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網

首頁 > 文壇動態 > 正文

中國新詩百年抒情詩論壇暨王旭明詩集《人與土》研討會在京召開


中國新詩百年抒情詩論壇暨王旭明詩集《人與土》研討會在京召開

 
2017年9月17日,中國新詩百年抒情詩論壇暨王旭明詩集《人與土》研討會在北京商務印書館涵芬樓書店召開?;顒佑砂倩ㄖ尬乃嚦霭嫔缰鬓k。商務印書館總編輯周洪波致歡迎辭,活動在《欽定四庫全書》的書墻下進行了三個多小時。

百花洲文藝出版社社長、總編輯姚雪雪在賀詞中說:我代表百花洲文藝出版社向“中國新詩百年抒情詩論壇暨王旭明詩集《人與土》研討會”在京召開表示祝賀!中國新詩百年涌現出了許多優秀的抒情詩人,抒情詩構成了整個百年新詩的核心,對抒情詩進行研討很有必要。王旭明先生寫出了打動人心的抒情詩,我社推出了他的抒情詩集《人與土》,這部詩集從設計裝幀到賞析、朗誦,都很精致,是今年出版的抒情詩集中的精品,出版后反響很好,我相信今天的活動,各位詩人與評論家從百年抒情詩到王旭明詩歌文本的研討,都是很有意義的。

百花洲文藝出版社北京詩歌出版中心總監、詩人周瑟瑟主持了當天的論壇。

周瑟瑟做了主題闡述,他說:今年是中國新詩一百年,大家都很忙,忙于做各種討論與總結,這是我們對一百年這一時間的焦慮或興奮。我并不急于要得出什么結論,但我發現一個問題,那就是當代詩歌寫作中抒情的成分確實一直在降低,而敘事在加大,這是一個總體趨勢,我今天最想重點談的是為什么會是這樣的趨勢。如果大致有一個劃分的話,在前三十年中國新詩主要是抒情詩,中間三十年抒情轉向個體的抒情,集體的腔調被個體的生命體驗取代,后三四十年抒情被敘事或修辭寫作覆蓋,抒情的聲調降低的原因是原來我們的抒情中有過多假的成分,讓真正的現代詩人反感,中間三十年對個人情感的信任,也有假的成分,非詩的成分,于是我們在后三四十年以口語與敘事為主要手段,把假的抒情趕出了現代詩歌,這是中國新詩百年最大的成就。我還想探討,抒情在現代詩歌里要怎樣處理才不失于中國偉大的抒情詩傳統,屈原的《離騷》是最早的抒情詩,李白、杜甫、王維這些古代詩人在處理抒情與敘事時的經驗是語言的準確與抒情事實的清晰。中國現代詩人受到歐美、拉美與俄羅斯抒情詩的影響,但現在從抒情詩歌語言與人文思想兩方面來考察,我們并沒有建立起經得起時間審視的抒情詩歌語言與人文思想,優美語言與哲理情感都似乎是暫時的,轉瞬即逝的,我們沒有出現像俄羅斯那樣偉大的抒情詩傳統,更沒有觸及到古代詩歌那個偉大的傳統,我們在中西詩歌的夾縫中免強維系了一百年,我想一想就悲從中來,我們浪費了太多的時間,以幾代詩人無效的寫作,愚蠢的抒情,碌碌無為的一生為代價,可以說大部分中國抒情詩人寫下的是拿不出手的作品,更別說與世界上最好的詩歌相比較。問題在哪里?首先是我們為什么要抒情?抒什么樣的情?無病呻吟或者不知情為何物似乎是常態。詩人只有成為一個時代最敏感、最真實的人才有能力寫作,否則你的抒情就注定失敗。我認為個體的真實的感受無疑是最好的抒情,客觀、直接、樸素與準確的語言是最好的路徑。

