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塔:洛夫是帶著我飛的中國文化語境里的超現實主義師傅
作者:北塔
編者按:
世界華語詩壇泰斗、諾貝爾文學獎提名者洛夫先生和著名詩人北塔先生是忘年交。在兩人十幾年的交往中,洛夫先生一直十分賞識北塔先生,并給予他無私的關懷、支持和栽培。北塔先生時時感念在心,本文5000余字,回憶了他和洛夫先生交往的點點滴滴。正像北塔先生所說,我把這些回憶作為永遠懷念洛夫的載體,作為激勵我終生獻身詩歌事業的原動力。

世界華語詩壇泰斗、諾貝爾文學獎提名者洛夫先生
一、去年最后一次見面,我隱隱有不祥預感
2017年8月30日,洛夫老來京。我28日剛剛率中國詩歌代表團訪問俄羅斯回國,9月1日又要啟程去東南歐黑山共和國參加國際詩歌節;我又不想失去跟他見面的機會,所以懇請他兒子莫凡先生冒著首都晚高峰大堵車的麻煩,從首都機場直接來我家附近,共進晚餐。那真叫匆匆一聚,但相聚甚歡。我請他品嘗我從墨西哥帶回來的“國酒”龍舌蘭酒,并贈給他我主編的詩歌合集《馬丘比丘之外——中國詩人筆下的拉丁美洲》。我說我們不是酒肉朋友,而是“詩酒之交”。他對我多年來奔波于國際詩壇進行中外詩歌交流尤其是推廣中國當代詩歌,表示支持和贊賞。
第二天,我在微信朋友圈發了一條日志,說:“昨晚與洛夫老匆匆餐聚,在我剛剛歸國又要遠行之際,與洛老此聚,實類巧遇!又為我倆之忘年交情誼添了無理而妙的一筆!”說“巧”是因為那時我只回北京呆兩天多,而洛老正好來。“無理而妙”是洛老從中國傳統美學思想里面擷取的一個重要詩學觀念,而且他認為,這個觀念跟他所鐘愛并力推的超現實主義暗合。此條日志得到了朋友們多達一百條的點贊和留言,創下了我的朋友圈日志受關注度之最。可見洛老的影響力之大!
他那時已坐著輪椅,但還是堅持站起來跟我們一一合影。他話已不多,須發皆白,老病盡顯。師母陳瓊芳女士也說,洛老一生中從未曾有過這樣的疲倦。我內心有不祥預感,莫非那是我與洛老之最后一次塵緣?
然而彼時我倆仍相約2018,終竟未成。今日追思,益覺其慟也!

北塔先生與洛夫先生
二、十幾年的忘年交,幾乎全都是洛老對我無私的關懷、支持和栽培
回顧我與洛老交往這十幾年里,平均每年在各地各種場合有一次見面,其間有頗多感人的細節可以追憶。
在這么多年的交往里,讓我感恩并愧悔的是:幾乎全部都是洛老對我無私的關懷、支持和栽培,還因為我的關系而幫助過我的朋友們;而我自己呢,基本上沒有幫他做過任何事,有時想做點什么但也沒做成!有些則幾乎成了他的遺愿。
讓我在這里敘述幾件特別感動的。
2008年11月8日上午,“中國·南昌武陽曹雪芹祖籍地立碑、授牌”儀式在南昌縣武陽鎮隆重舉行。那幾天,洛老在江西宜春市參加另一個詩歌活動。協助政府操持南昌活動的,是我的老友、著名辭賦家張友茂先生。他邀請我時,我給他透露了洛老的這一行蹤。他興奮誠懇地想通過我請洛老躬逢其盛。但是,洛老說宜春的活動行程很緊,他年邁體弱,恐怕無法抽暇趕到南昌來參加我們的活動。我知道他有老軍頭的直爽性格,說不行肯定不行,只能表示遺憾。這事兒也就放下了。沒想到,他9日給我打電話,說,他第二天要從南昌乘飛機離開江西,所以要在南昌逗留一夜,希望我能到他下榻的位于紅谷新區的賓館里見個面。晚飯后,在張友茂的陪同下,我趕到賓館,洛老及師母陳瓊芳女士等一行人正在等我。一坐下,他就一個勁兒地向我道歉,說他實在無法分身。他說為了表示歉意,要送給我一件禮物。那是宜春市政府送給他的一件木雕,質地硬氣,雕工精美。我哪好意思接受?!我連連推卻。他說那是請我幫他們減輕行李負擔,一定要我拿著。我恭敬不如從命,便收著了。十年來,這件木雕一直在我書架的最顯眼的地方擺放著,跟他送我的簽名本著作放在一起。睹物思人,它將永遠是我懷念洛老的信物。

