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瑟瑟再獲《北京文學》“年度優秀詩歌”詩人

日前,北京文學月刊社評選出2017年度優秀作品,包括中篇小說、短篇小說、報告文學、散文、詩歌、新人新作、轉載作品等7大門類的40部作品入選,方方的中篇小說《花滿月》、范小青的短篇小說《合租者》、馮驥才的散文《意大利讀畫記》,陳芳、余曉潔的報告文學《中國創新之問》,于堅的詩歌《于堅的詩》、周瑟瑟的組詩《所有逝去的……》等作品獲得評委好評。其中,王安憶、方方兩位作家均以兩部作品入選,周瑟瑟是在獲得“2015-2016年《北京文學》優秀詩歌”之后,再次獲得該刊獎勵,展示了旺盛的創作力。
年度中國當代文學佳作
據介紹,本屆評選于今年4月份啟動。初選作品參考了作品發表之后的社會反響,如轉載情況、讀者反饋、文學界各方評價等,由《北京文學》編輯部集體討論確定。終審評委由全國數十位著名作家、評論家和編輯家組成,各門類評委提前一個月閱讀先前確定的候選作品,對自己提名的每部作品寫出評語,并投出自己的選票。最終由《北京文學》編輯部統計匯總,按照得票多寡評出各門類優秀作品。
此次《北京文學》優秀作品評選對象,是2017年在《北京文學》發表的所有中篇小說、短篇小說、報告文學、新人新作、散文和詩歌,以及《北京文學·中篇小說月報》2017年全年轉載的優秀中篇小說,分原創和轉載兩大類。
轉載類作品僅有中篇小說一類,來自選刊版的《北京文學·中篇小說月報》,該刊作為知名的中篇小說選刊,專門選載國內其他文學期刊的優秀作品。此次上榜的10部中篇小說可謂優中選優,集中了2017年度國內文學期刊發表的代表性優秀作品。本次轉載類上榜作家可謂新星閃爍,10位上榜者中除王安憶、蔣韻、方方等名家外,王凱、西元、姚鄂梅、尹學蕓、葛亮、孫頻等都是近年來令人矚目的文學新秀。
本次所有上榜的優秀作品,是北京文學月刊社對所屬《北京文學》和《北京文學·中篇小說月報》2017年度發表或轉載作品的一次集中檢閱。上榜作品題材廣泛、風格多樣、意蘊豐富,均堪稱年度中國當代文學佳作。
周瑟瑟將情感融合于語言策略,創造出“簡語寫作”
周瑟瑟的組詩《所有逝去的……》刊發于《北京文學》2017年第10期,責任編輯黑豐,包括《媽媽》《秋刀魚》《我的心靜悄悄》《我想回家》《所有逝去的……》等作品,周瑟瑟表示愛與死亡給他帶來了震撼,這些作品是他的私人之詩,喜歡它的讀者從中找到情感的共鳴。近年周瑟瑟創作量較大,尤其是為故鄉湘北栗山寫下了兩百多首詩,湘北栗山成了他的詩歌重要精神坐標。從他的詩集《栗山》到《暴雨將至》,有他真實的情感線索,他加速的情感表達與極簡的語言融合,創造了一種“簡語寫作”,他的詩歌語言策略實際上是一種現代性極強的語言創造。
評論家、中國作家出版集團管委會副主任徐忠志的推薦評語:周瑟瑟的《所有逝去的……》是對母親的追懷,更是對精神故鄉的呼喊、人間大愛的致敬。在逝去的所有中,最親最美最重的便是父母的愛。詩人以舉重若輕的結構能力在細節與場景中完成了精神對位與思想觀照,從而在對個體之痛的撫摩中完成了對時代創傷的揭示。
作家、中國作家協會創聯部副主任馮秋子的推薦評語:周瑟瑟的詩里,形式的痕跡被詩人甩到后面,但形式是存在的,肅穆的日常和真實的力量在詩人邁出的每一個腳印中,是有準備的戰士的出征,經歷過多次戰事檢驗的老兵再次選擇的命定苦旅。見識到克制之美從現實的艱難困苦中貫穿通過,怎樣一個一個烙印落到實處而不被實際生活所困擾和犧牲。詩的意義和質量被詩人映照出來。
詩人、評論家、中國作家協會創研部研究員霍俊明的推薦評語:周瑟瑟的這組詩以及近兩年的詩都是以“栗山”為空間場域,以親人的孤獨、死亡和故鄉的空無為中心展開個人之痛、家族隱憂與時代之思。在那些逝去之物那里展開的是此時代的虛無和無著,詩人的情感得以最大化的強化。
