是為文造情、為寫詩而寫詩,而是在濃郁情感的驅動下才動筆寫作。詩人用龐雜的語言書寫了那段充滿生死考驗的奮斗歲月,在語言上雖是泥沙俱下,但卻反而能較為樸實、真切地呈現出詩意。在表達方式上,大部分詩作采取直抒胸臆的筆法,以強大的氣勢取勝,但也有不少作品通過細膩的場景描寫來表情達意,含蓄而富有韻味。這些體現了詩人在詩歌風格多樣化上的追求和探尋。當然,王發賓的詩歌也存在一些問題,比如有時候情感的抒發過于直露,有些素材顯得重復等。(黃尚恩)

會后合影 中國作家網 超俠 攝
來源:中國作家網
作者:黃尚恩 超俠
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7/0817/c403994-294772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