洛夫先生送給北塔先生的禮物
2009年12月,我率中國大陸代表團訪問臺灣并參加第30屆世界詩人大會。世界詩人大會主席、法籍愛國華僑楊允達先生早年曾從大陸移居臺灣,又從臺灣出國。他與洛老等《創世紀》的老人們有著半個世紀的交誼。因此,他請他們全程參加大會,包括朗誦和采風等。那是我跟洛老親近接觸時間最長的一次,差不多有一周。
期間,洛老把我介紹給《創世紀》現任主編辛牧先生。就在我跟辛牧先生握手寒暄時,有外國詩人跟我打招呼,我只好岔開去回應;再找辛牧先生時,他也被別的朋友擁戴著離開了。不多一會兒,洛老專門來提醒我,說我剛才與辛牧先生初次見面表現得不夠熱情。我一邊感謝洛老的提醒,一邊趕緊從一大堆人群里找到辛牧先生,重新去向他表示歉意并且又多聊了一會兒。其實,辛牧先生并沒有因為我的岔開而覺得我不夠禮貌,他是心無芥蒂的。但洛老心思之縝密,對我的關懷之無微不至;讓我無比感動和欽敬。
在采風途中,我們曾被拉著去參觀一個臺灣土特產商場。我正在跟我的團友們一起邊逛邊瞧。洛老突然手里端著大大的一盒鳳梨酥餅,走到我跟前,說送給我嘗嘗。跟上次在南昌一樣,我那次到臺灣,沒有給洛老準備任何禮物,他反過來給我這個晚輩送禮,真叫愧煞!但我不好拒絕洛老的這番美意。于是,我把我們代表團所有團員都叫到身邊,讓大家一邊分享洛老的美味饋贈,一邊一起向他老人家表示感謝。
那次大會期間,在主辦方的援助下,我還策劃操辦并主持了兩岸詩歌交流座談會。在花蓮和南寺一間陋室里,洛老率張默、管管、辛牧等臺灣老中青三代十多名詩人全場參加。我首先請洛老發言,他發表了熱情的講演,對大陸詩歌代表團訪問臺灣,表示誠摯的歡迎。他謙虛地說,由于兩岸30多年的隔絕,他對大陸當代詩歌缺乏了解,因此兩岸之間的交流非常有必要、有意義,應該加強。那屆大會的主題為“海洋與島嶼的對話:愛與和平”。我在發言中感慨道:臺灣詩歌最優秀的品質是超越了島嶼意識,因為島嶼外面是汪洋,汪洋外面是彼岸。臺灣詩歌的格局不小,而且與外國詩歌有著密切的幾乎是同步的交流。我的這番感想其實主要來自對洛夫詩歌的印象。那時他早已經遠渡重洋,在加拿大當了13年寓公,已經根據切身切膚的體驗,創立了獨特的天涯美學,具有大海般的胸襟和終極性的關懷。洛老對我的這一感想表示贊同。
2010年5月,京港地鐵慷慨解囊,注重企業文化建設,開始推出公益文化項目——“4號詩歌坊”。這是由我一手策劃并主持實施的。由于目前北京地鐵四號線的管理理念具有鮮明的香港特色,與國際接軌,在知識產權方面特別留意,幾乎錙銖必較。他們要求所有詩人都得在作品使用授權書上簽名并蓋章或摁手印表示同意之后,我們才能使用詩人們的作品,害得我有一段時間凡是參加詩歌活動,必然包里放著授權書和印泥(便于詩人們摁手印)。項目一定下來,我就向遠在萬里之外的洛老寫信求助,附上了授權書。其實,他只要在授權書上簽名蓋章后給我寄回來即可。但洛夫先生從加拿大給我不僅寄來了授權書,還附了一封信,說:“地鐵詩,世界各大都市都在做,中國總算趕上了。”這是對我、對我們這個項目最大的支持和鼓勵,真讓我喜出望外。我后來在幾乎所有有關這個項目的文件上,都引用了洛老的這句話。這是最好的廣告語啊!他相當于給這個項目立了金字招牌!

