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網

首頁 > 文壇動態 > 正文

作家網獨家對話蘇北 憶讀汪曾祺

作家網獨家對話蘇北
 
2012年,恰逢汪曾祺逝世15周年,蘇北新書《 憶·讀汪曾祺》也與讀者見面,作家網記者有機會采訪了蘇北(陳立新)先生本人。時間已經到了2013年春節前,為紀念汪曾祺先生,特將作家網記者2012年曾與蘇北先生的對話內容摘錄如下,以饗讀者:

李佳蔚:蘇北老師,您還記的是從什么時候開始寫關于汪老的文章的?


蘇北:最早看汪先生的書主要是學習創作,在里面看學習他的創作技巧,后來我1993年來在北京在報社里工作,這樣我就有機會跟汪先生接觸。接觸后生活中的點滴覺得有趣就把它記錄下來,在1996年的時候,我曾寫過關于汪曾祺的幾個片段,那個時候汪先生還在世,我們以為他能夠長命百歲,活到90哪,結果97年的某一天5月16號,我在湘西的時候,隆冬給我打電話,說汪先生去世了,嚇了我一跳,之后我們匆匆忙忙的就回來參加他的一些告別活動。就覺得一個人就這么沒有了。在這個世界上消失了,因為當時有些感受,我就接著往下寫了幾個片段,一直到最后的告別。大概寫了一萬多字,就是叫《關于汪曾祺的幾個片段》,發在云南的《大家》雜志上面。發出來之后呢,我原來創作的一個指導老師就說,唉你那個寫的挺好的,有地方轉載了嘛!我說, “我不知道,反正當時我覺得我自己寫的還可以吧!”
 
 
李佳蔚:您剛才說到您最開始是學習汪老的創作技巧,汪老的文學創作有哪些特點?講講生活中的汪老是怎樣一個人?
 
蘇北:這就算是我第一次寫汪老的文章。之后在讀他的文章,發現他那么豐富!不僅僅是有那么幾本小說,基本散文,一本文論。實際上他在生活中丟的那個小紙片,寫的幾句話,幾首詩。一個便條,一封信,他的這種文學性,和他生活中的這種表現是溶在一起的。他生活和文學,剛才專家也講(新書研討會上)是溶而為一的一個作家,我們看到很多作家寫的大部頭。(而)在生活中寫信或者是寫便條啊,或者是不通的或者是變成大白話、通俗的報紙體的那種語言,但他在生活中點點滴滴的一些小話。都是給你感覺到具有書卷氣、具有文學的味道。所以黃裳在我那個序里面講的:曾祺,他稱呼汪先生曾祺,不管他的詩歌、小說、散文、都是有詩性的一個人,總歸起來是詩。因為他的身上,具有的這種氣息,這種文化的氣息已經通過它的生活透出來了,我們很多人,一坐下來,進了課堂、講座,好像是具有文化氣息,一離開課堂、一離開講座馬上就變成了一個生活中極普通的人。這種差距,生活中的反差,因為這種教育,包括他們所受到的教育那是不一樣的。所以越是研究越是入迷。我覺得這個人,原來我們對他的認識,對他的了解,我們所能做到的自己的功底、自己的學養,離他比較遙遠。所以我就慢慢的看,看完有感受,我就把它記錄下來。所以我這本書,剛才專家也講,也不是分成章節。寫的一個人的傳記。完全是一種拼圖式的印象似的記憶。這也是我有意的,也符合汪先生他的這種觀察世界的方式,他觀察世界的方式不是整塊的。他也是片段式的、碎片式的。
 
李佳蔚:如果讓您自己來推介這本書《億讀汪曾祺》,我想聽您對這本書的評價?
 
蘇北: 我對這本書還是有點自信的。 一個我覺得我的語言還是不錯的。第二個我寫的還是比較簡單、語言還比較美。首先我覺得,汪先生也說過,寫小說就是寫語言,語言首先決定了這本書的品質。你是枝枝蔓蔓,蘿莉?嗦,而且完全是那種不知所云的話,那是(不行)。一定要準確,準確首先是第一位。之后就是你是否能把握住了,我覺得我對這書的自信的程度主要就是來自于它首先是真誠的,之后它里面的表述是很干凈的,語言是到位的。而且我講的這些細節,這些生活是有趣的,我覺得對一般的讀者來說看這樣一本書更輕松,比看關于汪先生的一篇大論文要進入的快一些,或者是更好一點。
 
蘇北:原來也說過,一個人讀一本書,受影響不僅僅是知識。實際上受影響,你的氣質、你的修養、你的人生觀、你的生活趣味都會在這里面得到潛移默化的變化,你看我們浸淫在汪先生的文字里面這么多年,肯定會帶來一些在生活中,表現上面會有些表現。所以(研討會)后來我說你看我現在長的越來越像余秋雨了,(笑)我想這個意思就是講身上就又一個頑童變成了有那么一點知識分子的氣,或者講師書卷氣吧。

 李佳蔚汪老說自己是一個“中國式的人道主義抒情詩人”,您怎么理解這句話?