周瑟瑟認為:“人與土”的關系直接體現在王旭明的寫作里,他的詩首先面對人,其次才是土。人在詩里是人性,是真實的情感,詩要寫透人性與情感,并不容易,王旭明選擇生活中細微的切入口,他抓住激起他想像的生活細節,切入到詩的本真,抵達澄明。而土對于詩來說,是生命之根,是詩的出發與歸宿。王旭明在“人與土”的詩意空間里獲得了“道法自然”的詩意想像,他的詩看似輕松,其實他的詩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王旭明的《夜哭》,讓我想到孔子一生最愛唱與哭,他臨終時發出“泰山壞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的歌與哭。西漢文學家劉向稱他:“夫子不歌者則哭,不哭者則歌”。歌與哭,是知識分子價值觀最好的體現,王旭明的詩在歌與哭之間奔波,他甚至不顧及自己的形象,只要歌哭得痛快淋漓,他就放聲歌哭。

北京外國語大學博導、詩歌翻譯家汪劍釗在發言中說:詩主情,這是中國文學的一個傳統。在我看來,所謂的“言志”、“詠懷”實際也與情感的抒發有關。對抒情詩的誤解,實際與詞典上的釋義有很大關聯。詞典的編篡者對“抒情”作了簡單、偏狹的理解,認為就是“直抒胸臆”。殊不知,直接表達固然是抒情,但婉曲、含蓄地暗示也是抒情,而且可能是更高妙的抒情。一個沒有情感的人就是一具僵尸,而一首處在情感真空的詩也同樣是不可能的。當代詩壇曾出現的“反抒情”和“冷抒情”實際還是抒情的變體,骨子里仍然有強大的情感在推動。王旭明的詩無疑是在抒情詩的傳統下展開的,他的抒情的有效性還得益于作者對社會的細致觀察和深入的思考。

北京師范大學中國當代新詩研究中心主任、詩歌評論家譚五昌說:中國是抒情詩傳統十分強大的國度,三千年中國詩歌史與文學史可以證明這一點。而從百年新詩的發展脈胳來看,抒情詩的傳統也是強大與根深蒂固的。從徐志摩、戴望舒、艾青,到郭小川、食指、舒婷、海子等,這些杰出的與優秀的現當代詩人,恰恰是因為出色的抒情詩篇而在新詩史上留下他們閃光的名字。在新詩百年的語境下,我們來討論抒情詩的詩學地位問題,我認為很有意義。既然抒情詩是我國詩歌的傳統,我們就不能輕易拋棄它,貶低它,恰恰相反,我們應該要向偉大的漢語詩歌傳統致敬,對待抒情詩傳統也是如此。而且我們要知道,我們當下的先鋒詩創作,遲早有一天也要變成傳統,變成傳統的一部分,它才有寫作的有效性,具有文學史的有效性。進一步來講,抒情性是詩歌的重要文體特點,如果真把抒情性從詩歌寫作與詩歌文本中徹底驅逐出去,那么詩歌的文體邊界就喪失了,試想,如果詩歌的敘事與小說的敘事沒有任何區別,敘事詩還有什么獨立性的存在價值呢?因此,嚴格來講,詩歌不是要去掉抒情,而是要改變抒情的方式與方法,我們再不能一味直抒胸臆了。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來,為什么很多詩人很反感抒情,因為詩人們的抒情方式很單一,且過度抒情,導致濫情,導致人們審美疲勞,如果我們改變抒情方式與內容,把抒情與敘事,與思想,與哲理等結合起來,抒情詩還是很有發展前景的。我們要融合各方面的藝術經驗,創作出合乎21世紀人們審美趣味的抒情詩。王旭明先生是一位風格獨特的創作者,或者說他是一位自覺追求音樂性的歌者與詩人。王旭明的詩歌文本充溢著強烈自覺的生命意識與時間意識,其最為出彩的精神亮點,便是黑夜意識的自覺呈現,與女詩人翟永明詩歌中黑夜意識所具有的女性經驗截然不同,王旭明筆下的黑夜意識則展現了作者極為敏感、細膩、焦慮、神秘的人類共通性的黑夜體驗與死亡體驗,以及與之相對應的光明追求與生命情感的正向訴求。王旭明以朗誦詩的形式,將其筆下的黑暗與光明的元素意象,以鮮明強烈的韻律節奏,強力表達并釋放出作者內在熾熱的生命體驗與情感狀態,給人以情緒的感染與震撼,由此塑造出一位極具藝術個性的歌吟型詩人的鮮明形象。