洛夫夫婦、曾凡華、北塔、屈金星、武眉凌等
2015年10月10日左右,洛老給我打電話,說長江三峽那邊要給他的詩立碑,搞個儀式,因為是個小活動,他只請詩歌界的三、五好友去捧場。記得他請了吳思敬、吉狄馬加、唐曉渡和我。中間兩位正好沒空,于是我和吳老師同行前往宜昌。洛老自己出面請的嘉賓確實寥寥無幾,但其實主辦方還是請了很多人去見證這一喜事,尤其是湖北當地的,尤其是演藝界的(莫凡是演藝界的大腕,朋友如云)。他們還煞費苦心,給揭碑儀式套了個大帽子:“長江三峽·兩岸同源——秋日詩歌行”詩詞創作研討系列活動。
11月19日,揭碑儀式在宜昌三峽人家風景區隆重而熱鬧地舉行,來自大陸、臺灣以及海外的眾多知名詩人、作家、書畫家和評論家近百人匯聚三峽。開幕式由著名影視導演衛青策劃并主持,宜昌市詩詞學會會長、環壩旅游集團董事長邢昊、宜昌市副市長王應華分別致歡迎辭。隨著時而深情時而激越的大型情景化詩歌吟詠表演,《出三峽記》手書長刻詩碑在古老的巴王寨石壁上緩緩揭幕呈現,為浩浩蕩蕩的長江三峽文化景觀新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本次詩詞創作研討系列活動還包括“三峽秋日風光游覽和傳統文化探究”、“詩詞吟誦活動和民俗歌舞表演觀摩”,“激流中的語言舞蹈——中國當代詩詞走向及長江三峽詩書畫創作推廣研討會”等。洛老親自點名,由我主持學術研討環節。這是他對我莫大的信任和栽培。
洛老不僅幫我做國內事務,還幫我介紹國外的人脈資源。
2016年12月,我曾率中國詩歌代表團出訪東南亞四國暨參加馬來西亞第7屆邦咯島國際詩+歌節。之前,我花費了很多時間精力聯系四國詩歌界人士,籌備交流事宜。到了11月初,其它三國都已經敲定,只有越南遲遲沒有確定消息。本來我委托北大的一位翻譯研究越南文學的教授幫著聯系,她經常去越南訪學開會,說她的越南朋友肯定能幫忙;但也許是由于那段時間中越雙方在鬧別扭,始終不能落實,急得我不行。
11月10日,趁洛老來北京參加由國務院僑辦舉辦的海外華文作家大會,中國詩歌春晚組委會宴請了他們夫婦,另外參加的還有方明先生(臺灣詩人)、北奧先生(美國洛杉磯華文作家協會主席)和林美君女士(南美洲華文作家協會主席)等。席間,我跟洛夫先生透露了這一煩心事。他立即說我可以找他的忘年交、越南詩人翻譯家余問耕先生,說余先生是越南尋聲詩社副社長,非常能干熱情,不僅愿意而且能夠幫著張羅交流會。于是,我跟余先生聯系,果然得到了積極的回復。2016年12月14日晚上,在越南最大都市西貢,余問耕先生幫著操持的越中詩歌交流會成功舉辦。其間,我還萬萬想不到,遇見了我十多年的老友、美國《新大陸》詩雙月刊主編陳銘華(越南籍華人,正好回越探親)。這么大、這么美的事之所以能順利做成;我們固然非常感謝余先生,但也一定要感謝洛老;沒有他仗義牽線搭橋,我怎么能認識同樣義氣的余先生呢?

