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師范大學第一屆“紅拂詩歌獎”于近日圓滿落幕
為發(fā)掘校園詩歌力量,培育校園詩歌土壤,我校特別設立“紅拂詩歌獎”,自2017年起啟動,面向首都師范大學全體在校學生,獎勵其中高水平的詩歌創(chuàng)作者、朗誦者。
“紅拂詩歌獎”由首師大麥芒詩社、鹿鳴演頌社發(fā)起,獲得首師大中國詩歌研究中心的大力支持。近日,第一屆“紅拂詩歌獎”已圓滿謝幕。
10月18日,第一屆“紅拂詩歌獎”啟動征稿,征稿包括國詩組、現(xiàn)代詩組以及朗誦組,得到了首師大學子的熱烈響應。11月8日,征稿結束,進入評審階段。終審評委會有張?zhí)抑蕖O曉婭、張光昕、朱西、張二棍等多位老師、詩人組成。終審過程采用匿名審稿的方式,不透露參選者的任何個人信息,保證了評審的公平性。
11月23日下午3點,朗誦組決賽暨頒獎典禮在文科樓301舉行,孫曉婭、李憲瑜、陳亞麗、李輝、張二棍等多位老師作為評委與嘉賓出席。決賽結束后,各位評審老師與嘉賓分別針對選手的表現(xiàn)做出了點評,既提出了朗誦技巧的基本問題,也分析了現(xiàn)場朗誦風格的區(qū)別,還強調了朗誦者對于朗誦篇目選擇的重要性。其后,老師們更進一步提到了大學生詩歌活動的意義,探討了詩歌與朗誦的關系,讓現(xiàn)場的同學們受益匪淺。
頒獎過后,獲獎者們分別發(fā)表了獲獎感言。朗誦組一等獎得主李昂說明了自己選擇朗誦篇目的原因以及對朗誦藝術的熱愛,“紅拂詩歌獎”獲獎者張宇、張政碩則同大家分享了他們開始詩歌創(chuàng)作的契機與經驗及對詩歌的理解。最后,各位評委、嘉賓與同學們合影留念。
附:第一屆“紅拂詩歌獎”獲獎名單
現(xiàn)代詩組:
張宇:17級管理學院本科生
張政碩:17級外院研究生
張洪博(提名獎):15級文院本科生
國詩組:
(獲獎者空缺)
解偉豪(提名獎):15級心理學院本科生
種婉耘(提名獎):15級文院本科生
劉明宇(提名獎):15級文院本科生
朗誦組:
一等獎:
李昂
二等獎:
臧蓓蕾 于澤群 朱朗 于涵陽 張純雪
三等獎:
許楊 李政橋 陳一祎
優(yōu)秀獎:
殷欣童 趙佳馨 鄭超雨 劉潔 金文靜
附:“紅拂詩歌獎”現(xiàn)代詩組授獎詞及獲獎作品選
張宇:17級管理學院本科生
授獎詞:語言老辣精煉,詩思深邃綿延,詩路開闊且收放自如,已然是一位成熟的詩人
《沙洲》
他得心照不宣地解釋一下
當他們試著剝一顆麥粒,也把自己
從大街上剝出來
荒蕪、寸草不生的船滑著天空的長發(fā)
被剝出來,滑到空空的湖心或手里
水鳥活了兩年的四月和九月
路燈熬了夜。他們——
他自己浮著,互拋冷眼,然后背離
他把竹篙撇在滿是灰塵的街道
“這是我們繁衍著的從來不允許的——
關于炊煙的悖論,關于屋頂:
每一條路就是一道傷口,隨便一個人
——都是鹽。”
他們的岸,彎曲成他們接近地平線的弧度
碎成泡沫和魚尾。現(xiàn)在
他屬于高過陰翳的鐵柵欄
“造一汪渴死的遲早會睜開的眼睛。”
他照著自己的樣子
張政碩: 17級外院研究生
授獎詞:在當代新詩寫作意識(無意識)普遍以西為貴的形勢下,《莫斯科禮炮》等作品為讀者敞開了一個遼遠的北方視野。作者站在一顆偉大心靈的流亡之地,在“黑土以北”獲取了金羊毛,在錯裂的漢語軀體上織就了白銀時代高貴、深沉和人民的滄桑感。詩歌的聲調既是熟稔的,手風琴伴奏隱約入耳,因為它消而未逝;又呈現(xiàn)出新的制動和重唱,多種技藝暗示出磅礴的情力和厚重的氣象。
《莫斯科禮炮》
視野在一瞬間炸裂,冬日的夜多云轉陰,
如漿果外一層薄薄的乳汁。糖果們的勝利日
前夕,靜悄悄的工人們列隊等待,旁觀一場
無終的閱兵式。敵人的望遠鏡中五角星更明亮,
老同志說:那是解放者們的眼睛。
雙眼炯炯有神,你在等待禮炮炸響。
步兵們開赴郊外,他的坦克與神對話,
哀鳴的馬路中央,凍土與泥漿犬牙交錯。
你的坦克停止前行,你的禮炮炸響,
你的舷窗破碎,禮炮齊鳴,歡送著,奔跑著。
莫斯科禮炮炸響,飛機錯亂相撞,引擎失速的
味道在每一片面包上銘刻。炮彈與紅旗一齊西行
沖破斯摩棱斯克、沖破華沙與工人們會合。
2016.1.1作于莫斯科
2017.1.5于遼寧丹東再改
作者:詩歌中心
來源:首師大詩歌中心
http://www.zgshige.com/c/2017-11-28/482365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