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關于詩歌的相聚:詩歌來自文學也來源于日常感動中

10月29日下午,陽光正好,杭州曉書館迎來了一位詩人——張定浩,與30多位書友共讀他的作品 "取瑟而歌——如何理解新詩", 一起分享與詩的故事、對詩的理解。一場關于詩歌的相聚,也印證了詩的時代并未遠去,它還是能夠如此輕易就把人們連接在一起,并且獲得真實的歡愉。
作為本期伴讀者,張定浩老師首先為大家分享了自己關于詩歌的理解與體會,關于詩歌,張定浩有屬于自己獨特的想法。從古到今,從李白、杜甫、辛棄疾到顧城、海子……通過一首首詩、一段段輕聲朗誦,每一首詩所帶來的真切感受均與現場讀者所探討,不過正如張定浩自己所說"其實詩是蠻難談論的,我覺得可能比其他任何的東西都更加難以談論,它更多帶給人的是困惑。"但這種困惑的結果,其實正是我們需要詩歌的地方,通過這樣的方式,為現場的每一位書友帶來了一個充盈且美好的下午,也讓讀者體會呼吸詩歌當中美和真兩種空氣的美妙。
張定浩老師不僅與現場讀者分享了自己的所想所感,并且為書友預留了充足的時間來進行進一步的交流,二十余個問題、有趣又真誠的互動是今日曉書館美好的畫面之一。
從詩人到學者,從作家到藝術家,曉書館在書與非書之間打造更多閱讀可能性,時間易逝,對于閱讀的追求永不停止。
來源:浙江在線
作者:陸遙
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8/1031/c403994-303723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