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度詩歌概述
譚五昌
進入21世紀第二個十年,2012年的中國新詩狀況與2011年整體情形極為相似,那就是整個詩界相對平靜,沒有什么具社會轟動性的詩歌事件與新聞吸引人們的眼球,詩人們及詩歌研究者們以一種“回歸詩歌”的日趨平和與成熟心態從事著自己的詩歌寫作與詩歌研究和批評工作。在一片契合于詩歌藝術創造的平靜氛圍中,2012年的中國新詩取得了扎實的收獲,在各個領域以各種形式彰顯著2012年中國新詩的繁榮態勢。2012年度新詩的繁榮態勢首先表現在各種年度詩歌選本及跨年度選本的紛紛“亮相”上。其中,由王光明、韓作榮、譚五昌、楊志學、唐詩、宗仁發、霍俊明等編選的年度總結性詩歌選本較具代表性,這些年度詩歌選本的編選標準與美學尺度各不相同,有的傾向于學院派,有的傾向于主旋律,有的傾向于先鋒性,有的傾向于綜合性與開放性,不一而足,多元互補,這些年度詩歌選本不同的價值取向與藝術風貌客觀上呈現出了當下中國新詩的豐富多元的格局,極具審美認知價值,值得人們充分的關注。
此外,各種跨年度與群落性(或流派性)的詩歌選本也紛紛“出籠’,意圖對某一時段、某一地域或某一群落(或流派)的詩歌寫作進行階段性的藝術總結,其中,唐曉渡 、張清華編選的《當代先鋒詩歌30年:譜系與典藏》、伊沙編選的《新世紀詩典》、耿立主編的《21世紀中國最佳詩歌2000-2011》、海嘯主編的《百年中國長詩經典》、譚克修編選的《明天》第三卷(“新世紀十年詩歌檔案”)、李少君、張維、張德明主編的《新紅顏集》、譚五昌主編的《21世紀江西詩歌精選》、王夫剛、董忠堂主編的《冊頁·新世紀10年山東詩選》、黃海主編的《陜西詩選(2001—2010年)》、王桂林主編的《黃河口詩人部落》、劉春主編的“揚子鱷書系”第二輯、朱金晨等主編的《上海詩人30家》、趙衛峰主編的《漂泊的一代:中國80后詩歌》、重慶子衣、覓雪嫦晴主編的《十面青城——網絡十位女詩人情詩選》、冰峰主編的《2012中國高校詩歌排行榜》等選本較有特色,這些選本兼具史料價值與審美價值,當然具體選本在二者之間有所傾斜。
在各種年度詩歌選本、各種跨年度與群落性的詩歌選本陸續問世之外,一些大規模的詩歌叢書也陸續“出籠 ”。其中,臧棣主編的共包括40位國內“70后”詩人詩集的“70后印象詩系”在本年度由陽光出版社陸續出齊,有人稱之為“建國以來我國出版的規模最大的現代詩歌詩系”,由西川主編的較大規模的“中國80后詩系”(收入羅雨、肖水等一批“80后”詩人的詩集)亦在2012年末由陽光出版社開始陸續出版。2012年11月份,由貴州詩人郭思思精心策劃、由譚五昌擔任主編的《中國詩歌地理.遵義九人詩選》面世,正式啟動了在未來十年內出版包括大陸及港澳臺地區一百座城市在內的百部《九人詩選》的宏大計劃,目前已在長沙等大陸幾座城市陸續出版了《九人詩選》,開始引起詩壇越來越多的關注。而由隸屬于長江文藝出版社的長江詩歌出版中心沉河等人策劃、由北京大學新詩研究院負責人謝冕、黃怒波等具體組織的《中國新詩百年大典》編輯計劃也已正式啟動,這套經典性的詩歌叢書是目前為止規模最大的詩歌作品出版工程。這些不同性質與規模的詩歌出版現象,有力的表征著2012年中國新詩的總體繁榮態勢。
