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都勻作家走進歸蘭水族鄉“過端”進行采風創作
8月31日,一年一季的水族端節在貴州省都勻市歸蘭水族鄉陽和文化廣場拉開序幕之際,為推動文學事業的繁榮和發展,讓作家們深入基層、體驗生活,創作出更多更好的文學精品佳作,都勻市作家協會受都勻市歸蘭水族鄉“甲午年端節活動籌委會”邀請,由作協副主席劉登廣帶隊,組織劉功明、顧先福、楊萍、蔣紅梅、魏建紅、張芮等會員一行10余人到距離都勻市區38公里的都勻市歸蘭水族鄉潘硐村“過端”,進行采風創作。
歸蘭水族鄉于2014年4月14日批準成立。是由奉合水族鄉、陽和水族鄉、基場水族鄉3個少數民族鄉撤并后建立,政府駐地奉合村。2014年,歸蘭水族鄉全鄉3.32萬人,其中85%以上為水族、苗族。這是奉合、陽和、基場三個水族鄉合并為歸蘭水族鄉后的第一個水家端節。
水族有許多傳統節日,最隆重的當推“端節”。端節,水族人民又稱“借端”、“吃端”、“過端”或“瓜節”。“借”是水語“吃”的音譯,“端”含有漢語“開端”、“歲首”之意,所以水族也稱“過端”叫“過年”。是貴州省三都水族自治縣、都勻、獨山、荔波等地水族人民歡慶團聚、辭舊迎新、慶豐收而舉行的節日。水族歷法一年分為十二個月和春復秋冬四季,“端節”是水族傳統歷法中新年的開始,相似于漢族的春節。在都勻市、三都水族自治縣一帶,“端節”一般要過49天左右,從農歷八月持續到十月,是水族年節中歷史悠久、特色濃重、范圍最廣、人數最多、歷時最長、規模最大的傳統年節,也是世界上過節時間最長的民族年節。為此,該民俗節日被列入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按照慣例,都勻地區的水族同胞須先過“頭個端”,再順延到三都縣的其他水族村寨。
當天,都勻市歸蘭水族鄉陽和片區“甲午年端節”活動開幕后,舉行了水家傳統的祭祀及蘆笙表演、唱山歌、斗牛、斗雞、賽馬等豐富多彩、獨具特色的活動。
(顧先福)