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人物】張榮:這個作家叫胡刃
作者:張榮

僅2017年就出書9部,他厚積薄發,是努力,不是奇跡……
從詩歌創作到武俠小說,從武俠小說到歷史小說,從歷史小說到科幻專著,又從科幻專著到雜文,最后定位草原歷史……30多年,他堅持出書不自費,一路艱辛,一路執著。
2014年,國內最具權威的老字號出版社中華書局向他約稿。自此,《外星人的驚天秘密》《永不言敗的成吉思汗》《成吉思汗子孫秘傳》第一季、第二季等新作不斷,著作于全國各大新華書店、當當、京東、亞馬遜、孔夫子等網站熱銷,他聲名遠播。

2017年是內蒙古自治區成立70周年,一本《包頭旅游故事》引起了讀者的熱議,這本書由包頭市旅游局策劃,胡刃和他的學生若茶一起編著。該書9月問世后,便好評如潮。國慶節剛過,包頭廣播電臺FM94.9連續播講書中的故事,包頭文化局微信平臺“包頭文化在線”一周五次連載。
胡刃,暢銷書作家,中國少數民族作家學會會員、中華詩詞學會會員、包頭市作家協會副主席。已經出版圖書28部,其中,24部與草原歷史有關,3部是外星人專著,1部是漢代歷史小說,發表出版作品超過810萬字,國家圖書館、上海圖書館、北大清華圖書館、香港中央圖書館均有收藏。
蕭紅故鄉的文學愛好者
1967年,胡刃出生于著名作家蕭紅的故鄉——黑龍江省呼蘭縣。那些貧困的日子,書籍也是奢侈品,胡刃最初的文學啟蒙是一臺破舊的小收音機。“聽收音機里的評書,我就沉迷于那些故事里。童年時代,最渴望就是小人書。我病倒在炕上跟媽媽談條件,不給我買小人書,我就不看病。稍大一點,我在收音機里聽到中央電臺的‘閱讀與欣賞’節目,這個節目主要是古典名篇賞析,我隨著播音員優美的解讀喜歡上了詩。”
胡刃第一次“寫作”是初中畢業后的一個夜晚,月光分外明亮,羽毛般的薄云懸在蔚藍的天空,原野村莊,蟲叫蛙鳴。“那夜,我至今都記憶猶新。我突然想要寫點什么。第二天,我把寫出來的幾句‘詩’拿給姐姐看,姐姐很不屑地說:這是啥呀!雖然姐姐的話我難以接受,但是從那天起,我就憋著一股勁,我一定要寫下去。”
文學創作的不竭動力
1983年,胡刃考上了當地農村的一所高中。那時,人們對文學的狂熱追求使16歲的胡刃從寫詩開始,步入文學之路。高一快要放寒假時,呼蘭縣舉辦中小學生作文大賽,胡刃的短詩《問號》獲得優秀獎。當老師把這個消息告訴給胡刃時,胡刃激動得半天沒反應過來。這首詩讓胡刃幾個晚上都沒睡好,至今,他仍能背誦出這首詩,仍保存著當年的獲獎證書。這小小的成績對胡刃來說,是莫大的鼓舞,也是后來胡刃創作的不竭動力。
1985年10月,胡刃高三僅上了3周,因父親去世,家境艱難,他不得不輟學參軍。部隊的作息是統一的,業余時間很少,他能利用的時間主要是節假日。胡刃既堅持文學創作又自學高中沒有學完的課程。1987年初,全團遴選戰士,統一補習,備考軍校,胡刃在報考的50多人之中名列第二。補習期間,他的一首詩在陜西省的《當代青年》雜志發表。9月,胡刃以優異成績考入徐州空軍后勤學院。三年后,胡刃畢業分回原部隊遼寧阜新某部,成為一名軍官。這期間,胡刃的詩歌創作仍在不斷前行,駐地的報刊經常出現他的名字,《空軍報》也多次發表胡刃的組詩。
當詩歌不能支撐夢想
1993年,胡刃已經寫了10年詩。可是,此時的文學跌入低谷,詩更是昨日黃花,一些文學雜志紛紛停刊,發表詩歌的報刊越來越少,詩歌進入嚴冬,詩歌之路舉步維艱。胡刃在思考,文學之路到底怎么走?
“我們部隊駐地有個長風文學社,文學社的朋友經常在一起聊天,有人建議我轉寫通俗文學,寫武俠。那時,金庸、古龍名滿天下,武俠小說特別流行。駐地有位作家叫凌霄子,他出版了幾部武俠小說。”胡刃拜訪凌霄子之后,決定放棄詩歌,嘗試武俠。
出書很容易,出書又非常難;自費出書很容易,出版社投資難上加難。