洛夫先生和夫人陳瓊芳女士
洛老不僅幫助我,還通過我幫助我的朋友們。
2015年國慶長假期間,洛夫老來京。作家網總編輯趙智正好來電話找我談事,我順便把這個消息透露給了他。他立即表示要請洛老到他們那里去做一個訪談,洛老也欣然應允。10月6日下午訪談順利進行,現在成了作家網的一個招牌式節目。
我一般不麻煩別人給我寫字。我至今沒有洛老的書法。2015年我們在三峽人家期間,中國詩歌春節聯歡晚會策劃人屈金星先生很崇拜洛老,當他從新聞媒體上獲知我跟洛老在一起時,希望我請洛老題詞。求要洛老書法作品的人太多。我從未曾跟他要過字——我沒有跟書法家討字的習慣,因為每次我都覺得他們寫字其實蠻累的。那天研討會結束之后,主辦方安排的就是請洛老給大伙兒題字的環節。作為中國詩歌春晚的顧問,我平常是顧而不問。但屈金星的這個要求似乎是順帶的,而且時機成熟。于是,我斗膽冒昧地請求洛老賜字。洛老那天興致頗高,不顧疲勞,爽快地答應并很快地寫好了。老屈如獲至寶,連夜發了條新聞。洛老這一筆,確實給中國詩歌春晚增光良多。
三、我也曾試圖幫著洛老做點事,但由于種種原因一無所成
洛老幫助我和我的朋友這么多。我呢,也曾有過為他做點什么的想法。但計劃趕不上變化,都沒做成。
比如,2006年10月,在北京友誼賓館,北京大學和首都師范大學聯合舉辦了新世紀中國新詩國際學術研討會。期間,我就在賓館茶室里請兩岸的幾位前輩喝茶。座中有邵燕祥和傅天虹等。當然也有洛老和師母。我問洛老會議結束之后,他們去哪里。他說要去石家莊,因為他要趕去參加河北省文學館舉辦的洛夫書法展開幕式。我當即說,那我開車送他們去吧。他說好。我正想象著給洛老當回司機的榮幸時,河北那邊的朋友來電話說,他們領導會專門派最好的車和車夫前來接洛老,以防路上萬一出個意外。嗨,假如我是老司機開著好車,說不定我還能堅持送洛老一趟呢。事實是,我只能放棄這個服務洛老的良機。

大概是2011年,我曾想編《中國超現實主義詩選》。洛老雖然不是最早的,但是這一流派詩人共仰的高峰。他任《創世紀》總編輯數十年,力倡超現實主義,可謂開一代風氣。我給他寫信時曾提到這個想法,他立即表示十二分支持,他也覺得應該從歷史和文本的角度,好好梳理一下中國的超現實主義詩歌創作情況。我做過不少功課。但由于種種原因,至今沒有能完成并出版。我將繼續努力,以完成他的遺愿。
我有時也想,洛老為何那么關懷我甚至賞識我。其中一個比較內在的原因是:我倆都服膺超現實主義,我們在這個話題上非常談得來,他肯定認為我倆是超現實主義這同一條戰壕里的戰友。我從大學時代起就開始閱讀學習他的魔幻手法,在自己的創作中暗暗地吸收了他詩歌思維的精髓,甚至化用了他的許多字句。當然,后來,我也潛心研習了歐洲,尤其是歐洲、西班牙和希臘以及拉丁美洲的大量超現實主義理論和作品。可以說,超現實主義和象征主義是我的詩歌肉身的兩翼,助我在文字的天空里飛翔。而洛老就是帶著我飛的中國文化語境里的師傅。
我知道,洛老幫助過、提攜過許許多多的晚輩詩人。我只是其中之一的幸運者,他幫我做的這些事,在他波瀾壯闊的人生中,可能都是小小的浪花;但對于我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非常珍貴的。我將把它們作為我永遠懷念洛老的載體,作為激勵我自己終生獻身詩歌事業的原動力。

作者簡介
北塔,著名詩人、學者、翻譯家,中國作家協會現代文學館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世界詩人大會常務副秘書長兼中國辦事處主任,中國外國文學學會莎士比亞研究會分會秘書長,世界漢詩協會副會長。已出版各類著譯約30種,其中詩集三部。曾受邀赴美國等20余國參加各類文學、學術活動。作品被譯為英文德文等10余種外文,曾在國內外多次獲獎。

作者:北塔
來源:人人文學網微刊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3ODE3MzEwMg==&mid=2650020803&idx=1&sn=fe3c8c36ebfcdfd7b222335afdfd38b6&chksm=87467d02b031f4143203af17fb552d85088f3528a1ca21687d5ccfa972cf8671190d101878a6&mpshare=1&scene=1&srcid=0409iBg4luNgSaHbX7tO7som&pass_ticket=%2Bh2WfSoks2lPy6efGkz%2B3NH13fqzbcwbPgukjvDTxe0K7gcVTPqV8c4O%2B0D%2FRb1t#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