詩人、評論家、北京師范大學博導張清華的推薦評語:周瑟瑟一直是有觀念和有技藝的詩人。這組詩有返璞歸真的意思,在表達對父親母親的深摯情感與喪失之痛方面,可謂深切而感人,與此同時,還從親情之痛升華為對時光與生命的傷懷。觸物生情,言近意遠,形象簡潔而富有蘊藉,節奏鮮明而又跳脫。
評論家、北京大學教授張頤武的推薦評語:從個人的記憶出發,處理個體生命和現實的大主題,個人的片段的回憶和閃爍的意象結合,提供了獨到而鮮明的表達。彰顯了作者對于詩歌的獨到的把握和理解。
周瑟瑟簡介:
周瑟瑟,男,1968年生于湖南湘陰栗山,現居北京,百花洲文藝出版社北京詩歌出版中心主任、某影視公司董事長。著有詩集《松樹下》《17年:周瑟瑟詩選》《栗山》《暴雨將至》《犀牛》《魚的身材有多好》《苔蘚》《世界盡頭》等,長篇小說《曖昧大街》《蘋果》《中關村的烏鴉》《原汁原味》《中國兄弟連》(三十集電視連續劇小說創作)等,以及《詩書畫:周瑟瑟》書畫集。作品譯成英、西班牙、蒙古、韓等多種文字,曾獲得“2009年中國最有影響力十大詩人”、“2014年國際最佳詩人”、“2015年中國杰出詩人”、第五屆“中國桂冠詩歌獎”(2016)、《北京文學》“2015-2016年度優秀作品”、“2017年度十佳詩集”、《北京文學》“2017年度優秀作品”等。主編《卡丘》詩刊,編選有《新世紀中國詩選》《中國詩歌排行榜》《那些年我們讀過的詩》《讀首好詩,再和孩子說晚安》(五卷)《中國當代詩選》(中文、西班牙文版)等多部詩選,創辦栗山詩會、栗山詩歌獎與卡丘•沃倫詩歌獎,中國詩人田野調查小組組長。應邀參加第27屆哥倫比亞麥德林國際詩歌節、孔子學院拉丁美洲中心“中國作家講壇”,在聶魯達基金會、智利圣托馬斯大學、哥倫比亞塔德奧大學進行詩歌朗誦與文學講座。提出“詩歌現代性啟蒙”,創造了一種“簡語寫作”。
附:
獲獎作品:
《所有逝去的……》(組詩)
周瑟瑟
媽媽
每次我都使勁地想
使勁地想回家的路
想把媽媽抱在懷里
媽媽老了
一個人坐在夜里
一天天等我回家
大年初一上栗山
父親在墳墓里還好嗎
媽媽被父親
丟棄在塵世
每次我都使勁的想
做夢都想媽媽給我梳頭
我有一頭烏黑的長發
想媽媽的時候
我是一個女孩
一個被丟棄的女孩
2016.08.21
秋刀魚
我大叫一聲瘦魚
它們晃動一下
但不過分慌張
我探下身
觀察它們
一條秋刀魚
眼睛又圓又突出
我看見它的眼睛
閃過一絲不屑
隱秘的
魚的態度
很長時間
我沒有說出
秋刀魚的不屑
它們擠在
栗山塘的淺水處
像我們小時候
衣衫單薄
在秋風中張著嘴巴
2016.09.07
我的心靜悄悄
世界在狂歡
一年了你們應該狂歡
新年的鐘聲即將敲響
逝去的正在逝去
壁爐里的火焰
還沒有烤干我流淚的眼睛
我的心靜悄悄
我在傾聽逝去的叮囑
沒有叮囑我的
必是媽媽的祝愿
我的心靜悄悄
我害怕驚醒逝去的美好
我害怕夜鳥
從栗山池水上擦身飛起
那驚慌的鳴叫
多么像我所渴望的
已不在人世的憐愛
2016.12.30
我想回家
我想回家
我的家里沒了媽媽
天黑了屋子里也沒有燈光
荒廢的菜園一角
生長著媽媽種的韭菜
離家時打掃得干干凈凈的院子
任由落葉翻飛
陽光與雨水輪流光顧
只等我們年關回家
就像父母還活在人世
請允許我們擺上年夜飯
點亮樹林下的燈火
流落在外的孤哀子
請你回家
2016.12.31
所有逝去的……
所有逝去的是些什么
一把新鎖掛在栗山的院門上
黑暗中的手哆哆嗦嗦
鑰匙插不進鎖孔
我知道所有逝去的
再也不會回來
哥哥舉著手電
在夜里砍下的樹枝
春天一來,又會瘋長
空屋里住著媽媽的氣息
我相信到我老的那一天
所有美好的回憶
都將填滿我衰老的身體
新鎖生銹,新墳變舊墳
我將告老還鄉
把所有逝去的重現
2017.01.01
(原載《北京文學》2017年第10期)
作者:老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