詩人安琪認為:王旭明詩作有一股“氣”,浩然正氣的“氣”,這使他的詩歌語言剛硬、直接,像一把利斧,直接劈向所遇到的事、物,甚至情。讀者在讀王旭明詩作時也往往會被這股氣沖擊到,心靈跟著震蕩。王旭明喜用短句,他的詩因而有一種“脫口而出”的特色,他隨時隨地的感想借助詩歌這種形式得到酣暢的傾吐,不用“婉言”、不隔靴搔癢、不打誑語、不虛張聲勢、不躲閃不逃避,他仿佛在用詩歌這種形式對抗他的前新聞發言人身份,那個身份需要的,恰好是他目前詩歌寫作的另一面。

詩人洪燭認為:王旭明的抒情詩是有代表性的,我稱之為新世紀的“新抒情詩”:它繼承了傳統,但并不保守;它兼容并蓄,還汲取了現代派詩歌諸多有益的技法,譬如用敘述來抒情,用敘事來抒情,甚至用議論來抒情,抑或夾敘夾議來抒情……而不再只是用抒情來抒情。它的面孔不再只是單一的哭或笑,還有著更為豐富,五味俱全的表情。心情豐富了,表現心情的手法豐富了,抒情詩的表情也顯得豐富了。王旭明的抒情詩繼承了中國古典詩歌的大傳統及百年新詩的小傳統:詩人在大眾心目中之所以崇高,就在于他既能為天地作代言,又能發眾人之心聲。他把眾人想到和沒想到(包括不敢想)的都給說出來了。他把眾人說不出口的或不知該怎么說的,都給說出來了,而且說得很貼切、很有力量。王旭明的抒情詩給我一種啟發:有呼吸的詩歌才是活的,有體溫的詩人才是活的。詩人不管在詩內還是詩外,都該有體溫的。他通過抒情投下自己生活的影子,同時又構建自己精神的形象。抒情詩是一種導體,而不是絕緣體。有撕扯與碰撞,有電、有光、有熱、有聲、有火花……一切都來自于有情。詩人就該是有情人、多情人。

詩人邰筐認為:抒情性是詩歌最根本的藝術特質,它構成了詩歌的藝術生命。但新詩通過一百年的發展實踐,其抒情方式也在悄然發生變化,尤其是上世紀八十年代海子把泛抒情推向極致以后,抒情詩經過了一個矯枉過正的過程,變得越來越及物,越來越理性,越來越內斂。我個人以為好的詩歌一定是藏在淚水的后頭,在生活的背面,在心靈的褶皺里,好詩是厚厚的冰層底下仍然向前涌動的那股暖流。在這種背景下讀王旭明先生的詩作,我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他的新詩集160首中有67首都是寫黑夜的,比如《沉沒》《真誠》《獨白》《2017端午之夜》《臺灣夜》《阿布扎比之夜》《夜之歌》等,揭示的全是被生活遮蔽的那一部分,這就給自己找到一個恰當的視角和切口。因為黑夜會讓人褪去一切偽裝,變得真誠起來。誰敢保證白天在各種社交場合從來沒說過一句假話?但到了夜晚就不同了,黑夜之光會將人心照亮,會將你人性里虛偽狡詐的部分剔除,你白天丟掉的那些尊嚴也會穿過無邊夜色趕來和你的靈魂匯合。王旭明和寫出《黑夜獻詩》的海子和寫出《一代人》的顧城一樣,變成黑夜里給自己的靈魂畫像的人,他豐富的人生履歷和生活經驗以及獨特的觀察視角都使他像極了法國十九世紀的詩人波德萊爾,我想這正是王旭明詩歌的價值所在。

