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篁書院院長陳維建
東篁書院
陳維建
在中國近幾十年的發展當中,我深深地感覺到人們內心產生了巨大的焦慮。這種焦慮來自哪里呢?我想主要是兩個斷裂:第一個,人與自然的斷裂。作為一個70后的人,我從小是玩泥巴長大的,對大地上萌生的事物一點都不陌生,花花草草,飛鳥和魚,就像我們的親戚一樣,我們與自然是一種非常親密的關系。現在呢,生活在都市里的小孩子們嘴里唱著《小燕子》的歌謠,卻很難得有機會見到小燕子是什么摸樣,這難道不是一種巨大的悲哀嗎?雖然現在有一部分家長已經意識到要讓自己的孩子親近大自然,給家人物色原生態的食物,但是毫無疑問,人與自然長期來建立的那種神秘關系尚未得到有效的修復。那么,修復人與自然的關系就是我們書院要大力倡導的事情。第二個,社會倫理的斷裂。眾所周知,中國是一個極其講究倫理的國家,可惜,這些年來,我們的社會倫理發生了巨大的斷裂,造成了極大的麻煩,使社會發展呈現一種扭曲的狀態,特別令人痛心。我想起我小時候,都是在七大姑八大姨、表兄表妹、堂哥堂弟之間長大的,我們能夠充分沐浴著親情的陽光,從來沒有孤獨的時候。天天在外邊奔跑,和小伙伴們一起游戲、玩樂,天黑都不知道回家。這幾年,在國家層面上,竟然提出了“要常回家看看、每個月給父母打一次電話”這樣的要求,否則,就有“違法”的嫌疑,實在是荒謬之至。我們與親人之間形同陌生人,卻在都市當中和不明來歷的人混跡在一塊。這種斷裂極其難以修復,它已經給中華民族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傷害。當然,考慮這兩個斷裂的人應該是做頂層設計的人,我作為一介平民,創辦一家書院,只不過是也想做出一點點的努力罷了。
有人問,東篁書院具體要做些什么呢?到底應該怎么做呢?我們書院的宗旨已經回答了這個問題。“打造中原文化名片,構建華人精神家園”這是書院的宗旨。這是我們的一種責任,不是說要把中原文化的旗幟扛在自己的肩上,我們不會如此不自量力,只不過因為我長期生活在河南,21年了,已經是新的河南人,我對河南已經有了家的感覺。作為一個溫州人,我曾經深深地被河南厚重的文化所折服,也在這里收獲了無數的友情和歡樂。我愿意盡微薄之力,在推動中原文化向前發展的道路上,與河南朋友們一路同行。河南是一個文化大省,但還不能稱之為文化強省,能夠在全國產生強大影響力的人和文藝作品并不多,所以我們書院希望通過很多的文化活動來扶持更多的河南文化人,以幫助他們有更好的創作和生活的狀態。我們希望有一些具有強大的人文力量的作品能夠在我們書院誕生,有一些具有獨立人格、自由思想的文化人能夠從書院里走出來。當然,這是一個良好的愿望。所謂構建華人精神家園,就是要在全球化的時代進一步連接華人之間的情感,提倡我們共同的、豐富多彩的價值觀,去做一系列有益于華人社區、華人組織的文化建設和傳播的事情。我們正在積極努力地和加拿大華人組織、德國華商組織、澳大利亞華人機構等世界各地的華人進行聯絡,將來有可能把東篁書院開到國外的華人區當中去。它當然是完全不同于孔子學院那樣的機構,它就是完完全全的民間行為,是對華人世界的一個獻禮,一個詩人的理想主義的行為藝術。
很簡單,我只有兩個字,融合。在座的每一位朋友都可以和我們東篁書院發生各種各樣的關系,可以有不同方式的融合。用現在流行的話說,我們是經濟共同體,文化共同體,甚至是命運共同體。一切只是剛剛開始!
2017-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