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外作家:同題寫望城
——《名望之城》作品集出版
中國第一本中外作家創作的同城、同題作品集《名望之城》,日前由中國言實出版社出版發行。
本書是由長沙市望城區委宣傳部與北京語言大學“一帶一路”中國文化教育與國際交流基金主辦的“中外著名作家寫望城”交流活動所創作的作品選集。
本書由中國作協副主席、全國政協常委白庚勝作序,封面題字由著名作家陳世旭先生題寫,本書由趙晏彪主編。作品包括中國作家肖克凡、孫春平、謝宗玉、姚建剛、朱小平、紀紅建、黃躍新、唐櫻、王彬、俞勝、張逸良、夏魯平、韓閩山、高若虹、周敏、余海燕、潘紹東、趙伯仁、孫云等,外國作家包括達莎(白俄羅斯)、沈薇莉(馬來西亞)、西蒙(拉脫維亞)用中文所創作的作品,其文筆瀟灑,感情真摯,作家們無一以認真負責的態度面對創作。散文精美而娓娓道來,詩歌激情萬丈而佳句聯聯;外國作家的視角與語言,為我們提供了許多值得借鑒的東西,形成了中外作品互補,輕松中有深刻,幽默中有反思,顯現出“后浪推前浪”的勢頭,特別是當地的作家們,他們對這片土地的熱愛、不舍、深情,無不一一浸入到筆端。使這部作品集有情、有愛、有濕度更有價值。
媒體評論
本書是中外作家攜手“寫好中國故事”的代表性作品集。作家們以不同視角描繪了長沙望城古鎮群的歷史文化,尤其對從印尼打撈出水的“黑石號”千年沉船與望城銅官窯的關系進行了深度解讀,是一部詳述唐代以來民族文化、陶瓷文化、紅色文化發展的佳作。這樣的作品開卷有益,值得品讀
——著名文學評論家白燁
不同國籍的作家共同面對長沙望城的文化景觀,用各自的思維方法解讀這里的人文風貌,并從以屈原、歐陽詢、雷鋒三個人物為代表的二千多年的文化大轉折中洞視中華文明的發展脈絡,本書開辟了同城、同題漢語寫作之先河,為國際交流創造了新模式,值得文學界高度重視。
——著名文學評論家胡平
長沙銅官窯在瓷器上首次使用多彩裝飾;首創高溫銅紅釉;首次將花鳥山水畫飾于瓷,在釉美的基礎上增添了畫美;首次將詩文警句書寫于瓷,從此瓷器因為詩而雅,有書法而逸。
——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
雷鋒的出現,在望城不是一個偶然而是一個必然,因為望城有著悠久的歷史與文化,有著對先賢的敬仰和對社會的感恩。
——著名作家趙晏彪
通過寫出望城的人美、景美,還有食物美,把這些美弘揚出去,讓更多的人了解望城,我覺得作為一名作家,就一定程度上踐行了新時代的雷鋒精神。
——《中國作家》編輯部副主任、著名作家俞勝
編輯推薦
望城,除了雷鋒紀念館,還有歐陽詢的故居書堂山,還有以陶瓷聞名的銅官古鎮,文化建設紅紅火火,很能提振人心。
——中國作協副主席、全國政協常委白庚勝
以前聽說過雷鋒,但是從來沒有來過他的故鄉,今天終于得以來到他的故居,感到非常榮幸。望城完美地融合了文化、歷史和生態。從抵達的那一刻起,我就感覺到了,雷鋒精神無處不在。
——白俄羅斯作家、漢學家達莎。
我要特別感謝我所知道的望城,因為這里有雷鋒精神在感召我,激勵我前進。
——拉脫維亞作家、漢學家西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