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中首屆詩歌交流會
在圣彼得堡阿赫瑪托娃故居博物館舉行


俄羅斯小姑娘用中文吟誦李白的詩

俄中詩會Alexey致辭

俄中詩會阿布讀詩

俄中詩會北塔與俄方主持人

俄中詩會北塔贈年度詩選給博物館

俄中詩會北塔致辭

俄中詩會會場盛況

俄中詩會米松日尼科夫·鮑里斯·雅科夫列維奇讀詩

俄中首屆詩歌交流會大合影
2017年8月26日,中國詩歌代表團一行27人,在俄羅斯歷史文化名城圣彼得堡的安娜•阿赫瑪托娃故居博物館和俄國近30 位詩歌界人士和詩歌愛好者一起舉行了首屆俄中詩歌交流會,度過了珍貴的時光,留下了美好的回憶。
本次交流會由世界詩人大會中國辦事處和國際絲路詩社策劃、操持,得到俄羅斯著名詩人翻譯家阿列克謝·菲里莫諾夫(Alexey Filimonov)先生,國立圣彼得堡大學東方系常務副主任、博士、副教授羅季奧諾夫先生,阿赫瑪托娃博物館副館長、詩歌評論家安娜女士等多位圣彼得堡詩歌界友人熱情慷慨的幫助。
交流會由中國詩人翻譯家、國際絲路詩社社長北塔先生和俄國詩人翻譯家、國際絲路詩社常務副社長阿列克謝·菲里莫諾夫先生聯袂主持。
中國詩歌代表團團長北塔先生逐一介紹了出席會議的中方詩人:伊甸、阿諾阿布、梅爾、白蘭、卞啟忠、池蓮子、楊北成、周道模、冷先橋、倮倮、王克難、李平、韓曉露、于連勝、王桂林、何亞蘭、徐小舟、賈榮香、鄒宴、倪麗麗(木惢)、侯祝敏以及詩歌評論家楊四平等。其中楊北成、王桂林為副團長,周道模、賈榮香為團長助理,冷先橋為特別新聞助理。菲里莫諾夫先生則介紹了俄方詩人。
北塔在致辭時說:“文學讀者都有一個很難克服的心理傾向:吃到了雞蛋就想見見那只生蛋的母雞,至少看看母雞生活下蛋的場域。俄羅斯是這樣一個生養了偉大文學母雞的國度,多年來很多中國詩人做夢都想來俄羅斯進行文學朝圣、心靈洗禮,單純做個過客,他們又覺得不過隱,所以希望我能張羅組織這樣一場交流會。今天終于成功舉行,而且是在St. Petersburg這樣的文學之都、阿赫到托娃故居博物館這樣的文學圣殿舉行,詩友們,這是歷史上第一個中國詩歌代表團訪問俄羅斯,讓我們記住這一非凡而重大的日子”。
阿赫瑪托娃博物館副館長安娜女士在致辭中說:“你們今天來到這里就是我們最大的榮幸,這是歷史上阿赫瑪托娃博物館第一次用中國的聲音朗誦詩歌,中國詩歌的形象性、包容性、簡潔性,主題與體裁之多樣以及文化態度之認真,這些特征依賴于他們遠古和中古的強有力的根系以及對現代世界文學成就的采納與吸取。當然,于我們而言,尤為重要的是,中國詩人對俄國詩歌的了解和喜愛”。“安娜•阿赫瑪托娃把她對東方及其詩歌的探索稱為看不見的幸福。中、俄詩人在圣彼得堡的會面旨在開創一種廣泛的文化對話”。
詩歌評論家楊四平教授在朗誦會前發表了簡短的講話,他說:“過去我有幸讀了普希金、屠格涅夫、托爾斯泰、阿赫瑪托娃等俄國文學巨匠的偉大作品,今天又給我一個機會遇見各位俄中詩人,中國和俄國的詩歌就象兩條奔騰的大河,他們時而交匯,而時分流。在交匯時產生巨大的共鳴,激起美麗的浪花,今天的聚會也是一次詩歌的交匯,也必將促進兩國詩歌界更深層面的交流,促進俄中文化的向前發展”。
在此次交流中,每位中國詩人用中文朗誦一首自己的詩,而Alexey Filimonov朗誦了他事先幫助翻譯好的俄語譯文。圣彼得堡大學東方系副主任,著名漢學家Alexei Rodionov教授全程為雙邊翻譯。參加交流會的圣彼得堡詩人既有知名的,也有年輕的。圣彼得堡大學新聞系教授 米松日尼科夫·鮑里斯·雅科夫列維奇等俄國詩人朗誦了俄語詩歌,特別富有感染力,贏得久久不息的掌聲。最后是兩位俄羅斯小朋友分別用俄語和漢語朗誦唐詩,特別有深刻的寓意。
中國詩歌代表團向阿赫瑪托娃故居博物館和圣彼得堡國立大學東方系贈送了由北塔主編、主譯的漢英版《2017中國詩選》、中俄英三語版《中國詩人詩選》和載有“俄羅斯當代詩歌專輯”的《國酒詩刊》雜志以及從中國帶來的黑龍江旗袍酒、福建貢茶、書畫作品等,來自杭州的詩人畫家何亞蘭贈送了名為《蓮為心聲》的畫作,周道模贈送了《三星堆文學》雜志“世界詩人大會專刊”、王桂林贈送了由他自己創作的書法長卷——阿赫瑪托娃的詩歌《安魂曲》,于連勝也贈送了兩幅書法作品,由冷先橋著、北塔譯的漢英雙語版詩集《靈埃——冷先橋詩選》、賈榮香的漢英雙語版詩集《城之吟》及星亮的書法作品也被阿赫瑪托娃博物館收藏。
中方與俄方互贈了禮物。
中國詩歌代表團是在參加蒙古國第37屆世界詩人大會之后,于8月23日抵達俄國首都莫斯科,考察3天后,蒞臨圣彼得堡市,展開這場交流會。
這是有史以來中國詩歌代表團首度訪問俄國,創造和見證了俄中詩歌交流的歷史。
(撰稿 冷先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