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之春• 《中國年度優秀詩歌2017卷》發布暨“共鑄中國心”愛心詩社在北京成立
2018年3月25日,由同心·共鑄中國心組委會主辦、新華出版社《中國年度優秀詩歌》編委會協辦的北京之春· 《中國年度優秀詩歌2017卷》發布暨“共鑄中國心”愛心詩社在同心· 共鑄中國心組委會愛心基地成立。
會場詩意濃郁,氣氛熱烈。“共鑄中國心”愛心大使、著名演員臧金生、“共鑄中國心”傳媒專家委員會主席、新華社北京分社副社長宗煥平、“共鑄中國心”組委會執行秘書長鄭紅兵等領導出席了成立儀式。同時,來自京津冀等地的葉延濱、峭巖、喬富源、楊志學、張慶和、曹宇翔、馬淑琴、安琪、李成、張永生、宗德宏、梁軍、趙瓊、高若虹、流云、柴立政、杜思尚、孤城、藍珊、燕赤霞、傅實、趙國培、劉克祥、張緒軍、李愛蓮、洪雁、米戛、胡勇、柏荷、李軍、吉娜、曉藝、杜雨桐、子蓮、黨小越等近四十名詩人和朗誦家一起分享了入選書中的佳作,共同見證了這場別具一格的詩歌活動。
共鑄中國心組委會執行秘書長、步長制藥高級副總裁鄭紅兵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致辭。他說,共鑄中國心愛心基地,不只是一個公益陣地也是一個文化陣地,文化與公益的融合是共鑄中國心中國特色的公益模式。“共鑄中國心”大型公益項目,是一個開放的平臺,這里不僅有醫務專家傾情付出,也有社會愛心人士和企業家的鼎力支持,也有像“共鑄中國心”書畫院以及詩社的藝術家和詩人在不斷提升公益內涵。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則國運興,文化強則民族強。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共鑄中國心正是運用這個開放的平臺打造文化自信的公益品牌。習近平總書記在關于文化發展繁榮的系列重要論述中,多次強調文化自信問題,把對它的認識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新的境界。這堅定了我們以文化的力量助推中國公益發展的責任感,通過公益服務傳遞醫者仁心的使命感。促進民族團結,弘揚祖國文化,助力偉大中國夢,我們一直在行動!
中國作協詩歌委員會主任、《詩刊》原主編、著名詩人葉延濱致、中國作家出版集團文學出版部主任、《中國年度優秀詩歌》主編楊志學、共鑄中國心組委會執行秘書長鄭紅兵等領導為新書揭幕。
新書發布揭幕儀式后,中國作協詩歌委員會主任、《詩刊》原主編、著名詩人葉延濱致開卷語。他指出,這部《中國年度優秀詩歌》選本的主創、主編者,兼有學者、詩人、編輯等多重身份和多種優勢,從而保證了這部年選的質地和品格,在當下多種詩歌年度選本中可謂風格鮮明,引人矚目。多年來的堅持和努力,廣泛團結老中青詩人,推出和傳播了大量優秀詩歌作品。
中國作家出版集團文學出版部主任、《中國年度優秀詩歌》主編楊志學介紹了七年來編輯和出版該書的情況。他指出,七年來,這部《中國年度優秀詩歌》可以分為兩個階段,前幾年是采取九博士聯合推薦的方式,而近年來雖然不再用九博士的名義,但卻有了更加開闊的視野,而且聘請了四位在詩歌界享有威望的詩人和評論家做顧問,有效地指導編選工作。近年來編選思路越來越成熟,2017卷采取了名家、實力、選萃、網絡的四板塊格局,在當下多種詩歌年選中有自己鮮明的風格和獨特創意追求。 楊志學還轉達了他的合作者、這部年選的另一位主編對與會嘉賓的問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