與此相對應,各種同仁性的詩歌民刊及網刊的編輯與出版也呈方興未艾之勢,其數量難以具體統計。其中,霍俊明、李小洛主編的《新詩界》、普冬主編的《新詩》、泉子主編的《詩建設》、阿爾丁夫.翼人主編的《大昆侖》、顧北等主編的《反克》等刊物特色較為鮮明,稱得上其中的佼佼者。
2012年,以詩會、研討會或詩歌節名義舉辦的各種詩歌活動名目繁多,數以百計。其中,3月份與7月份先后在河北秦皇島與青海德令哈舉辦的海子詩歌藝術節,8月份在青海西寧舉辦的中國及秘魯、墨西哥、法國等國40位詩界人士參加的青海國際土著民族詩人帳篷圓桌會議,9月份在北京舉辦的“詩意中國——中華世紀壇中秋國際原創詩會”;11月份在海口舉行的主題為“美麗中國與詩歌”的“2012兩岸詩會”、12月份在上海舉行的“甘肅詩歌八駿”論壇,以及由祁人等在本年度持續組織的“中國詩歌萬里行”活動,因其規模大或檔次高,而產生較大影響。值得一提的是,本年度陸續舉行的《謝冕編年文集》出版研討會、《鄭敏文集》出版研討會、《詩壇的引渡者——吳思敬詩學研究論集》出版研討會、《戈麥的詩》出版研討會,以及屠岸九旬華誕學術研討會暨屠岸譯《英語現代主義詩選》新書發布會,這些被研討對象因其自身在中國詩壇的重要地位而受到詩界關注。
具體到2012年詩人們的創作層面,可用幾代詩人同臺競技、多元寫作、色彩紛呈來加以描述與概括。例如,已屆耄耋之年的老詩人李瑛、鄭玲等仍然不輟詩筆,本年度時有佳作問世,而“90后”及“80后”一代年輕詩歌新秀(如高璨、謝小青、洛盞、詩裝、白苗苗等)也勤奮寫詩,表現不俗。學院派寫作、口語化寫作、先鋒詩寫作、女性寫作、網絡詩寫作等各種風格與傾向的詩歌寫作各行其是,并行不悖,互為映襯與補充,最大程度的展示出了當下漢語詩歌寫作美學風格層面的豐富性與可能性。大致說來,李瑛、鄭玲、翟永明、大解、黃燦然、嚴力、吉狄馬加、藍藍、臧棣、林莽、林雪、樹才、莫非、西川、王家新、麥芒、楊鍵、呂約、瀟瀟、田禾、楊克、梁平、趙野、李少君、郁蔥、潘維、安琪、馬新朝、江非、高凱、陽?、商震、洪燭、徐俊國、柳?、龔學敏、李南、宇向、劉川、桑克、陳先發、王明韻、谷禾、王西平、耿翔、李小洛、第廣龍、鄧萬鵬、雷霆、唐力、雷平陽、馬鈴薯兄弟、潘洗塵、黃禮孩、姚風、劉立云、曾凡華、北塔、榮榮、姚江平、金所軍、郭新民、駱英、楊礦、況璃、凸凹、閻志、林莉、王順彬、華萬里、謝克強、湯松波、郭曉琦、金鈴子、世賓、敕勒川、宋曉杰、高興、藍野、譚明、周占林、李成恩、周瑟瑟、軒轅軾軻、衣米一、阿斐、海嘯、劉福君、謝長安、譚延桐、董迎春、盧衛平、李木馬、譚暢、羅鋮、黃芳、馮娜、羽微微、楊北城、龍泉、寧明、蔡克霖、王琪、王春芳、樂冰、馬召平、青海湖、郭建強、盛華厚、李孟倫、遠岸、張春華、池沫樹等老、中、青一大批詩人,以及少數民族詩人娜夜、王雪瑩、曹有云、李貴明、阿庫烏霧、魯若迪基、娜仁琪琪格、魯娟、單增曲措、王志國等,在2012年的詩歌寫作中總體表現頗為矚目或非常活躍,寫出了優秀或比較優秀的詩歌,其中絕大數詩人分獲各種名目的詩歌獎項,在林林總總的詩歌大獎中,不乏“聞一多詩歌獎”、 “徐志摩詩歌獎”、“華文青年詩人獎”、“柔剛詩歌獎”、“駱一禾詩歌獎”、“第十屆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詩人獎”、“天問詩人獎”、“金迪詩歌獎”等有影響力的詩歌獎項。上述絕大多數詩人在2012年度的獲獎,某種程度上佐證著他們在本年度詩歌寫作上的出色表現。