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花》雜志推出作家詩人柴松獻長篇小說《走向涅槃》和“五美詩歌”???/strong>

近期,由山西省文學藝術界聯(lián)合會主辦的《火花》雜志于2018年增刊推出著名作家詩人柴松獻先生18年嘔心瀝血打造的驚世駭俗的長篇批判現(xiàn)實主義小說《走向涅槃》和他近年極力倡導的“語言美、意象美、境界美、結構美、音樂美”五美詩歌???,并配有人物專訪《從農(nóng)村孩子到五美詩神》,集中展現(xiàn)了柴松獻先生在小說、詩歌領域取得的文學成就。
《走向涅槃》小說是柴松獻先生從1999年開始構思創(chuàng)作,中間反復修改潤色,至今已歷經(jīng)近20年精心打磨的40余萬字的長篇小說,是柴松獻從青年到中年在文學上的智慧結晶。為了創(chuàng)作此部小說,柴松獻先生毅然決然地放棄在縣委的工作,義無反顧地走向北京,實現(xiàn)了他人生的巨大轉變。在創(chuàng)作中,柴松獻先生深受巴爾扎克、托爾斯泰、德萊塞等批判現(xiàn)實主義大師的影響,一直想寫一部真實的能觸及人們靈魂的帶有批判眼光的展現(xiàn)一個文學青年在社會底層如何打拼飽含酸甜苦辣的現(xiàn)實主義小說,他在小說的序章中就說“不知從哪里看到的一句話:最好的文學作品不是頌揚,不是贊歌,而是恰如其分地展現(xiàn),入木三分地揭露,酣暢淋漓地批判,比如屈原的楚辭,李白的詩歌,曹雪芹的小說,魯迅的雜文……”所以,柴松獻的小說不媚俗、不唯上,細膩生動地刻畫了一個文學青年胸懷理想、壯志凌云、熱愛生活、單純正直而又憤世嫉俗、桀驁不馴的叛逆形象,但正是這種叛逆造成了他和深愛的女主人公雙雙自殺的悲壯命運,不過悲劇的根源正是當時的腐敗社會造成的,一定意義上是對這個腐敗社會的血淚控訴,從而大膽抨擊了當今社會的傳統(tǒng)世俗觀念、政府官員腐敗和道德淪喪,深刻揭示了中國必須以“鳳凰涅槃”的勇氣與決心根治腐敗,呼喚中國出現(xiàn)一代領袖力挽狂瀾,雄風涌起,猶如東方的太陽,驅散中國的黑暗,挽救中國,讓中國重新走向希望……

小說語言流暢成熟,富有詩情,最大的亮點是詩歌融入小說,繼承了《紅樓夢的》古典傳統(tǒng),詩歌和小說的完美結合,既讓詩歌深化了小說思想,又讓小說提升了藝術品質。
在未來的日子里柴松獻先生立志將《走向涅槃》拍成影視劇并繼續(xù)完成續(xù)集,敬請期待……
據(jù)悉,柴松獻,筆名老希,從小胸懷高遠,立志要做一個像巴爾扎克、托爾斯泰、普希金、雪萊、屈原、李白、杜甫、蘇軾、曹雪芹、魯迅、老舍、巴金那樣憂國憂民的偉大作家和詩人。主要著作有《宇宙之鷹》《穿越靈魂》《信念》和《愛情詩經(jīng)》等,在詩壇首次提出“語言美、意象美、境界美、結構美、音樂美”五美詩歌美學主張,創(chuàng)辦五美詩社。媒體給予“新銳黑馬”“五美詩神”“詩歌驕子”之美譽。

《火花》雜志創(chuàng)辦于1956年,與馬烽合著長篇小說《呂梁英雄傳》的著名作家西戎曾擔任主編,推出過 “山藥蛋”派作家趙樹理等一批全國有影響的文學大家。
來源:人民網(wǎng)
責編:何曾潔
http://societv-people.com/GB/2019/0112/12279.html?from=singlemess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