 
蘇北:因為他這個1937年到昆明,到四十年代在西南聯大。包括他19歲之前在高郵,他整個受到的這種教育是完整的。比如受到中國傳統文化教育、中國古典文學教育,包括書法、包括古文教育,到西南聯大受到的西方的現代的教育。所以他的人生閱讀的這種青少年的、青年的時候,完成了他比較好的閱讀,所以專家說他是三打通。打通中外,打通民間,和這種文學的和民間的。打通當代的和古代的。這都是他在年輕的時候做的(積累)比較完整。后來就體現出來你講的人道于里,抒情其外。其實通過年輕時期讀的哪些文章已經影響了他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對事物的一些判斷。表現的方式它是一種輕松的,以一種抒情的方式,他講的是:我是一個中國式的抒情詩人嘛!
 
李佳蔚: 文字常常能夠體現作家的內心世界,從汪老的文字看得出他非常熱愛生活!
 
蘇北: 生活中,(汪老)他不是對世俗的東西特別追求的。但是要是有機會來了能進去的他也還是要進去的。但是他在生活中這么多年,磕磕碰碰的。他并沒有得到生活中的很多實惠。但是他也不是特別進去(追求)的。他的一句話,隨遇而安。他在很大的程度上,這一輩子就是隨遇而安,但他在隨遇而安的過程中,他給人間送學問,他自己還是很快樂的。對生活中的細微的,花草、人的情趣,生活的這種味道,包括人的吃喝的審美(品味),他都有興趣。他是個興趣很廣泛的人。也是一個很可愛的人。他曾經說過,人家講我的小說里面沒有壞人,因為我不愿意寫壞人。我想呈現給大家的,讀者的都是美的、善良的,給你帶來些美的享受吧。
 
蘇北:昨天晚上,我的那個朋友隆冬,現在依然是一個北京的作家,他說他(汪老)絕不是一個花鳥魚蟲的作家,他是一個懷著悲憫和憂憤情懷的作家,者通過他的《天鵝之死》??通過他其他的一些小說都可以看出來的,因為他確確實實是有擔當精神的,但是他表現的方式是抒情的、和諧的和美的。往往就沖淡了他吶喊、聲嘶力竭的。但是這樣更能讓人進入閱讀的審美的層次。所以閱讀嘛,像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的這種感覺。所以為什么喜歡讀,或者讀的有興趣。對人的影響是內化的,溶解在里面(人內在)的這種感覺。不是生的硬的這種感覺,是軟的、柔的。
 
李佳蔚您講的這么多,讓我覺得汪老不僅僅是在文學上給您一種方向,潛移默化也影響了您的想法、文風、審美的追求,這是汪老對您的影響,也是閱讀對您的影響。
 
蘇北:(汪老)他自己原來說,一個喜歡柴可夫斯基和齊白石的青年是不大容易成為打砸搶分子的。實際上通過這種閱讀,使人在生活中變的更柔軟,使人對美、對圣會有更大的一種強化。使你在生活中不只為了吃喝啊而活著。一個人除了溫飽之外,你還有一些追求,有些生活的情趣。使我們對生活感覺到更美好。通過他的讀的書的學習。你知道怎么樣去審美、怎么樣去看事物?之人山水之美,對人的美、花草的美。你會得到一些滋潤。非常有益。我覺得現在的年輕人,特別是學生,通過這種閱讀,他不會使你變得很生硬。使你會變得很柔軟、很悲憫,有情懷,讀書肯定會使人產生一個內化的過程。
 
李佳蔚您希望自己的這本書帶給讀者什么樣的收獲?
 
蘇北:這本書首先是我一個人的紀念,但是他成為一個出版物到市場上去,很多人會有不同的反應。但是我想對年輕的讀者肯定是有益的,因為我已經得到一些反饋,昨天的時候,有一個北京市的中學生拿著兩本書,他將蘇北老師您給我簽個字。通過微博上面找到我的。一本送給我的老師于徐淳。他說他是個非常好的語文老師?!拔沂峭ㄟ^他知道汪曾祺,也是通過原來你《一往情深》的那本書知道你對汪先生的喜歡,那本書我也有。所以我買了億讀汪曾祺這兩本書,你給我簽個名吧。” 我覺得這個孩子他從18歲開始,就像燈泡亮了一樣開始像個燈泡亮了一樣,他開始喜歡閱讀。他的人生就開始進行思考,他開始有點憂傷了就有點人生的這種感覺,不是十三四歲蹦蹦跳跳啥都不管的,吃完了就出去玩的那種孩子,已經開始有點自己的世界觀、自己的想法、自己的對世界的看法,自己的審美的這種需要了。因為我們作為人都有審美的這種需求。
 
