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首都師范大學駐校詩人入校儀式在京舉行


2017年9月20日下午,由首都師范大學中國詩歌研究中心主辦的“2017年首都師范大學駐校詩人入校儀式”在京舉行。吳思敬、林莽、張衛平、陳國棟、商震、劉福春、孫曉婭、朱西(意大利)、孟慶澍、李黎、霍俊明、張二棍、安琪、邰筐、盧楨、王士強、馬麗、藍野、聶權、李點、王單單、李宏偉、劉汀、花語、馮雷、林喜杰等著名學者、詩人、評論家、以及首都師范大學部分本科生、研究生參加了此次活動。
張二棍(本名張常春),1982年生于山西代縣,系山西某地質隊職工,常年跋山涉水,游走在荒涼與清貧的社會底層。他目前已出版詩集《曠野》,曾獲2015年《詩刊》年度青年詩歌獎、2016年度詩探索·人天華文青年詩人獎,并被遴選為2017—2018年度首都師范大學駐校詩人。
本次會議由首都師范大學中國詩歌研究中心副主任孫曉婭教授主持。會議伊始,她對前來參加會議的各位嘉賓表示了歡迎,并對十幾年來駐校詩人工作所取得的成績進行了簡要總結。著名詩人林莽先生以首師大駐校詩人制度主要發起人的身份,對該制度創立之初的種種細節進行了回顧,并對其在執行過程中產生的積極影響表示了肯定。
會議期間,首都師范大學的同學們為歡迎張二棍入校,精心準備了一場詩歌朗誦表演。隨后,與會嘉賓圍繞駐校詩人制度和張二棍的詩歌創作發表了自己的意見。山西文學院院長、著名作家張衛平先生和中國國土資源報社社長陳國棟先生從個人經歷對詩歌創作的影響方面,對張二棍的創作進行了評價。詩刊社常務副主編商震老師回顧了首師大駐校詩人制度與詩刊社的淵源,并對張二棍提出了一些建議,希望他可以一方面盡到對學生的教育作用,另一方面也要多向老師們學習。中國社科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劉福春老師認為,駐校詩人制度不僅為學校的學生們帶來了新的內容,還為像他這樣的研究者提供了接觸文本的機會。意大利學者朱西也從一個國際漢學家的角度,對張二棍詩歌語言的獨特性提出了自己的見解。首都師范大學孟慶澍教授肯定了駐校詩人制度對學生產生的積極影響,并對張二棍接下來的創作表示了期待。評論家盧楨認為,張二棍懂得文字的重量,他用真誠的情感去撫摸詞語,他的詩歌將日常生活上升為審美經驗,雖然充滿凡俗的事物,卻強化了生命的本質。其他與會嘉賓還紛紛對張二棍詩歌中的苦難主題和淳厚的詩風等特點進行了探討。詩人王單單、吳憫、花語等人,還通過分享與張二棍的交往過程,為大家展示了一個經歷豐富而又真誠樸素、篤實穩健而又不乏幽默感的真實的張二棍。
最后,詩歌中心副主任吳思敬教授作了總結發言。他認為當下的詩歌創作當中,直面生活疼痛的作品慢慢多了起來,而張二棍的詩歌就是其中的代表。他期待張二棍能夠創作出更多優秀的詩歌,并再次對各位嘉賓的到來表示衷心的感謝。
作者:寇碩恒
來源:首師大詩歌中心
http://www.zgshige.com/c/2017-09-22/434040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