1994年,胡刃以張騫出使西域為背景,把戰國時期的鬼谷子嫁接到漢朝,1995年完成了20萬字的《鬼谷神功》。《鬼谷神功》初稿是用鉛筆寫在白紙上的。當胡刃把書稿拿到北京某家出版社時,編輯讓胡刃抄到稿紙上再拿來。這時,胡刃已經學會電腦打字,當時的電腦還是286、386。胡刃沒有抄稿,而是把書稿打印出來。可是,胡刃再次來到出版社時,武俠小說已輝煌不再。編輯問:能包銷嗎?胡刃搖了搖頭。編輯也很無奈:那就做不了了。胡刃從部隊探親回到家中,他想一把火把書稿燒了,妻子奪過書稿,珍藏起來。“那段時間太苦悶了,夜里總是睡不著,常常半夜睜著眼睛看天花板。”回首往事,胡刃感慨萬千。
部隊駐地有位寫歷史小說的作家王占君,王占君先生曾到胡刃的部隊作過報告。因為從小喜歡聽評書,胡刃對歷史小說有著很深的感情。胡刃登門拜訪王占君先生,在王占君先生的鼓勵下,胡刃閱讀歷史書籍,做了大量筆記,經過一番思索,1996年,胡刃用48天,把漢高祖劉邦結發妻子呂后的一生演繹成24萬字的長篇小說。可是,投出去后,出版社的回復是:能否自費?胡刃回答很干脆:不能。
胡刃愛好廣泛,他讀過大量關于飛碟、UFO、野人、神話傳說等方向的書刊。1997年,胡刃的完成了24萬字的專著《外星人揭秘》。在聯系出版時,胡刃與時任包頭作家協會副主席冰峰先生(現在人民文學雜志社供職、作家網主編)邂逅。冰峰先生對這部書稿給予高度評價,他想投資這部書,他帶胡刃到內蒙古遠方出版社。然而,當時國家限制外星人領域的圖書出版,此書擱淺了。
詩歌走向低谷寫武俠,武俠低谷寫歷史,歷史低谷寫科幻,科幻雖然不是低谷,可出版社不給出,怎么辦?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胡刃堅持自己的夢想,絕不放棄。
臺灣作家柏楊先生的雜文名震寰宇,胡刃非常喜歡。同時,胡刃也發現,雜文在大陸是“弱項”,自己能不能在雜文上有所建樹?一篇篇雜文敲入電腦,一篇篇被全國各地報紙刊出,胡刃的雜文甚至“砸開”了國家頂級報紙的大門,發表在《人民日報》和《中國青年報》上。此后,胡刃的雜文有的被《文摘報》轉載,有的被選入相關文集。胡刃又萌生了出版雜文集的想法。可是,當胡刃把2部雜文書稿拿到出版社時,出版社以言辭過于犀利為由婉言回絕。至此,胡刃5部書稿,共127萬字,全部束之高閣。“那時,我都要絕望了。妻子看不下去了,她說,出版社不給出,咱自己掏錢出。”然而,胡刃堅信自己的書有市場,他堅決不自費。
胡刃部隊的駐地是蒙古族自治縣。因為雜文也不能出版,胡刃開始關注草原歷史,他的《匈奴傳奇》系列長篇小說開始醞釀了。
1998年,胡刃從部隊轉業到包頭市工作,一周三刊的《內蒙古日報•周末版》(現改為北方新報)經常刊發胡刃的雜文。一年后,胡刃又產生了開專欄的想法。當胡刃與編輯溝通時,編輯說,開雜文專欄有難度,報社倒是準備開個小說連載。得知這個消息,胡刃將兩年前創作完成的歷史小說《呂后》送到報社。2000年,這部小說以《中國第一皇后》為標題連載了。這期間,報社的一些記者等不及報紙出來,紛紛向責任編輯索要原稿閱讀。如果有特殊情況,報紙漏載一期,立刻有讀者打電話詢問報社。報社見胡刃的小說有如此廣泛的讀者,又連載了他曾要付之一炬的《鬼谷神功》,以及相繼完成的《匈奴冒頓大單于》、《呼韓邪大單于》等草原歷史小說。
連載使胡刃作品的人氣大大提升,加之有老作家推薦,內蒙古人民出版社將《中國第一皇后》改名為《鐵腕皇后呂雉》,于2002年1月由出版社投資出版,全國發行。同年7月,廣州《信息時報》把這部書再次連載。此書的影響,從北方草原延伸到南方珠三角。也是在2002年,國家對外星人“松綁”,胡刃的那部《外星人揭秘》由書商買斷出版。
定位草原歷史小說
匈奴之后,我國北方草原經歷了鮮卑、柔然、突厥、契丹、女真和蒙古,這七大民族的故事十分精彩,但長期以來,沒有作家系統發掘。此時,胡刃已經完成了4部關于匈奴的長篇小說書稿。2006年,民族出版社把胡刃已連載和沒有連載的匈奴系列小說確定為《金戈梟雄》、《和親大道》、《昭君出塞》和《塞上烽煙》,4本書同時推向市場。三年后,胡刃又出版了草原福徵寺系列之《皇族遺脈》和《巴氏家族》。胡刃的草原歷史小說小試成功,他的文學創作向草原歷史靠攏。

