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1日上午,“首屆聊城市文化與文學研討會”在山東聊城大學舉行。此次活動由聊城大學文學院、聊城市第四人民醫院聯合主辦。詩人馬迅主持活動,著名詩人梁粱、羅廣才、劉廣濤、崔萬福、孫振彥、西瑪珈旺擔任講師,聊城市作家協會主席張軍、聊城市詩人協會副會長微紫以及聊城大學百余名師生出席。
古往今來,詩歌是中國人割舍不下的珍寶,短短幾行,寥寥數語,說盡人生的哲理。研討會伊始,劉廣濤教授對各位來賓表示熱烈的歡迎,詳細地介紹了各位嘉賓。古體詩美在意境,詩人西瑪珈旺如是說,他以杜甫的《登高》和李白的《將進酒》為例,通過與近代詩的比較,講述了古體詩境界之高遠。西瑪珈旺又用何三坡的《麻雀》向同學們說明語言和意境給讀者帶來的巨大魅力,使人受益匪淺。著名詩人、《天津詩人》詩刊總編輯羅廣才先生語言幽默,通過生動有趣的事例,將自己多年寫詩的經驗傳授給同學們,贏得了聊大師生十余次經久不息的掌聲。他強調,詩歌寫作是有生命的寫作,并在現場朗誦他自己創作的詩歌,來引導同學們詩歌創作源于生活,寫詩是與本我的一種重逢和相聚。隨后詩人、解放軍文藝出版社政治部原主任梁粱、劉廣濤教授、作家孫振彥、詩人崔萬福等對不同風格的詩歌進行了賞析。互動環節后,聊城大學九歌文學社部分同學進行了話劇表演與詩歌朗誦,用此種方式來促進大家對詩歌的深入了解。
研討會在劉廣濤教授的發言中緩緩結束,同學們意猶未盡。此次活動,促進大家加深對詩歌的了解,強化同學們對詩歌文化的喜愛之情,同時有利于提升自身思想境界和文化修養,從而擴大中華優秀詩歌文化的影響力,促進文學的傳承與發展。(報道:柳玲 楊俊朵)




主講人:詩人、解放軍出版社政治部原主任梁粱

主講人:詩人、《天津詩人》詩刊總編輯羅廣才

主講人:文學批評家、山東聊城大學文學院碩士生導師劉廣濤教授
















游東昌湖

背景資料:
東昌湖風景名勝區以建于北宋時期的聊城古城為中心,以水面遼闊、風景秀麗、環繞于古城。東昌湖區四周的東昌湖為依托,集中體現了聊城“水、古、文”的特色,營造出聊城“城中有湖,湖中有城,城湖河一體”的獨特風貌,是山東西部和冀、魯、豫接壤地 區最為著名的風景游覽區.。風景區內,錯落散布著中國現存古代最高大的木結構建筑之一的明代光岳樓,中國佛教文化的瑰 光岳樓寶宋代鐵塔,集商業與文化之大成的精美清代建筑山陜會館,中國清代四大私人藏書樓之一的海源閣等名勝古跡,以及傅斯年紀念館、民族英雄范筑先紀念館、孔繁森同志紀念館等文化景點;東昌湖區,近年又興建了中國釣魚協會聊城垂釣基地、東昌湖游樂園、江北水上竹寨、沙灘浴場、游船碼頭、湖心島、荷香島、浮春亭等一大批游覽景點和設施,沿湖30余華里的綠化帶也初具雛形,湖西公園、西關二十一孔游覽石橋、北關游覽石橋等一批重點建設項目也正在積極實施。 東昌湖始建于宋熙寧三年(公元1070年),在原護城河的基礎上經歷代開挖而成,現有水域4.2平方公里,為中國江北地區罕見的大型城內湖泊。東昌湖引黃河水為源,常年水深3-5米,湖水清澈,無任何工業污染;景色宜人,令游客流連忘返。東昌湖中心是已有千年歷史的1平方公里的正方形聊城古城。古城風貌保存完好,以古城正中的光岳樓為中心,向四面輻射,形成東西南北四條古城區干道,其它大街小巷,也都是經緯分明,垂直交叉,形成棋盤方格網狀骨架。古城區民居,至今保留著白墻、灰瓦、城屋頂的傳統建筑風格。古老的京杭運河兩岸,街巷布列,各種店鋪民居,隨坡就勢,依河而建。條石鋪砌的大小碼頭,株株蒼勁的古槐,以及宋代隆興寺鐵塔,國家重點文物、清代建筑山陜會館,仍會使人們體味到昔日運河漕運鼎盛時期古聊城的繁榮和輝煌。通過有效地開發和利用這些得天獨厚的旅游資源,形成了東昌湖風景名勝區的重要內容——湖濱風景區、古城文化區和運河風情區。東昌湖風景名勝區文化的內涵深厚,旅游資源豐富。聊城歷史悠久,人杰地靈,歷史上曾出現過許多杰出人物,明朝宰相朱延禧,清代名臣傅以漸、任克溥、書畫名家鄧鐘岳,近代抗日民族英雄范筑先、著名學者和社會活動家傅斯年,以及八十年代青年楷模張海迪和九十年代領導干部的楷模孔繁森湖濱風景等都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此外,《水滸》、《聊齋》、《金瓶梅》、《老殘游記》等中國古代名著,對古聊城和東昌湖均有描述。千年的歷史滄桑,層出不窮的杰出人物,造就了東昌湖風景名勝區豐厚的文化背景和底蘊。迷人的自然風光,眾多的文化景點,也匯成了東昌湖風景名勝區的豐富旅游資源。


作者:柳玲 楊俊朵
來源:羅廣才 美篇
https://www.meipian6.cn/225ha9br?share_depth=3&user_id=ohbsluOHOy9zbdiZVMNglN51RUDM&first_share_uid=437728&share_user_mpuuid=09708568cd5ada7b62757d09baa6a4d9&v=4.11.0&share_source=time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