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著名作家亦夫長篇小說《無花果落地的聲響》
斬獲第五屆華僑華人中山文學獎
斬獲第五屆華僑華人中山文學獎
備受文壇關注的“第五屆華僑華人中山文學獎頒獎”9月4日在廣東省中山市揭曉,陜西籍旅日作家亦夫的長篇小說《無花果落地的聲響》從眾多參賽作品中脫穎而出斬獲優秀作品獎。
廣東省中山市是偉人孫中山先生的故鄉,也是著名僑鄉。舉辦該文學獎旨在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挖掘孫中山文化資源,推動華文文學事業的繁榮發展。2009年,以“中山杯”命名的首屆文學獎在中山市舉辦,成為國內首個面向海外華文作家征集作品的獎項,2011年至今先后舉辦了四屆,張翎、嚴歌苓、陳河、洛夫等一大批作家獲獎,在華文文學界引起了廣泛關注。
據悉,本屆大賽歷時半年,組委會收到來自美國、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亞、英國、德國、荷蘭、瑞士、奧地利、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吉爾吉斯斯坦以及中國臺灣、香港、澳門16個國家和地區的應征作品110余部,經過組委會評選,評出9部獲獎作品,薛憶溈的長篇小說《李爾王與1979》獲得評委會大獎,亦夫的長篇小說《無花果落地的聲響》、張惠雯的短篇小說集《在南方》、謝炯的詩集《黑色賦》獲得優秀作品獎,范遷的長篇小說《錦瑟》、李鳳群的長篇小說《大野》、黑孩的小說《惠比壽花園廣場》、西貝的詩集《靜守百年》、周潔茹的散文集《在香港》獲入圍作品獎。
作家亦夫的長篇小說《無花果落地的聲響》講述了,旅日作家羅文輝在其岳母井上惠子的葬禮上,小心翼翼地打開心扉,講述埋藏在心底多年的秘密,也講述跨國婚姻扭曲下一言難盡的鄉愁。北京和東京,都有他的家,但流浪的靈魂無所皈依。
評委會在頒獎詞中作出高度評價:亦夫的語言華美如詩,情緒敏感入微,他將日本文學中最為精髓的部分融入到漢語之中,這讓他的小說具有強烈的東方色彩。獨一無二的美感,讓這個凄美的故事變得柔和,倫理的禁忌與身體的鄉愁也獲得了合理的證詞。《無花果落地的聲響》在看似傳統的敘述中,小心呵護著個體的秘密與情感,從而擁有了高貴的氣質。文學評論家李建軍點評此書說:該書是一部精美的作品,像景德鎮的瓷器一樣精美,每一個句子都寫得極為用心,敘述舒緩而低沉,含著感傷而甜蜜的意味,使人陶醉。此書標志著作家亦夫寫作的巨變和成熟。
亦夫簡介:
作家亦夫,大學時開始文學創作,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迄今已經出版長篇小說十余部及散文集、譯著多部,代表作為“原欲三部曲”《土街》《媾疫》及《一樹謊花》。
作者:祁軍平
來源:作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