作為創作成果之證明,《鄭玲詩選》、《多多的詩》、《翟永明的詩》、《宇向詩選》、黃燦然的《奇跡集》、桑克的《冬天的早班飛機》、安琪的《你無法模仿我的生活》、孫文波的《新山水詩》、沈浩波的《文樓村紀事》、沈奇的《天生麗質》、陳先發的《寫碑之心》、北塔、野賓的《雙彈簧》、金鈴子的《越人歌》、梁雪波的《午夜的斷刀》、李建春的《出發遇雨:二十年詩選》、殷龍龍的《單門我含著蜜》、余幼幼的《7年》、格式的《本地口音》、楊小濱的《蹤跡與涂抹:后攝影主義》、楊林的《春夏秋冬》、潘虹莉的《瓦洛利亞的車站》、祝鳳鳴的《楓香驛》、葉玉林的《海邊書》、飛廉的《不可有悲哀》、盧繼平的《大地的候鳥》、唐朝暉的《夢語者》等一批有分量、有特色的詩集在2012年陸續面世,一定程度上可以視作是對2012年度詩歌創作的藝術沉淀與總結,值得重視。
作為詩歌的重要門類,散文詩的創作在2012年同樣呈現繁榮態勢與勃勃生機。以周慶榮、靈焚、唐朝暉、亞楠、黃恩鵬、愛斐兒、語傘等為重要代表的“我們”散文詩群體,在2012年聯合《詩潮》、《青年文學》、《現代青年》、《十月》、《上海詩人》、《中國詩人》、《詩歌月刊》等刊物,為“我們”開設散文詩專欄,持續推出“我們”成員的散文詩作品專輯,并編選了2012詩歌年鑒《大詩歌》,重點推出諸多詩人的優秀散文詩作品,以此倡導“大詩歌”的概念,產生良好反響。“我們”散文詩群體還在2012年11月與《星星》詩刊進行深度合作,成立《星星.散文詩》專刊,引起詩界的廣泛關注。作為散文詩創作成果之展示,王幅明主編的“二十一世紀散文詩”叢書(收入了莊偉杰的《歲月的饋贈》、亞楠的《南方,北方》等一系列散文詩集)由河南文藝出版社隆重推出。可以說,由“我們”散文詩群體積極推動所帶來的散文詩創作的勃興現象,成為2012年中國詩壇的一大亮點。
在此必須指出的是,網絡詩歌是一個不能忽視的詩歌現象。總的來看,2012年的網絡詩歌寫作與前些年一樣保持著蓬勃發展的態勢,進行網絡寫作的詩人數量難以具體統計,網絡詩歌作品的數量至少數以十萬計。熱衷于網絡詩歌寫作的大多數系尚未成名的詩人與作者,有些人心態浮躁,有些人心態純粹,有些人則心態復雜,不一而足。網絡詩歌中有不少優秀文本,但也有大量的語言垃圾或文字游戲之作。 雖然良莠不齊,但網絡詩人與網絡詩歌的存在,客觀上有助于詩歌寫作的活躍氛圍及詩壇美學格局與文化生態的某種平衡。
與2012年度詩歌創作、編選、出版及批評工作的活躍狀態相對稱,詩歌翻譯工作也取得了不可低估的成績。其中,李笠譯《特朗斯特羅姆詩歌全集》、田原選譯谷川俊太郎《天空》、高興譯《羅馬尼亞當代抒情詩選》、北島、孔亞雷譯科恩詩集《渴望之書》、黃燦然譯《卡瓦菲斯詩選》(增訂本)、張索時譯《里爾克抒情詩選》、程佳譯《R.S.托馬斯詩選:1945—1990》、董繼平修訂《勃萊詩選》、《布洛克詩選》、《特拉克爾詩選》,陸建德主編的五卷本《艾略特文集》等有影響力的中譯本在2012年陸續面世;而外國詩歌漢譯出版經典叢書“詩苑譯林”在時隔二十年后重新啟動其系列性、規模化的出版工程,第一輯袁可嘉譯《葉芝詩選》、楊德豫譯《拜倫詩選》、陳敬容譯《圖像與花朵》、曹明倫譯《愛倫•坡詩選》和韋白譯《狄蘭•托馬斯詩選》在2012年已經出版,以其精湛譯文與高品位受到詩歌界及出版界的關注與好評,為中國當代詩人的創作提供了可資借鑒的域外藝術經驗。
2013年1月31日 寫于成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