詩人黑豐說:我很喜歡《人與土》這個書名。我以其中的《浸泡》來分析,講三點:1、向內。他的詩是向內的,向著黑夜的,且“把夜泡到眼淚中/不干燥/不蒸發/為的是有個憂傷的透明”,這是相當有深度的?!把蹨I”如果“蒸發”掉,“夜”就會成為晦暗的鹽堿地,因為淚中有上帝的恩點。正因如此,才有夜的“憂傷的透明”。一首詩必須是從淚點涌至恩點的。循環往復?!叭繙I水都升上天空”[E.M.齊奧朗]。2、干凈。他的詩沒有過多的修辭。目前,我們的詩,不是修辭不夠,而是修辭過剩,動不動就堆砌,深度很欠缺。必須深,一深,再深……因為大雪還在加強,寒意還在加深……所以一首詩必須高度精警和最大限度地體現生命內部的“雪崩”(或生命事件)。3、速度。詩歌的質量除了“深度”以外,其次它“是由速度和果斷性決定的?!保ㄏD幔?;而“詩人的質量,在于他與生命與文明的充分接觸程度,在于他粉碎這個世界、放射自我生命的力度、速度和簡潔度”(徐敬亞)。詩歌是超音速的,也是超時代的。它的回音也許很遠,遠到我們無法估量。一個詩人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先知,就是預言家。我們的漢語是很具有能產性的,它很古老很悠久,它的黏土層很潮濕很神奇,可以“喚醒一種根源性的想象”,用它來創造一種“超音速”的、世界一流的詩歌,或誕生一批劃時代的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思想先知是完全可以的。

詩人楊罡說:當下有些詩濫抒情,讓人起雞皮疙瘩。王旭明的詩沒有那種肉麻感,特別是讀過詩人桂杰細膩的解讀,反而被吸引住了。他的詩寫得節制,他的抒情是建立在對人生、宇宙深度思考的基礎之上,因此包含一種冷峻的特質,不是為抒情而抒情的空洞表達。在寫作技巧上,他寫得簡潔,很少用形容詞,短句非常多,像高明的畫家一樣,留下大量空白。

詩人張成德說:《人與土》蘊含著作為個體的人與生活的關系,人與世界的關系。王旭明作品不受外來污染,以我心寫我口,真實地反映了一個詩人的個體聲音,他是一個清純無邪的詩人。

詩人何郁說:我就大家討論的幾個焦點,談一點看法。第一,關于抒情詩。我想借用著名學者錢鐘書先生的一個觀點。錢先生認為,西方是先有史詩,然后是戲劇詩,然后是抒情詩,中國的詩歌誕生和發展卻不是這樣的,中國一開始就是抒情詩,而且一誕生就達到高峰,中國的抒情詩是早熟,早熟也就意味著早衰,這個問題確實值得研究。特別要注意的是,抒情詩是一個概念,抒情又是一個概念,這兩個概念有本質的不同;抒情詩可能會衰敗,但抒情從來就沒有衰敗過。第二,記得一個詩人說過,看一個詩人是否對漢語言發展有貢獻,就看他有沒有某種創新,我看王旭明先生的詩,就有這方面的貢獻。我們大家都知道,古漢語以單音節構詞造句,現代漢語以雙音節構詞造句,王旭明先生的詩歌中,有大量單音節詞匯,甚至故意把一個雙音節詞拆開來用,如剛才詹澤老師朗誦的詩歌中的“尸體”一詞,這是向古老的的抒情傳統致敬,值得關注。

詩人、《人與土》賞析部分的作者桂杰在發言中說:我為王旭明150多首詩歌全部撰寫了評論,其實,這些評論的絕大部分不是為了本書而評,而是他每完成一首詩歌發到朋友圈后的固定“節目”,與我的“評”一起發出來的,還包括朗誦家詹澤等在內的一批讀詩人的“讀”。我常常思考,一首詩是否在報刊上發表了,就完成或者終結了它的使命?不是的,王旭明的詩歌寫作已然成為他生活的一部分,他詩歌的抒情的完成是通過與讀者的交互、共情、碰撞來完成的,他的優秀作品也是讀者在朋友圈中流傳最廣的,他的詩歌寫作把朋友圈當成主陣地,并通過誦讀來完成傳播,是屬于微信時代下詩歌寫作新的生態。正如詩人洪燭所說,王旭明的抒情詩是一種“導體”。從被媒體記者熟悉至今的部委新聞發言人到詩人,王旭明的“情”始終沒有變,也許理解詩人的身份,才更理解他為何能夠成為一位優秀的新聞發言人,無他,全部因為“情”一字。