 李佳蔚我們喜歡一個人一本書,能從中能得到一種人生的感受,閱讀的體悟,我們一起共同分享。這應該是一個美好的事情。
 
蘇北:是這樣的,過去講,知識是人類的階梯,我覺得這種閱讀會改變一個人自然的這種,從呱呱落地到后來學會閱讀是一個人的成長過程,一個人從小受到一個什么樣的教育,是哪一種教育,會像烙印一樣的烙在你的身上,隨著你的一生在這個世界上走動。閱讀會使你有一種變化,使你在舉手投足間,都會給你帶來一些意想不到的東西,比如我今天在這個地方走動,這么多專家跟你開這樣一個會,你如果不這樣的閱讀、這樣的寫,它不可能有這些北京的這么多的專家,用這么長時間來談論你,為你做這么一個討論,我覺得這也是我勞動的回報,說明我這么多年讀、寫并沒有白做,這是有益的,我想對學者也是有益的,我們怎么樣寫得通俗的文章、大家明白的文章,把我們想介紹的東西介紹給大家、介紹給普通的人。介紹給并非專業內的人。我看西方有些專家也有,用這種非常通俗的方式來介紹一個很復雜或者很深奧的事情。

蘇北:我講過,思念是一條流動的河流, 通過我們這種閱讀來解讀,或者給別人閱讀上的暗示,給他帶來的立面花絮上的趣味,會使人產生一種興趣,會使人去找,有的人說就是看了汪曾祺的書,我也看看這本書,看看他生有什么生活之外的事情,才他互相有參照,看紅樓的時候,想看看脂硯齋怎么評紅樓,經偵太怎么評水滸,閱讀唐詩宋詞文本,也可以看看人家怎么欣賞唐詩宋詞,一樣的效果,我們呢喜歡汪曾祺,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歡汪曾祺,但是我們呢可以同喜歡汪曾祺的人喜歡閱讀的人共同分享閱讀的快樂閱讀的趣味。

李佳蔚:希望更多的人來讀這本書,并且讀懂,希望這些懷念汪老,喜歡汪老的人共同分享一種相似的感情。感謝蘇北先生。

 (完)

后記:

汪曾祺,我國當代文學史上著名的作家、散文家、戲劇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沈從文的學生。1920年3月5日生于江蘇高郵,1997年5月16日逝世。作品大都收那個錄在《汪曾祺全集》中,被譽為“抒情的人道主義者,士大夫文人。”

蘇北,原名陳立新,安徽天長人,畢業于北京大學,中國作家協會會員。著有《蟻民》、《那年秋夜》、《一往情深:回憶汪曾祺先生》。

蘇北與文學大家汪曾祺亦師亦友,與汪曾祺相處九年,不僅是汪曾祺作品的忠實粉絲也是汪老的得力弟子。二十多年前,還是安徽縣城里小職員的陳立新因為讀了汪曾祺的《晚飯花集》,被書中的其人其景所打動,立即起程去往書中寫到的地方蘇北。三天的探訪讓陳立新對蘇北的美麗和蘇北人的純樸印象深刻,此行之后,陳立新筆名便叫蘇北。這個真實的故事給很多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色婷婷一区二区三区| 女大学生沙龙室3|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不卡| 亚洲色欲久久久久综合网| yjsp妖精视频网站| 精品97国产免费人成视频| 成年1314在线观看| 啊用力点国产嗯快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乱码人妻综合二区三区 | 最近免费韩国电影hd无吗高清| 国产精品国产亚洲精品看不卡| 亚洲婷婷综合色高清在线| 25岁的女高中生在线观看| 欧美成视频无需播放器| 国产色a在线观看| 亚洲成人动漫在线观看| 香蕉网在线播放| 极品人妻少妇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无套内射久久久国产| 久久青草精品38国产| 顾明月媚肉生香全文| 无遮挡边吃摸边吃奶边做| 啦啦啦中文在线观看日本| 一级毛片成人免费看免费不卡| 男男gay18| 国产麻豆精品入口在线观看| 亚洲图片欧美日韩| 欧美老少配xxxxx| 日本最新免费不卡二区在线| 国产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 一二三四日本高清社区5| 爱情论坛免费在线看| 国产精品自在欧美一区| 九九热爱视频精品| 色伦专区97中文字幕| 婷婷色香五月综合激激情| 亚洲精品99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aⅴ免费在线观看| 日本久久久免费高清| 六月婷婷综合激情| 99re国产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