為了提升草原文學創作,重振草原文學,2009年9月,內蒙古黨委宣傳部、內蒙古文聯和內蒙古大學聯合招錄一批學制三年的文學創作研究班。胡刃考入這個班。學習期間,胡刃又出版了《外星人就在你身邊》和草原系列歷史小說《滿都海》、《達延汗》、《阿拉坦汗》、《三娘子》。畢業之前,內蒙古大學專門為胡刃召開了這4部書的研討會。這在內蒙古大學校史上,是從來沒有過的。鳳凰網、中國作家網和內蒙古電視臺等多家媒體都對此進行了報道。2012年6月,《達延汗》榮獲內蒙古自治區五個一工程獎。2013年,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出版了胡刃的成吉思汗子孫秘傳第一季《美女安邦》、《王子中興》、《忽必烈再生》、《佳人三嫁》。此時,胡刃已經把自己的文學創作定位于草原歷史了。

2014年4月,中國作家協會、國家民委和中國少數民族作家學會,聯合舉辦首屆少數民族題材影視劇本高級研修班,胡刃被錄取。學習地址在中央民族學院。入學時,胡刃帶上了自己的新作《外星人的驚天秘密》,中國青年出版社的一位領導得知后,專程來到中央民族學院與胡刃洽談此書的出版事宜。9月,中華書局策劃“中華名人系列歷史故事”,編輯從網上了解到胡刃的創作情況,他聯系胡刃,請他寫一部《永不言敗的成吉思汗》。胡刃放下手頭上的創作計劃,與中華書局簽了合同。2015元月,兩本書同時在北京第28屆圖書博覽會上展出,雙雙取得了矚目成績。
講座不斷,佳作連連
在從事草原歷史小說創作中,胡刃對草原文化產生了獨特認識。應中央電視臺、內蒙古大學、包頭尚書講壇等單位,以及全國、自治區文化論壇邀請,胡刃多次作草原文化專題講座或主旨演講。2015年,第五屆北京閱讀季活動中,胡刃與高登義、安意如等十余位全國知名作家組成講師團,在京城20多所中小學校巡回講座,受到了廣泛歡迎。此后,胡刃又在包頭市直屬機關、旗縣區、鹿城讀書會、最美書友會及全市的中小學校講座30余場,社會效果頗佳。
自從出版了成吉思汗子孫秘傳第一季,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就一直關注胡刃的創作。2016年11月,成吉思汗子孫秘傳第二季《蒙古漢子》《血性草原》《愛恨情仇》《人間正道》完稿。12月,該社邀請胡刃赴京,雙方簽定了這套書和《包頭召傳奇》(4卷本)的出版合同。2017年4月,8部書同時面市。一些讀者讀后,紛紛打電話與胡刃交流書中的內容,圖書的銷售量節節攀升。

雖然出版了這么多書,胡刃仍是業余作家。為了不影響第二天上班,多年來,他養成了一個習慣:晚上10點睡覺,凌晨4點起床。晚上,胡刃一般是不寫作的。凌晨,胡刃起床洗漱完畢,沏上一杯速溶咖啡,就進入了寫作狀態,直到上班。他每天的創作時間都在4個小時左右,節假日的創作時間更長一些。目前,胡刃的新作《UFO的秘密與外星人危機》初稿已經完成,現正在修改,預計11月定稿,2018年推向市場,相信這又是一部暢銷書。
(本文作者張榮供職于包鋼日報生活周刊。)

作者:張榮
來源:紅馬讀書會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2MDc0Mjk5Ng==&mid=2247490120&idx=4&sn=90a8cbe9d5557fad81a057aa9c92ee85&chksm=ea645073dd13d9650ac77bed23225908249329ab344fbefdee80e8371468335c37ebd1280afa&mpshare=1&scene=1&srcid=1118Rj3zvpifroMWCsGnNtbK&pass_ticket=fmHvUUwVhu%2FZKf4zPGDjOlCpt1bwvuKFt%2BWzdrWU8hl6dZQkUYNKPw8NvNhtq%2FD7#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