朗誦藝術家詹澤是本書的朗誦者,他說:我讀王旭明的第一首詩是《蒼涼》,其中的高曠遼遠,洞穿歷史,慨嘆人生,冷峻的筆觸中,并沒有堅硬的鏤刻,而是溫暖的鼓舞和智慧的點燃。讀了《蒼涼》,以為是其代表作,猛然入眼的《人與土》,把辛辣的諷刺,幽默的嘲弄,厚重的思想,信手鋪展,通心達肺,酣暢淋漓。他的每首詩,入口華潤,回味無窮,愉悅中獲取思考,思考中展開想象,想象中感喟未來。

王旭明在致辭中說:謝謝大家來參加今天的研討會,這對于我的詩歌寫作來說是人生中的第一次。兩個月前,在北京正乙祠戲樓舉辦了“人與土——王旭明詩歌朗誦會”,很多好朋友前來支持,包括白巖松、于丹、康輝、姚錫娟、敬一丹與陳鐸等老師,詹澤是那場晚會的總導演,總策劃是桂杰。這次詩歌研討會某種意義上是那次詩歌朗誦會的延續,那次大家都在臺上朗誦,都關注的是朗誦的效果,沒有關注詩歌文本本身。周瑟瑟提出一個中國抒情詩百年的概念,我覺得這個背景很有意義。詩歌寫作我一直堅持抒情性與音樂性,我寫詩是為了讓生活更加輕松與快樂,我通過寫詩獲得了快樂。

大家對中國新詩百年抒情詩的發展、成就與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圍繞抒情在當代詩歌寫作中應有怎樣的策略,抒情與敘事是什么樣的關系,古代詩歌的抒情與敘事的經驗,外國抒情詩對我們的影響等問題展開了討論,有觀點的交鋒,也有共識。與會者同時對王旭明詩集《人與土》真實的抒情與客觀的敘事進行了文本解讀。

參加當天活動的還有中國青年報原副社長謝湘、人民出版社編審葉鵬、語文出版社中學部主任朱春玲、語言文字報主編李世江、中國教育電視臺原藝術總監于禾、人民日報出版社青少中心主任陳紅、“全民朗讀”負責人王欣等。王旭明主持了當天的朗誦會,朗誦藝術家詹澤,以及汪劍釗、邰筐、白金聲、謝志敏等人朗誦了《人與土》中的作品。(桂杰)


周洪波,王旭明

周瑟瑟,王旭明

為本書每首詩撰寫點評的評論家桂杰發言

《人與土》,王旭明,著,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17年。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免费看插插插视频| 日日AV色欲香天天综合网| 国产精品美女www爽爽爽视频| 免费va在线观看| 一二三四在线观看免费高清视频 | 护士在办公室里被躁视频| 国产性生交xxxxx免费| 久久精品国产日本波多野结衣| 麻豆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欧洲精品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专不∫| 亚洲成AV人片在线播放无码| 1000部拍拍拍18勿入免费凤凰福利| 欧美性黑人极品hd| 国产特级毛片aaaaaaa高清| 乱人伦人妻中文字幕无码| 黄色毛片免费看| 日本免费精品视频| 啦啦啦最新在线观看免费高清视频| 中文字幕影片免费在线观看| 美女扒开胸罩让男生吃乳 | 国产精品伦一区二区三级视频| 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V| 国产亚洲sss在线播放|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国产亚洲欧美日韩亚洲中文色| 久久91综合国产91久久精品 | 日韩精品无码人妻免费视频| 国产原创精品视频| 中文字幕一区日韩在线视频| 精品乱码一区内射人妻无码| 大ji巴想cao死你高h男男|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 久久综合久综合久久鬼色| 日日碰狠狠添天天爽超碰97| 免费高清小黄站在线观看| 99久久免费国产精精品| 欧美亚洲另类综合| 国产乱子伦精品无码专区| а√天堂资源中文在线官网 | 福利网站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